中新社上海5月13日電 題:臺灣優人神鼓:從深山中走出的道藝合一
作者 繆璐
著名導演李安畢業影片中的女主角,臺灣“蘭陵劇坊”的當家花旦,臺灣金鐘獎的“最佳兒童節目主持人”,劉若瑀身披如此多光環,卻捨棄繁華都市,在臺北市郊的老泉山裏創建了優人神鼓劇團,尋找內心的“道藝合一”。
優人神鼓是劉若瑀在“優劇場”基礎上創建的,這也是臺灣第一支以打坐訓練為基礎的表演團體。正在上海參加諾亞智匯活動的劉若瑀12日接受記者專訪説:“打坐是減法,藝術是加法,兼顧藝術創作和生命安頓,才是真正的道藝合一”。
先打坐再打鼓的訓練方式,也讓表演者更好地傳達了包含其中的體力與心靈的純凈。臺灣著名禪者、音樂家林谷芳曾為此評論説,“中國藝術自古以來本就是道藝一體,藝術如果只是動人的表達還遠遠不夠,它必須與超越生命境界相關”。
其實,劉若瑀自己也沒想過會走上這樣一條禪宗式的戲劇之路,談起這種想法的由來,劉若瑀説:“主要得益於恩師波蘭劇場大師葛托夫斯基。”
葛托夫斯基是個對中國文化有深入了解的人,其在研究中國“老莊”思想時,經常帶著劉若瑀等一眾學生在深夜裏到山上、到森林裏感受自然。劉若瑀在潛移默化中意識到,既然大師都在尋找東方文化裏重要的東西,來自東方的她就更加應該“回家”去找。
優人神鼓的進度很慢,其“標桿式”的作品《時間之外》,更是經過4年的打磨,在2011年誕生。作品共分為“大驟雨”、“千江映月”、“涉空而來”、“蝕”、“漩中渦”等六場。
“大驟雨”作為破題之曲,意在向人們傳達“活在當下片刻”的深意。劉若瑀告訴中新社記者,“比如在山上排練,突然間一陣很大的雨落下,都市中的人會産生各種聯想,但我們優人心中卻只有雨本身,這就是活在當下的意義”。
此外,《時間之外》的藝術表達風格也具有獨特性,“《時間之外》主要運用鼓、鑼和古箏等中國傳統的樂器元素,將華麗的東西統統摒棄,只留下撞擊心靈的東西”。
早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優人神鼓就作為臺灣的文化名片有過一次特邀專場演出。但在劉若瑀看來,那次演出並不理想。“現場很嘈雜,而觀看我們的演出需要專注,和我們一起進入相應的情境之中。我們的作品是需要和觀眾共同完成的。”
2015年,劉若瑀帶著優人神鼓重回上海演出,是次的演出讓她頗為感觸,“我覺得等五年來是對的,去年的演出讓我感覺上海這座城市整個沉穩下來了,有一種力量在牽引著這座城市開始往內尋找自我”。
舞臺上,鼓韻直擊深處,優人的神色肅穆安然,他們輕盈地躍起、落下,腳步紮實穩健。如今,優人神鼓的表演足跡已幾近踏遍世界各處舞臺,但讓劉若瑀更為興奮的是,“藝術是一座橋梁,儘管各地的語言都不相同,但他們卻都能體悟優人神鼓背後的深意”。(完)
[責任編輯:趙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