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蕉嶺臺胞吳發彬“子承父業” 17年捐資家鄉各項事業

2016年03月29日 13:50:39  來源:梅州日報
字號:    

原標題:來自臺灣的愛心接力 蕉嶺臺胞吳發彬“子承父業”十七年熱心捐資家鄉各項事業 

 

 

吳發彬先生(前左一)每年都會放下生意,帶著善款和愛心回鄉看看。

  ●特約記者 涂永平 陳曉光 黃麟勝

  今年三月,臺胞吳發彬先生和往年一樣,放下忙碌的生意,與家人一起回到家鄉蕉嶺縣,在蕉嶺縣三圳鎮晉元中學舉行“盛順助學獎學獎教金”頒發會,為晉元中學和三圳小學、幼兒園師生發放助學金、獎教獎學金46000元,並捐資3萬元作學校經費;隨後來到蕉嶺縣蕉嶺中學,為該校捐獻10萬元獎教金及價值100多萬元的多媒體教學器材。據初步統計,從1999年開始,吳發彬先生已為家鄉各項事業建設捐資200多萬元。在此期間,筆者專門採訪了這位十七年來一直熱心捐資家鄉各項事業的臺胞。

  認祖歸宗後熱心家鄉公益

  “我第一次回三圳鎮伍子湖老祖宗祠堂祭祖是1999年,當時沒有高速公路,要花9個多小時才能到達,路途遠很辛苦。2000年,我召集臺灣的宗親20多位叔伯嬸嬸,包旅遊巴士也是走普通公路,走了近10個小時才到達三圳,宗親們相隔兩岸200多年,尋根認祖意義重大,印象深刻。”吳發彬先生告訴筆者,從那時起,他決定要像他的父親吳盛順先生一樣,盡己所能,積極捐資幫助家鄉建設學校道路橋梁。

  筆者來到三圳鎮伍子湖的盛順長壽廊,這是吳發彬先生捐資家鄉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項目。走進長壽廊,設計新穎的廊亭,讓人心曠神怡,一則則具有教育意義的長壽故事,讓人深受啟發。“這裡環境優美,我們有空都喜歡來這裡休閒娛樂。”幾位坐在長壽廊裏的村民對筆者説。

  吳發彬先生特別關心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2002年,他捐款20萬元支援三圳伍湖小學的禮堂教學樓建設,並設立獎教獎學金。2005年增加了三圳中心小學的獎學金,2012年增加晉元中學獎學金,今年再增加蕉嶺中學的獎教金,吳發彬先生每年共為四所學校捐款20萬元。

  3年前,吳發彬先生到他的堂弟吳文發先生在深圳工業區投資的一家多媒體電教平臺製作公司考察時,發現其生産的多媒體電教平臺可以通過增加程式設計運用到學校的教學上。於是,他先後為三圳中心小學和晉元中學提供多媒體電教平臺,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今年吳發彬先生回到蕉嶺後又決定捐贈52台多媒體電教平臺給蕉嶺中學。這些年他先後捐贈了70多臺多媒體電教平臺,按每部最低價格2.4萬元計算,總價值約200萬元。

  該縣教育部門工作人員對筆者説,吳發彬先生捐獻的多媒體教學平臺,提高了學校的教育水準,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子承父業”將愛心進行到底

  談到為何創立盛順獎教獎學金,吳發彬先生告訴筆者,這緣于其父親對他的影響。

  1993年,吳發彬先生的父親吳盛順先生第一次尋根認祖回到祖居地三圳鎮。那時正值兩岸改革開放初期,吳盛順先生榮任深圳市臺商協會創會會長,與許多臺商一樣,吳盛順先生在大陸一邊投資,一邊尋找自己的祖居地。

  據在三圳鎮、縣臺辦工作過的蕉嶺幹部江小寶介紹,吳盛順先生當時找到三圳鎮,鎮裏派他與吳盛順先生一起尋根認祖,經對照族譜,最後確認在三圳鎮伍子湖。認祖歸宗後,吳盛順先生經常帶領自己的妻子、兒女回鄉祭祖,並捐資家鄉的學校道路橋梁等公益事業建設。

  1999年開始,吳發彬先生接過了父親手中的“慈善之棒”。“創立盛順紀念獎教獎學金的目的主要是秉承先父的遺願,先父生前就時常叮嚀我將來事業發展順利,如果還有能力,一定不要忘記回饋社會,資助貧困家庭。”吳發彬先生對筆者説。

  俗語説:“做一件好事容易,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如今吳發彬先生在深圳投資的深圳添好實業有限公司發展越來越好,他的長子吳達人已經在深圳工廠任職,“我一樣會讓兒子傳承對家鄉公益事業的支援。現在家鄉經過30年的發展建設,成為一個美麗的地方,鄉親們能夠在這生活都讓臺灣人羨慕。近期我會再召集更多的臺灣宗親們回來,看看這美麗的家鄉。”吳發彬先生説。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