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走進臺灣少數民族部落:遺落血統的千年執拗

2014年10月08日 07:48: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臺東10月2日電 題:走進臺灣少數民族部落:遺落血統的千年執拗

  中新社記者 朱曉穎 陳立宇

  臺灣東海岸一座“鐵花村”,有意無意間,聚成少數民族“音樂部落”。天幕絳紫,三千盞五彩紙燈初夜中蜿蜒逶迤,族人樂器點拍奏唱,似置人于原始部落。鐵花村經理豐政發,是位黝黑健碩的阿美族壯男,在每晚最熱鬧的時刻,很少有人發現他的感傷:“音樂是部落文化最好的傳達、保存方式。”

  阿美族,臺灣16個少數民族中第一大族群。“我們力所能及地蒐集族群元素,傳給下一代。”豐政發無奈地説。

  八千年前,少數民族曾是臺灣主人;八千年後,族人淪為遺落血統,或隱匿邊遠山區,或徹底融身城市,現代都市的擠壓同化,使他們承載與丟失各半。

  走進7個族群聚居的臺東,在部落間穿行,族人透露出的強烈“文化救贖”危機感,處處可以感受到。

  “小鳥不要來”,在臺東一處制糖廢棄廠房改造的“卡塔工作室”,排灣族人林秀慧正賣力推介五彩綺麗的挂鈴琉璃串。對排灣族人來説,收穫季時驅趕小鳥、豐收小米的祈願,化為一顆顆彩色珠子,用作外銷。

  卑南族刺繡,阿美族月桃,布農族編織,魯凱族陶蕓,達悟族拼板舟、飛魚祭典文創品,都集中在這座廢糖廠裏。不同族人埋頭于工作室,現場制售。

  最初成立工作室,是望傳承族群文化,林秀慧“守候”多年,見證陸客、港客、馬來客越聚越多,感到了絲許欣慰。

  在所距不遠的卑南文化公園,三千年前卑南族人所用月形石柱、石板、甚至是三戶完整居所,在一片群山野壟間原跡留存。它們的朝向,遙指祖先朝聖的臺灣東海岸最高峰——都蘭山脈。

  為最大程度護衛地下先祖遺跡,當地人于地表建設大型綠植公園,而非鋼筋水泥博物館。

  公園中,卑南族人以稻草、木板搭建的“少年會所”,如今還發揮著“男校”功用,傳授古老的狩獵技藝。工作人員説,城市中課業太多,卑南族孩子只有寒暑假返鄉時,才能學習族人課程,雖課時拉長,但有則勝無。

  族人們付出巨大努力,適應現代社會,並力圖交代身份,重振族群文化,實現原味覺醒。

  阿美族人宋博芳,此刻已把陸客繞暈,他滿口術語:“行銷訂單、利潤模式、流程式控制制、合作研製、永續發展……”作為臺東石川石山部落理事長,他的工作是為阿美族人“出牌”、“代言”。

  他的族人百年間遷徙四次,又因現代建設分割成數片,散落各地。

  眼下,宋博芳力推月桃編織,“這是我們的文化符號、精神之路”。

  他坦承,現實中“壓力山大”,族人有時會逃避,但勇士克艱是千年古訓,否則無法面對先祖。

  傍晚,在臺東族群聚居的山裏,一家“原始部落”餐廳燈火通明。“阿羌”、“撒奇萊雅”、“噶瑪蘭”等少數民族隔間內,山豬、野雞、鯛魚原始烤食鋪上石桌,滿座喧囂。卑南利嘉部落人,在巨大竹架下,雀躍起舞,圍繞他們的不再是篝火、打擊樂,而是燒炙電燈、立體音響。山下,族人亮燈,星星點點。

  遺落千年的族人,仍以自我方式,在祖先土地上執拗生存、繁衍。(完)

[責任編輯:李瑞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