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3日電 臺灣《旺報》13日刊載臺灣新北市嚴柏翔的文章稱,因為在混亂之中産生的包容,在亂世的時代培養智慧,中國歷史上3次大分裂之後,都開創了一個偉大的王朝;比對今日,分裂的情形仍然存在,兩岸的人民應拋開彼此的成見,運用先賢的智慧一起開創美好的未來。
全文摘編如下:
我踏上父親念茲在茲的“大陸故土”,雖然自己是歷史學系畢業的,但是對於“故土”二字並沒有感覺,然而這不會影響我對大陸的好奇心。飛機從臺北松山飛往上海浦東,這一個半小時,似乎拉近我與大陸的關係,一下飛機的那一刻起,我的心情是難以用言語來形容的。
初次來到上海,彷彿劉姥姥逛大觀園一樣,浦東機場的宏偉和先進是臺灣桃園機場不能所比擬的,除此之外,機場外的高速公路四通發達,車流量之大絕不是你可以想像的,此刻我忽然覺得這種情形好像在哪看過,後來我才想起來是花博展覽期間的松山機場。
去上海親戚家的途中,我發現一件有趣的現象,大陸曬衣服的方式都是在外面搭上一根鐵桿然後挂起來曬,這與臺灣在室內曬衣有點不同,一問之下才知道,在酷暑時期若在室外曬衣,半個小時就幹了,既快速又不佔室內空間,但是在臺灣好天氣也需要半天的時間衣服才會完全乾,若遇到梅雨季節,可能需要2到3天。
在上海這個大城市,你會看到許多來自各省份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千里迢迢離鄉背井來到上海這座大城市打工,只為了尋找更好的未來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大陸年輕人看起來與臺灣地區、韓國甚至日本的年輕人並無兩樣,東方人的臉孔配上時髦的外表,各式各樣的打扮好像來到時尚之都──巴黎,但是他們一開口講話,腔調、語氣我似曾聽過,這不就是那些隨著國民黨遷臺的軍民嗎?在我既有的印象裏,用外省腔調講話的人多半都是八旬的老爺爺老奶奶,在上海,年輕小夥子們用著熟悉的腔調彼此交談,這種情景在我看來聽起來熟悉,但是看起來有點“怪”。
自1949年以來,兩岸就朝著不同的方向前進,文化看似相同但是仔細品味咀嚼一下,就會發覺有很大的差別,同文同種文化確有些差異。看起來有點悲哀,但是這是歷史的宿命,兩岸人民必須學會接受並且彼此包容。就如同中國歷史上有3次大分裂,這些時段我想大家都有很不好的回憶,但是在這些紛亂時代之後中國都開創了一個偉大的王朝,戰國之後開創秦漢王朝,南北朝之後則是開啟隋唐盛世,而五代十國之後大宋王朝開創中國科技、文化史上最輝煌的年代。
這些都是因為在混亂之中産生的包容,在亂世的時代培養智慧,彼此之間互相競爭互相學習,因此創造出中國歷史上驕傲的年代。比對今日,雖然並沒有五代十國的小國林立群雄割據,也沒有民國初期的軍閥盤踞,但是分裂的情形仍然存在,兩岸的人民應拋開彼此的成見,運用先賢的智慧一起開創美好的未來,我想這也是大家所樂見的。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