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是一種雅俗共賞的大眾藝術,可以説,但凡有中國人居住的地方,都會有京劇——不管是專業的,還是業餘的;不管是表演的,還是欣賞的;也不管是正兒八經上臺演出的,還是隨口哼唧抬手比畫的。就如同書畫、民樂,就如同黃皮膚、黑頭髮一樣,成了中國人的標記。
京劇是一條中華民族共有的經脈,只要二胡拉起,西皮唱響,這條經脈就能被觸動、被接續、被聯合,中國人就會自發地從四面八方走到一起。這是藝術的經脈、文化的經脈;這是民族的經脈、血統的經脈,怎麼割,也割不斷。
近年來,海峽兩岸的經濟、貿易交流快速發展,旅遊業方興未艾,但令我更為歡喜欣悅的是,兩岸文化藝術的交流也日漸頻繁,效率日漸提高,影響日漸增大,彼此的感情也日漸增進。僅以戲劇為例,臺灣的京劇和歌仔戲劇團連續前來大陸,大受歡迎;大陸的京劇、崑曲演員頻繁前往臺灣,也得追捧。再僅以京劇為例,臺灣的京劇名家魏海敏、李寶春、吳興國成為大陸舞臺的常客,成為許多大陸戲迷的偶像,筆者也有幸多次觀摩欣賞,除了為他們的精彩演藝擊節讚賞,還有久違知音的感覺,並常暗將我的演藝加以比較,更從中引發出許多美妙的想法。這絕不僅是我個人的感覺,而是大陸和臺灣眾多京劇名家的共同感受。分離、隔閡了那麼長的時間,融合、融匯得那麼快而完美,這不是藝術經脈、文化經脈的共通,又是什麼?
我認為,作為優秀傳統藝術,京劇具有最恒久、最充盈的文化基因和凝聚力量,要比政治、經濟、貿易更深入人心,更能有力地將兩岸民眾的心與手緊緊地連在一起。所以,包括京劇在內的傳統文化藝術,都可以而且應該融入政治、經濟、貿易和旅遊的方方面面,這對促進以上各個方面的發展,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我還覺得,頻繁、豐富、深入的京劇演出交流、研究探討,能夠促進兩岸的藝術比較、交流和融匯,能夠加快兩岸藝術的溝通和共同提高,將京劇的傳統價值和時代精神充分地發揚光大。換言之,京劇藝術的交流融合,既對兩岸的交流融合有好處,又對京劇事業本身有好處。
一種藝術自有其盛衰轉變的客觀規律。大陸的京劇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逐漸從市民文化娛樂的主流地位趨向邊緣化;臺灣的京劇也曾遇到觀眾流失、劇目貧乏、人才稀缺等諸多困難。究其原因,眾多而複雜,但是,對於“京劇是沒落的藝術”、“京劇必將走向消亡”之類的論斷,我是絕不同意的。這是因為,我們無不從傳統之中走來,而傳統正是我們面向今天、走向未來的基點和底氣,更何況京劇是那麼一種令人賞心悅目、銘心刻骨的藝術,這樣堅實的基點、這樣美妙的底氣,我們不能不要。更何況京劇的歷史只有200多年,它的壽命和魅力遠遠沒有走到盡頭。對於京劇,我們沒有輕視和捨棄的理由,只有保護和提升的使命。我願與臺灣的同行共勉,讓我們攜起手來,將這一條兩岸共有的文化經脈延續下去、發展下去。我們本來就是同道和朋友,我們將很有可能成為同事與摯友。(作者:尚長榮 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京劇表演藝術家)
[責任編輯: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