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貴州圓夢綠色小康

時間:2014-03-31 10:15   來源:中國新聞

  貴州農民胡明忠所在的貞豐縣北盤江鎮是貴州省石漠化的重災區。上世紀80年代前,當地居民在漫山的岩石中尋找稀薄的土壤種植玉米,一年的收成只夠吃兩個月。為了生活,胡明忠舉家搬離北盤江鎮,靠每月打工收入的120元人民幣為生。

  像北盤江鎮這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不具備人類生存條件的地方”的石漠化地區在貴州省有3.3萬平方公里,且每年以2%的速度擴大,貴州省有48個縣石漠化面積大於300平方公里。

  近年來,貴州大力實施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三位一體”綜合規劃,推進退耕還林、天然林資源保護,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強化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加大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力度,全面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生態建設取得了明顯成績。

  在貴州,有一些農民一直在自覺地維護著生態文明。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海雀村已退休的老村支書文朝榮早在1987年就想到了通過植樹造林,依靠改善生態環境來改變貧困狀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養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糧。”這是記者採訪時,71歲的文朝榮反覆提及的一句話。1987年到1989年的三個除夕夜,文朝榮全和村民都是是在上山渡過的。全村人連續種了3個冬的樹,將村裏1.16萬畝的荒山全種上了樹苗。之後海雀村又響應國家退耕還林的政策,將1120畝耕地變成了林場。如今,海雀村已被成片的華山松、馬尾松包圍,一棟棟白墻青瓦的黔西北民居矗立其間,生態惡化的趨勢得到扭轉,土地提高了肥力,收成大幅提高。1995年,海雀村還被評為“全國綠化千佳村”。

  從砍樹到種草,生態文明、綠色農業讓農民在環境治理的過程中既改善了生活也改變了觀念。在貴州省晴隆、貞豐、關嶺等石漠化地區,農民通過生態畜牧、花椒種植、林間套種等方式調整農業結構,修復生態環境,將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有機結合,曾經被惡劣的自然環境逼得走投無路的當地民眾,已在恢復生態家園的道路上脫貧致富。

  貴州省委“生態立省”的戰略思路日漸清晰,近年來,貴州高層領導在多個場合表態:貴州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2012年6月,時任貴州省委書記栗戰書曾表示,“在項目建設中,貴州絕不要空氣刺鼻的灰色項目、絕不要水土流失的褐色項目、絕不要河水發臭的黑色項目。”“不管項目規模有多大,凡是可能讓GDP變灰、變褐、變黑的項目,堅決不能上。”

  同年8月9日,現任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在貴州省礦産資源一體化開發利用工作會上也表示,只有污染的技術和工藝,沒有污染的産業,貴州在推進礦産資源一體化的過程中必須堅持把環境保護作為一條絕不放鬆底線。“貴州要大力推廣污染防治、節能降耗、資源迴圈利用等技術和工藝,通過技術水準的提高,實現資源精深加工産業的綠色、低碳發展。”趙克志説。

  作為貴州省會城市的貴陽,近年來更是將生態文明建設當成了“興城大略、立市根本”。2012年,貴陽市森林覆蓋率達42.3%,空氣品質優良率保持在95%,被列為首批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獲“國家節水型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稱號。近年來,通過舉辦生態文明貴陽會議,廣泛傳播了生態文明理念,積極倡導低碳生活與綠色消費,被列為全國首批低碳試點城市,進入中國十大低碳城市行列。

  此外,貴陽市還制定了全國首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地方性法規《貴陽市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條例》,在全國首創環境保護審判庭和法庭,設立生態補償專項資金,初步建立了生態補償機制,為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提供了保障。

  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升資源型産業精深加工水準,推進工業經濟系統綠色化;依託垂直氣候明顯、生態保存良好的優勢,發展連片開發、規模生産和促農增收的特色經濟作物,探索山地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路;並利用豐富的旅遊資源和多彩的民族文化、歷史文化,建設生態文化旅遊。未來的貴州將在青山綠水間中走出一條生態文明的小康路。(王超/文)

分享到:
編輯:李典典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