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國的樣子 中國心 ——海內外臺胞攜手同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

2020年02月26日 06:56:00來源:臺胞之家

  在歷史的長河裏,一場災難就是一段音符。它在冷漠者和恐懼者的腦際裏,往往是低回無力的哀鳴小調;而在具有家國情懷的仁人志士面前,就是一曲衝鋒陷陣的戰鬥號角。

  在災難面前,海內外臺胞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樣子,就是中國的樣子,就是同頻共振跳動的中國心!

  中國的樣子中國心,贏得世界點讚喝彩!

  ——題記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2020庚子鼠年春節,少了往年的喧鬧聚會與慶祝場景。

  在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指揮下,一場舉國行動的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爭全面打響。

  全國臺聯繫統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擔當盡責、紮實工作,統籌資源、形成合力,助力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臺胞白衣戰士秉承“臨危不懼、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捨己救人”的責任擔當,除夕夜馳援武漢的“最美逆行”形象;世界各地臺胞臺企憑仗“中國人要幫中國人”的樸素情感,紛紛捐款捐物的拳拳愛心;“90後”“00後”臺胞青年懷揣一顆“親望親好”的火熱“中國心”,忘我奮戰疫情一線的感人故事……譜寫了一曲曲同祖同宗“中國心”的華美樂章。

  正如今年央視元宵晚會令人淚目的詩朗誦《你的樣子》所説:“你的樣子,就是中國的樣子/你什麼樣,中國就什麼樣/加油,中國/加油,每一個中國人!”

  上下聯動,共赴時艱

  全國臺聯繫統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迅即打響同心戰“疫”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主持召開會議,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研究部署,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週密方案,組織各方力量開展防控,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面對嚴峻形勢,全國臺聯繫統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把“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全系統迅即打響同心戰“疫”的動員令。

  1月21日、1月26日、2月5日,全國臺聯黨組書記、會長黃志賢先後3次親自給湖北省臺聯會長江利平打去電話,詢問在鄂臺胞防控疫情的具體情況,湖北的臺胞鄉親防疫情況如何?臺灣鄉親有沒有感染病例?能不能及時住院診療?口罩儲備夠不夠?鄉親們情緒怎麼樣?他們的健康情況是否都在掌握之中?工作中還有哪些困難?黃志賢在電話中指示湖北省臺聯要進一步落實屬地責任,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要提醒臺胞鄉親高度重視疫情,按照當地黨委、政府統一部署,聽從疫情防控專家組建議,認真做好個人和家庭的防控工作;同時要求全國臺聯研究專門辦法,籌集資金,對臺籍醫務工作者及戰鬥在防控疫情一線的臺胞給予表彰獎勵。

春節期間,黃志賢在全國臺連線關檢查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

  1月23日,農曆臘月二十九,黃志賢組織召開領導班子成員、各部門負責人會議,緊急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研究成立全國臺聯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和辦公室,並隨即印發《全國臺聯關於加強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的通知》《全國臺聯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應急方案》,對臺聯繫統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會上,黃志賢語重心長地説:“明天就過年了,現在又正是春運高峰,人員大範圍密集流動,疫情防控工作形勢十分嚴峻。我們臺聯繫統一定要以對臺胞群眾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全力以赴做好防控工作。”

  ……

  農曆正月初一,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深刻認識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

  正月初三,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必須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讓黨旗高高飄揚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疫情防控無小事,一刻都不能容緩。正月初四一大早,黃志賢就急匆匆趕到全國臺連線關,召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和辦公室成員迅速召開會議,緊急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黃志賢開門見山指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情懷和擔當,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了強大信心和動力;急臺胞群眾之所急,解臺胞群眾之所憂,是各級臺聯的責任所繫,各級臺聯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要堅守崗位、靠前指揮,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讓各項防控措施更加有力有序有效;臺聯基層黨組織和廣大臺胞黨員要全面動員起來,發揚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的精神,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當先鋒作表率,堅決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防控和群眾工作,穩定情緒、增強信心,當好臺胞鄉親的貼心人和主心骨。

  1月31日,在黃志賢的倡議指導下,全國臺聯通過“臺胞之家”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發出了《全國臺聯防控疫情捐助告知書》,倡導各級臺聯組織和臺胞社團發揮獨特優勢作用,呼籲廣大臺胞臺企捐贈救助,馳援湖北。截至2月20日,海內外和常住、定居大陸臺胞通過全國臺聯、湖北省紅十字會、武漢慈善總會捐款500多萬元,捐贈物資數百萬元。

美國臺胞、僑胞為疫情捐贈。

  2月3日,節後一上班,黃志賢又迅即召開全國臺聯黨組中心組專題學習會議,認真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疫情防控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對臺聯繫統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動員、再研究、再部署。黃志賢強調,當前疫情傳播還沒有阻斷,還在呈擴散態勢,又臨春節假期結束後返城上班人潮,各級臺聯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宗旨意識轉化成為民行動,在疫情面前切實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他飽含深情地説:“和平年代沒有硝煙,但沒有硝煙的戰場同樣考驗每一名幹部。我們要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上來,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

  2月4日,全國臺聯迅速傳達學習2月3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精神。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要堅持全國一盤棋”的重要指示精神時,黃志賢強調,全國各級臺聯要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上下聯動,共赴時艱,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指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在全國各地引起強烈反響。黃志賢第一時間組織大家學習並強調:過去,面對洪水、地震、非典疫情、國際金融危機等考驗,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堅持全國一盤棋,形成強大合力,總能履險如夷、化危為機;今天,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集合人力物力財力,凝聚各方面智慧力量,我們上下同心、眾志成城,一定能夠挺過難關,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展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和中華民族無比強大的凝聚力。

  ……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

  在與時間賽跑、與疫情搏擊的緊要關頭,全國臺聯堅決執行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扛起政治責任,主動擔當作為,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第一時間傳達學習,第一時間動員部署,第一時間組建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時間制訂應急防控方案,第一時間發動臺胞臺企馳援武漢,全面打響同心戰“疫”的人民戰爭。與此同時,地方檯聯也迅速行動,共同助力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湖北和武漢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和決勝之地,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疫情發生以後,全國各地堅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力量向湖北、向武漢集結,資源向湖北、向武漢傾斜,全國人民與湖北人民、武漢人民同舟共濟,凝聚起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身處疫情重災區的湖北省臺聯,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面進入戰時狀態。他們與病毒抗爭、為生命接力、在社區堅守,他們與兄弟省市臺聯和海內外臺胞一同奔波、籌集發放善款和物資,他們為臺胞臺屬跑前跑後、買菜送藥,舍小家為大家……湖北省臺聯每一名幹部職工都是一個螺絲釘,他們上緊發條、連續作戰,只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遼寧省臺聯第一時間向臺胞發出《倡議書》,積極倡導愛心人士和企業捐款捐物,為武漢加油,為湖北加油,為祖國加油;並號召從事衛生健康、交通運輸、食品藥品生産等行業的臺胞臺企,發揮特長優勢,積極主動參與,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作為臺胞大省的福建,全省臺聯繫統各盡其責地落實好防控宣傳、摸排了解、聯繫提醒等各項舉措,積極引導和服務在閩廣大臺胞臺企參與防控疫情工作,得到臺胞臺企的積極響應……

各地臺聯慰問在鄂臺胞。

  春節前後,正是黑龍江冰天雪地的寒冷季節。黑龍江省臺聯沒有絲毫遲疑,迅速動員和組織全省臺胞積極為疫情災區捐款捐物、奉獻愛心,為防控工作貢獻力量、建言獻策,並鼓勵醫療系統的臺胞積極加入救死扶傷之中,引導臺胞企業參與防疫物資生産和保供,提供專業救助……

  天津、浙江、湖南、四川、山東、安徽、河北、陜西等省市臺聯繫統,也紛紛在第一時間做出響應,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推進各項防控工作,積極協調各方為臺胞搞好服務,為臺企解決疫情防護物資緊缺等困難……

  力量在凝聚,希望在升騰。

  這個冬春交替的時刻,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從政府部門到社會各界,從醫療機構到交通物流,從生産企業到返崗務工人員,由衷地發出“我們擁有一個名字叫中國”的吶喊和呼喚。在全國臺聯和地方檯聯的組織動員下,海內外臺胞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激情熱血,正在凝聚成強大的正能量,源源不斷地注入疫情防控主戰場,樹立起決勝疫情的中國樣子……

  同胞同袍,守望相助

  海內外同胞骨肉情深,滾滾暖流從四面八方匯聚起眾志成城的磅薄力量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臺胞既是同胞,更是同袍。

  疫情肆虐的危急時刻,廣大臺胞臺企紛紛慷慨解囊,以捐款捐物獻愛心的多種方式,積極支援抗擊疫情,充分體現了海內外同胞血濃于水、守望相助的骨肉親情。連日來,越來越多的臺胞臺企吹響抗“疫”集結號,積極投身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充分展示了中華兒女的擔當和風采,共同塑造起中國的樣子中國心。

  時有所需,當有所為。身在疫情最嚴重地區的武漢市臺協會長蕭永瑞,率先捐款人民幣100萬元。據湖北省公佈的數據顯示,湖北省內臺胞臺企捐贈物資及款項達到千萬元。

 

江蘇臺企、好食樂老媽拌面向孝感市紅十字會捐助食品。

  疫情發生後,北京市臺商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奶同胞的手足之情。北京臺資企業協會監事長周至元,為海澱區捐贈200台醫院用二氧化碳環境監測儀;北京君太百貨公司總裁、北京臺資企業協會會長章啟正,主動為商戶減免月租金約450萬元,還通過君正基金向武漢捐贈100萬元;寶健(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全國臺灣企業聯誼會副會長李道,捐贈價值1000萬元的空氣凈化器、牛初乳與益生菌等應急救援和生活物資,第一時間送往抗“疫”情一線;旺旺集團累計為全國80余家醫療機構捐贈水神消毒除菌産品總價值865萬元;北京聯發科技臺灣總部向武漢東湖新區捐贈價值1000萬元的醫療物資;頂新集團和北京頂新基金會通過下屬公司,向湖北、北京等地捐款捐物……

  在滬臺胞臺企積極行動,通過多種方式助力抗擊疫情。全國臺企聯會長、上海冠龍閥門董事長李政宏捐款人民幣100萬元,首批價值30萬元人民幣的2000余臺閥門設備星夜發往武漢;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張簡珍,雖然身在海外,但積極組織發動臺商捐款,通過上海百寺公益基金會海峽兩岸基金捐款人民幣200萬元;上海臺協常務理事、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瑞陽、張庭夫婦,通過上海市紅十字會人道救助基金捐款人民幣2000萬元。最值一提的是,上海盈達等臺企收到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項目急需設備的求援電話後,快速響應,以最大的執行力,神速召回返鄉員工投入生産……

巴西臺胞(左)為疫情捐贈。

  天津市臺胞臺企匯聚起疫情防控的“臺胞力量”。市臺企協會常務副會長戴永清夫婦積極響應,率先捐助人民幣100萬元。連日來,“臺胞力量”在天津各地紛紛涌現,截至2月16日,在津臺胞臺企共捐贈資金和物資300多萬元人民幣……

  “我們要幫助骨肉同胞早日走出疫情‘陰霾’,略盡綿薄之力!”作為大陸臺商聚集度較高的江蘇省,與湖北人民同飲一江水,連日來不斷發力馳援湖北。江蘇省臺聯青年委員會短短兩天時間募集捐款20516元,並全部匯至全國臺聯疫情防控捐贈賬戶;好食樂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為孝感市捐贈擔擔面、蔥油拌面、麻辣拌面共計179箱;省臺聯副會長、蘇州市臺聯會長周勤率先捐款2400元,並在“騰訊公益”通過木蘭公益組隊捐贈4420元。蘇州市、常州市、南通市臺聯募集善款和物資600多萬元,其中南通定居臺胞范淼森、范淑君父女捐款2萬元,更令人感動的是,鎮江市臺聯98歲高齡的名譽會長吳登來也捐款1000元……

美國內華達華人協會在美國籌集醫療物資。

  捐贈有價,情義無價。一份份不斷拉長的捐贈名單,一個個不斷增長的資金數據,見證著海內外同胞血濃于水的骨肉之情,展示出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情懷。

  “壓力再大、困難再多,我們也要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這是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的臺胞臺企説得最多的一句話。

  這些日子,臺資企業大新光電珠寶有限公司董事長、廣州市臺資企業協會會長王慶祥正在臺灣度假,疫情發生後,他立即召集所屬企業,從大年初一開始,加班加點生産護目鏡,並第一時間為武漢、廣州等多家醫院捐贈15000副護目鏡。臺企廣東佛山青上肥料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煙煌已經在佛山順德落地生根,他説:“祖國有難我一定要儘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給湖北黃岡慈善總會捐款人民幣50萬元。”

  在福建,臺資企業天福集團創辦人李瑞河,通過武漢分公司向武漢臺商協會捐款人民幣60萬元,用於武漢疫區前線採購急需物資;年近八旬的廈門藍星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邱炳耀,幾乎每天都親臨生産一線,要求所有生産線開足馬力,加班加點趕制疫情防護用品,老人飽含深情地説:“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臺胞一定不會讓祖國和人民失望。”

聖保羅臺胞僑胞為疫情捐贈。

  與此同時,重慶、遼寧、浙江、陜西、四川、廣西……全國各地臺聯和臺胞臺企主動作為,緊急馳援,人員和物資源源不斷地從四面八方奔向湖北、奔向武漢,他們捐贈的資金和物資還在分秒劇增……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身居海外的臺胞心急如焚,日夜牽掛同胞的健康安全,他們説:“我們都是中華兒女,善舉不分時間,愛心不懼空間。”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用實際行動支援祖國大陸抗擊疫情。

  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與國際佛光會共同發起“口罩行動”,全球的國際佛光會工作人員在巴西、日本、馬來西亞、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先後募集120多萬個口罩,其中70萬個口罩已經送達湖北戰“疫”一線。在這次“口罩行動”中,奔波的人士大都是臺灣同胞。

  1月底,美國內華達華人協會開始在美國籌集醫療物資,並計劃分兩批運往湖北。期間,全國臺聯、湖北省臺聯工作人員與協會的財務長顧雅文女士和湖北省紅十字會,在地球兩端克服時差問題進行了大量溝通。顧女士不分晝夜地籌措物資,拉斯維加斯的飛機停飛中國,她就積極聯絡洛杉磯的航班,又從加拿大託人採購,無論遇到什麼波折,她都一心想著儘快把物資送到最需要的地方。目前,美國內華達華人協會已經分兩批分別捐贈了40箱醫用口罩、66箱防護手套、895套醫用防護服給黃石市中心醫院和孝感市紅十字會。

  聖保羅的臺胞鄉親作為巴西中國和平統一促進總會的骨幹成員,積極響應李錦輝會長的倡議,從疫情一開始就四處奔忙籌款籌物,僅十幾天時間,就募集到300多萬巴幣(約合人民幣500萬元),並購置醫療物資馳援國內。巴西中國和平統一促進總會副會長、中巴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李正斌,不但組織當地臺胞積極為國內籌措醫護用品,還通過全國臺聯的捐贈通道捐款1萬元。

  北美洲臺灣鄉親聯誼會踴躍參與拉斯維加斯舉辦的聲援武漢抗“疫”義演,秘書長張曉琴親自擔任義演主持人,整場活動共募集到善款35570美元。

  全國臺聯海外特邀理事毛邦傑博士在美僑界募捐時捐贈過後,聽説全國臺聯也開通了捐贈通道,再次慷慨解囊,捐贈人民幣1萬元。一直熱心慈善事業的海外臺商董淑貞女士,同樣是全國臺聯海外特邀理事,她在疫情發生後,共捐贈10萬元人民幣給湖北和江西疫區。??

  參與捐贈的海外臺胞和各界人士表示,中華民族骨肉相連,臺胞支援抗“疫”義不容辭。在祖國暫時面臨困難之際,我們決不容許西方敵對勢力落井下石,更不容許島內“臺獨”勢力借機挑釁。國難當頭,那些別有用心的“冷漠者”的醜惡行徑,為海內外所有中華兒女所不齒,他們在兩岸同心戰“疫”中的背道言行,一定會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戰“疫”必勝,民族必興,我們與祖國心連心!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在滾滾暖流中,不乏普通臺胞的凡人義舉,這些微薄之力同樣可以匯聚起磅薄力量。他們捐贈的一瓶瓶防疫消毒液、一件件醫用防護服,從四面八方迅速送達疫情重災區的醫護人員手中,哪怕只捐贈了一個口罩的無名背影,也都是共克時艱的硬核能量。

  家住上海康橋半島居民區的女臺胞黃涓喻,聯合7家民企發起了“四海一家親”公益項目,經多方奔走,已向武漢及周邊市縣的醫院,以及寧波、天津和上海等地的基層醫院,捐贈醫用口罩47.5萬隻,防護服、手套等物資662箱。

  北京市2019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首鋼基金創業公社港澳臺總經理鄭博宇,在臺灣島內和夥伴們一起多方籌措採購了防護衣、護目鏡等急需醫療用品,並在第一時間發往湖北、青海、浙江等地。

  玉林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楊鏗,組織開展愛心捐贈行動,倡議臺胞臺企同心戮力,伸出援助之手,加入抗擊疫情行動,並率先捐贈人民幣1萬元。

  紹興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張金滿在微信群發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捐贈倡議”,諸多臺商積極響應。不到3天時間,就收到人民幣12.1萬元,以及200盒一次性乳膠手套。

臺資企業寶健公司為白衣天使送溫暖。

  王孟筠,是廣西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系臺灣籍教師。這些天,她雖然在臺灣,卻一直通過網路聯繫桂林朋友,購買了500個口罩,送給住在桂林香江飯店的湖北籍遊客。她説:“我對湖北人有特殊情感,湖北人有恩于我,希望有機會還上這份恩情。”

  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醫用物資申領單上,有一位臺灣楊女士捐贈2000個口罩的記錄。為及時將口罩運到大陸,細心的楊女士通過杭州赴臺旅遊團的40名遊客分兩批次、每人50隻,硬是將愛心口罩“人肉”回大陸……

  病毒無情人有情,兩岸同胞一家親。祖國大陸的疫情一直牽動著30位遠嫁臺灣的湖南永州市江永籍女士的心。她們是孩子的母親、也是母親的女兒,她們中有已逾七旬的古稀老人,有要撫育家中腦癱病兒的年輕媽媽。那些天,當得知家鄉醫用防護服短缺,何愛英、蔣娟、龔永紅等人發出了向家鄉捐款捐物的倡議書。在臺灣生活了16年的何愛英,是這次募集活動的發起人之一,她動情地説:“醫護人員守護著家鄉親人的生命,我們要盡可能給他們多一些安全保障。”連日來,她們在島內自發組織募捐活動,籌集善款4.8萬元台幣購買抗“疫”緊缺物資。島內工廠不出貨,她們就“滿世界”找,一家一家醫藥店地尋找、一套一套地收集,很快把收集到的第一批防護服寄往家鄉。今年70多歲的劉金花老人家講:“第二批70套醫用防護服已經在路上,接下來還會有第三批、第四批……”

  涓滴細流匯聚,終能成大海。海內外臺胞看似平凡而不平凡的舉動,凝結著同是中國人的真情大愛,蘊含著同是中國心的家國情懷,散發著定能照亮人間的滾滾暖流。從中我們看到了溫暖,看到了力量,看到了希望,也真真切切看到了中國的樣子中國心。

  最美逆行,不辱使命

  臺胞醫護人員義無反顧奔赴疫情重災區,譜寫了醫者仁心的大美篇章

  大醫精誠,大愛無垠。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廣大臺胞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衝上疫情防控第一線,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展現了對祖國、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風貌。他(她)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懷揣一顆赤誠無畏的愛心和仁心,無懼被病毒感染的危險,主動請纓、踴躍報名,毅然決然、逆行而上,映照出“白色長城”“忠誠衛士”的最美樣子。

  浙江省臺聯名譽會長、曾任浙江醫科大學校長的陳昭典已經81歲高齡。老人家不畏病毒侵襲的危險,親自披掛上陣,堅持戰鬥在抗擊疫情第一線。

  黃建寧是遼寧省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瀋陽市臺聯副會長,她在第一時間提交請戰書,要求到抗擊疫情第一線去戰鬥。2月2日,黃建寧參加遼寧省第二批馳援湖北醫療隊,來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承擔危重症救治任務。她説:“作為一名臺胞醫務工作者,特別是一名呼吸內科醫生,當前是祖國和人民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擔當起神聖使命。”

陳昭典不顧高齡堅持出診。

  遼寧省人大代表、大連市臺聯副會長、大連市第五人民醫院心內二科主任醫師顏麗,在元宵節那天奔赴武漢,成為雷神山醫院抗擊疫情的一員。離開家的時候,由於時間緊迫,她甚至來不及與親人道別,來不及準備更多行囊,就奔向了戰場。

  在武漢協和醫院見到許可慰教授的時候,他剛剛把一位重症患者從死亡線上搶救過來。雖然有十九大臺灣省代表、全國臺聯理事、廣東省臺聯副會長,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泌尿外科主任醫師等等那麼多頭銜,但在大家眼中,他就是拯救生命的天使。這一次,許可慰率領131名醫護人員組成的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第二批醫療隊,于2月8日淩晨來到武漢,為武漢協和醫院挽救危重患者並新開闢一個重症病區。許可慰無比堅定地告訴大家:“我們堅信,在黨中央和習總書記堅強領導下,在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眾志成城,一定能夠戰勝疫情,一定能夠奪取這場戰爭的全面勝利!”

黃建寧(右二)出征武漢。

  春節以來,江蘇省常州市8歲的小臺胞曹霖就沒見過爸爸媽媽。曹霖的父親曹留俊是常州市定居臺胞,在金壇區人民醫院任主治醫師,母親盧嫣是該院護士。大年初一下午,醫院建立了臨時隔離病房, 曹留俊夫妻積極報名,鄭重地在“請戰書”上簽名。“你們夫妻都主動請纓,那孩子怎麼辦?”曹留俊平淡地説:“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戰袍。在疫情面前,只能舍小家保大家了。”每當想念女兒了,他們夫妻二人就會一起給女兒通視頻、打電話。他們相信,女兒一定會理解他們,併為他們感到驕傲!

  鄉村衛生室是基層醫護防疫的最前線。湖南省衡陽市青年臺胞肖中意,是茅市鎮油麻村衛生室的醫生。他第一時間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從正月初二到現在,每天一睜眼就忙著在村裏各個區域進行摸排,挨家挨戶走訪,排查外地返村人員,檢測重點人員體溫並登記造冊。他積極收集最新的防疫知識點,向村民宣講,在促進防疫的同時也安撫了人心。每每談到這些,他感到很欣慰,這點勞累算不了什麼。

  ……

許可慰組織召開援助湖北醫療隊會議。

  這是一批身披白色“鎧甲”的“白衣戰士”,這是一批堅持不下火線的中流砥柱。看到他(她)們摘掉口罩被磨破的鼻梁,看到他(她)們臉頰上清晰可見的勒痕,看到他(她)們脫掉防護服汗水早已濕透衣背,看到他(她)們“決不在自己手裏漏診一例患者”的不懈努力,看到他(她)們知重負重、勇毅前行、夜以繼日、勇鬥病魔的戰鬥作風,我們從內心裏感動。他(她)們的樣子,是新時代最可愛的樣子!他(她)們“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代表的就是中國的樣子!

臺胞曹留俊夫妻持“請戰書”赴一線

  青春之歌,“疫”情綻放

  廣大臺胞青年懷揣一顆中國心,用“硬核力量”展現青春擔當

  當代中國青年,同祖國一起奮鬥,青春才能亮麗;同祖國一起前進,青春才能昂揚;同祖國一起夢想,青春才能無悔。在這場抗“疫”大考的考場上,臺胞青年正在用實際行動書寫無愧於新時代的華彩篇章!

  我們高興地看到,從奮戰在全國各地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到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工地的建設者,從執守在交通運輸行業最前沿的服務人員,到搬運急救物資的志願者……到處都有臺胞青年激流勇進、敢拼敢闖的年輕身影。

  今年60歲的吉林市船營公安分局黃旗屯派出所民警、臺胞謝明,雖然還有幾天就要退休了,但始終堅守初心使命,日夜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阻擊戰一線。 他説:“我是一名老民警,我要給年輕人做好樣子!”

 

臺胞青年陳建超主動申請到感染A區工作。

  無獨有偶。76歲的臺灣歌王陳彼得用歌聲向武漢表白:“中國人的胸膛,面對無數的黑暗,白衣天使不負使命,勇敢肩抗。加油!武漢!一定要堅強!在你們身後有祖國在陪伴。加油!中國!你從來鏗鏘,曆盡風霜總會見陽光!”

  謝明和陳彼得用“老當益壯,初心彌堅”的實際行動,為年輕一代樹立了光輝榜樣。我們也高興地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跟上。

  作為一名臺籍黨員,常州市第三醫院的主治醫生鄭婷婷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從小年夜那天起,她被臨時抽調到急診內科參與疫情診治後,連日來全身心投入緊張的搶救班、日班、連班、夜班,幾乎是連軸轉地直接面對面與發熱病人接觸,卻沒有半句怨言。她説:“治病救人是我的職責,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擊疫情戰爭中,醫院是戰場,醫生就是戰士。”

朱波(右一)與醫護人員合影。

  “抗擊病魔是每一個有良知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保一方百姓健康,是我們神聖不可推卸的責任。”醫生世家出身的青年臺胞鐘流,是湖北漢川市的第四代臺胞,也是湖北孝感市政協委員。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鐘流家族中的4個醫生,叔爺、叔叔、小叔叔、弟弟在漢川市人民醫院同時在不同崗位為抗擊疫情拼盡全力。鐘流説:“我為有這樣的家人感到非常驕傲……”

  臺胞青年陳建超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人民醫院工作,主動請纓前往感染A區,24小時三班制,不間斷地接診發熱患者。由於前期防護服、口罩等醫療物資緊缺,他和同事們在連軸轉的8小時工作中不敢吃喝,第一次穿上了成人紙尿褲。陳建超説:“作為一名青年醫生,身後是千家萬戶的生命健康安全,越是危險的時候,我們越應該挺身而出。”

宋彤創作抗“疫”歌曲《陪你等天晴》。

  在北京工作生活的臺灣青年陳文成,由於太太懷孕,今年第一次沒有回臺灣漳化老家過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熱心的陳文成在居住的社區報名成為了社區疫情防控志願者,這些日子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用愛心和真心服務人民群眾。陳文成坦言:“臺灣是我的故鄉,祖國大陸是我就業築夢的家園,我們有信心攜手渡過難關。”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逆行的何止只有醫護人員、建設者、志願者……還有一杯杯熱氣騰騰的暖心咖啡和滿滿信心。“看到喝了我們咖啡的醫護人員那樣開心,我們更覺得付出如此值當。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特殊的地方,讓他們感受來自臺胞青年的溫暖,讓他們覺得不是一個人在戰鬥。”“85後”臺胞青年朱波接受採訪時説:“能為醫護人員帶來一點力量,很受鼓舞。送上一杯熱咖啡,就是作為一個中國人在為祖國加油鼓勁做貢獻!”

  “黎明終會到來,期待春暖花開。”2018年從臺灣來到武漢的臺灣青年薛穎穜創作了歌曲《為武漢歌讚》,用歌聲來讚美令她感動的“最美逆行者”。薛穎穜説:“他們是了不起的英雄!非常勇敢,我非常替他們擔心。我希望武漢和全國的臺胞青年們,要相信善良的力量,要相信我們一定能迎來生機勃勃的春天。”

  在江蘇常州創業的“90後”臺灣姑娘宋彤用歌聲表達內心世界的真實想法:“讓我擦乾你的淚/?讓我陪你走過這場暴風雪/?一步步多麼不容易/你要相信有奇跡/我會一直一直在這裡/為你蓋一座城堡/為你擋住烏雲/再等一下/彩虹出現就天晴。”她説,在我看書、喝茶的時候,有多少人在和病毒搏鬥,有多少醫護人員冒著被感染的風險不眠不休,我並不是特別會説話的人,但總把想説的話寫成歌。希望《陪你等天晴》這首歌,能讓每個聽到的人感受力量和溫暖。

  面對疫情,臺灣青年歌手楊品驊走上北京街頭錄製了“心手相連,傳遞信心”小視頻。小楊來自臺灣花蓮,在北京經營一家音樂餐廳,受疫情影響,他的餐廳暫停營業了。難得清閒的春節,他想用錄製的短視頻告訴島內鄉親朋友,北京老百姓正在用行動防控疫情,整個城市依然有序運轉,大家都在同心共度難關。楊品驊説:“疫情發生之後,我們兩岸之間有很多資訊不對稱,我能做的事情就是直接把一線發生的情況,每天的變化,還有包括向家人和朋友報平安,去做一個雙方訊息的傳遞。”

 

4歲小臺胞“童”心“童”力戰“疫魔”。

  這樣的感人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由兩岸音樂人以雲合作方式聯合創作、山東淄博市沈亭亭護士演唱的《白色長城》,“一個我,是個小女生;千百個我,組成白色長城”,表達了災難面前中華兒女“共克時艱,手足情深”,為全國醫護同仁們加油鼓勁……

  ——由兩岸音樂人共同創作,由臺灣青年歌手王建傑演唱的閩南話戰“疫”歌曲《與你同在》,唱出了兩岸同胞同心戰“疫”的精誠合作與堅定信心……

  ——由臺灣知名詞曲創作者林久登、楚陽與廈門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陳飛共同創作的《防疫調》,以傳統閩南歌仔戲為曲調特色,表達了共同戰“疫”的決心與美好祝願……

  ——音樂可以療傷和撫慰,它給我們帶來激情,帶來力量,更帶來戰勝疫情的曙光。定居河北第三代臺胞傅雪健創作的歌曲《曙光》,為兩岸同胞共同祈福,共同療傷,共渡難關……

  ——居住在上海的臺胞姐弟小朋友丁子昀、丁子安,姐姐繪製愛護野生動物和地球的看圖説話親子繪本,弟弟剪輯配音製作成影片,姐弟倆用“童心童力”迎戰“疫魔”……

  ——江蘇省常州市有一位4歲的小臺胞,通過一幅幅圖畫,向奮戰在一線的叔叔阿姨傳達愛與敬佩之情,她期待疫情早日過去,又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了!

  這是一個個臺胞青年和小朋友們的真誠祈願!一個個最美的逆行,一樁樁暖心的舉動,一聲聲祝福的歌謠,一幅幅童心的畫作,一雙雙堅毅微笑的眼神,都是一曲曲催人奮進、同心抗“疫”的戰歌。

楊品驊走上街頭用“心手相連”手勢傳遞抗“疫”信心。

  此時此刻,許多人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我們眼中長不大的年輕人,這麼快就長大了,關鍵時刻青年一代肩負起屬於他們的責任!青年人什麼樣,中國的未來就是什麼樣。在祖國需要的時候,在人民需要的地方,青年臺胞散發著青春光芒,書寫下無悔的青春詩行。

  此時此刻,還有太多太多的臺胞青年,名字儘管沒有出現,卻依然留在我們每一個人心裏,鐫刻在共和國的豐碑上,流淌在兩岸同胞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中。這些中國的樣子、美麗的心,讓我們看到在艱難困苦中熠熠生輝的“中國精神”。這是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民族精神,這是果敢勇毅、包容並蓄的時代精神,這是融入祖國、放飛夢想的臺青精神……

  此時此刻,我們更加感受到,沒有任何力量能割斷兩岸血濃于水的骨肉之情,沒有任何病毒能阻擋春天的腳步。春天來了,摘下口罩的日子,就不會遠了!?

  此時此刻,我們有理由堅信,當奪取疫情防控人民戰爭全面勝利的時候,中國的樣子中國心,一定會與武漢怒放的櫻花交相輝映,散發出人間最絢爛的芬芳與光芒,成為2020“愛你愛你”的美好春天!

  加油,每一個中國人!

  加油,每一顆中國心!

  (文 劉曉偉)

[責任編輯:馬豐軍]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