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産
世界文化遺産 武當山古建築群 位於湖北丹江口市武當山風景區內,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宋、元時進行規模建築。明代早期,明成祖朱棣為鼓吹“君權神授”,將武當山道場辟為皇室家廟,永樂十年(1412年),朱棣派遣隆平侯張信、駙馬都尉沐昕、工部侍郎郭進等500多名官員為欽差,率領軍民工匠20萬人,歷時12年,建成8宮、2觀、3 6庵堂、7 2岩廟等33組建築群,總建築面積達160萬平方米。明嘉靖年間又大規模維修和擴建。明代200多年間,每一位新皇帝登基都照例對武當山許以各種特權,並直接委派內臣代表皇帝對武當山進行管理,使武當山古建築群保存完好,成為天下第一。明末清初, 部分建築毀於戰亂。武當山古建築群現存較完好的古建築129處,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佔地面積100多萬平方米。著名的建築有金殿、太和宮、南岩宮、紫霄宮、復真觀、玄岳門等,重要的建築遺址有玉虛宮遺址、五龍宮遺址等。其中, 金殿、南岩宮、紫霄宮、玄岳門、玉虛宮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 年,武當山古建築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産。
顯陵明代皇陵 位於湖北省鐘祥
市郢中街道辦事處皇城村松林山。中心地理坐標:東經112 37’50〃—112 38′09〃, 北緯31 12′20〃—31 13′。陵區面積約50 萬平方米。為明世宗嘉靖皇帝生父朱佑杬和生母蔣氏的合葬墓。顯陵平面為呈金瓶形狀,佈局按帝制“三朝兩宮”式和“天子五門”制式排列;四週環黃瓦朱墻,墻高6。5米,厚1。9米,周長4730 米。邏城內陵墓建築平面佈局按中軸線排列,依次為新紅門、大紅門、碑亭、華表、神道、石象生、欞星門、神龍道、內明塘、棱恩門、棱恩殿、二柱門、十五供、方城、寶城,九曲河蜿蜒其間,河上以五道禦橋相連。寶城共兩座,平面呈“8”字形。兩座寶城上共有向外懸挑的散水螭首16個,設計精巧,為獨特的排水系統。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産。
古文化遺址
雞公山舊石器時代遺址 位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郢城鎮郢北村。面積約1000平方米。是中國首次發現的平原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居住遺址。1986年修建宜黃公路時發現, 1992年發掘。文化層厚0.6米∽0.75 米,分上、下兩層。上文化層,年代距今約2萬∽1萬年,為含錳較多的黃色亞黏土,厚0.1米∽0.25米,出土石製品近500件,大部分是採用石英、煫石及石英岩打制的小型刮削器和尖狀器。下層文化層,年代距今約5萬∽4萬年,為含錳較多的棕紅色亞黏土,厚約0.5米,是該遺址的主體部分,發現5處由礫石圍成的圓圈及腳窩遺跡。石圈外徑約4米, 圈內面積5平方米∽8平方米,放置有少量尖狀器和砍砸器。據推測,應為當時人類居住的圓形窩棚遺跡。其南部有兩處石器加工區,出土有刮削器、砍砸器等石製品和石錘、石砧等石器加工工具,以及大量石核、石片等。該遺址的考古發掘資料首次揭示出舊石器時代不同文化類型的多層疊壓關係,首次發現了在距今約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在平原上的活動遺跡,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屈家嶺新石器時代遺址 位於湖北省京山縣屈家嶺村西100米,青木檔河和青木河交匯的臺地上。面積約30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3米。為“屈家嶺文化”命名遺址。1954年修建石龍過江水庫,進行文物調查時發現, 1955年、1956年、1 989年發掘。發現有房基、墓葬、窖穴等遺跡。房基呈長方形,地面多用紅燒土塊鋪築,紅燒土內發現有密結成層的大量粳稻稻穀殼。居住面有的築成高出地面的土臺子,上有成排對稱分佈的柱洞,為地面式建築。成人墓多為單人土坑葬,兒童採用甕棺葬,有多人合葬和拔牙等奇特葬俗。出土石器以磨制為主,有斧、鑿、鏟、錛、鏃等。陶器以泥質灰陶為主,泥質紅、黑陶次之;紋飾有弦紋、籃紋及鏤孔、彩繪;器形有鼎、罐、壺形器、碗、三足碟等。出土器物以彩陶紡輪、雙弧形折壁陶器、彩繪黑陶和蛋殼彩陶最具特色。屈家嶺文化廣泛分佈于湖北省境內的江漢平原、西北山地以及豫西南鄰鄂地帶, 文化面貌具有極為濃厚的地方色彩。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盤龍城商代城址 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灄口街道辦事處葉店村盤龍湖南。面積約110萬平方米,由盤龍城城址、李家咀遺址、楊家灣遺址、樓子灣遺址、王家咀遺址、楊家咀遺址組成,為商代在南方建立的重要方國城址。1954年文物調查時發現, 1963年試掘, 1974年、1 976年發掘。盤龍城城址在遺址群的東南部,為商代文化中心區。坐落在府河北岸的臺地上,其東面和東北面為盤龍湖,西面和西北面為丘陵崗地,南面為府河。城址平面略呈長方形,南北長約290米,東西寬約260 米。城垣夯築,外坡陡峻,內坡較緩, 寬21米∽22米,殘高2.5米∽3.3米,夯層厚8釐米∽10釐米。四垣中部各設有一門。城垣外有寬約14米、深約4米的護城河遺跡,在南部護城河中有橋樁柱穴。城內東北部發現三座前後並列, 坐北朝南的大型宮殿基址。已發掘兩座,保存有較完整的墻基、柱礎、柱洞和階前散水,平面佈局與文獻記載的“前朝後寢”相符。其中1號宮殿基址面闊39.8米,進深12.3米,是一座外設回廊、內分四室、木骨泥墻的“茅茨土階”式高臺寢殿建築;距1號宮殿基址以南13米的2號宮殿基址面闊27.5米,進深10.5米,是一座兩側開門的廳堂式建築。城外有平民居址、手工作坊遺址及墓地等。主要分佈在:城外西面的樓子灣,北面的楊家灣、楊家咀,東面的李家咀,南面的王家咀。其中李家咀遺址面積約1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米,發現有灰坑、墓葬等,是貴族墓的主要集中地。以李家咀2號墓最為重要,該墓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設有腰坑,墓底南北長3.77米,東西寬3.4米,殘深1.41 米。墓內殉葬3人,隨葬器物達77件。盤龍城遺址出土銅器有鼎、盂、鬲、簋、爵、觚和鉞、鏃、戈等,陶器以夾砂灰陶為主,有少量泥質黑皮陶;紋飾有繩紋、方格紋;器形有鼎、鬲、缸、大口尊、豆、甕勺、長頸壺等。其中高85釐米的銅大圓鼎、長41釐米的銅夔龍紋鉞、長94釐米的玉戈等,都是中國文物中極為罕見的珍品。1988年被國務院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銅綠山古銅礦遺址 西周至漢代礦冶遺址位於湖北省大冶市西北3公里。面積約250萬平方米。地表覆蓋有厚數米、重約40萬噸的古代銅煉渣,是中國古代銅礦的重要開采地。銅綠山, 根據清修《大冶縣誌》載:“山頂高平, 巨石對峙,每驟雨過時,有銅綠如雪花小豆點綴土石之上,故名。”遺址于1973 年大冶有色金屬公司銅綠山礦在進行露天開採時發現,古礦井大多處在花崗閃長斑岩和大理岩的圍岩蝕變帶和破碎帶內。1973年∽1979年多次發掘, 清理出西周至漢代不同結構、不同支護技術的數百口豎井、斜井、盲井和百餘條大小平巷等採礦遺跡。同時清理出8座春秋時期的煉銅豎爐,爐體用紅色黏土、石英砂、鐵礦粉、高嶺土等夯築而成,高約1.5米,由爐基、爐缸、爐身組成。爐基位於當時地面之下,中間設有“一”字形或“丁”字形風溝。爐身設鼓風口,爐壁厚0.4米。煉爐周圍發現有工棚遺跡和石砧、石球等碎礦工具及加工過的礦石、銅塊等。遺址出土有銅斧、銅錛、鐵斧、鐵錘、鐵鋤、木鏟、木搥、木轆轤、船形木鬥等生産工具及陶、木質生活用具,共計1000余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年代久遠,延續時間長,規模宏大,保存完好,內涵極為豐富。其先進的開採方法、合理的爐體結構、爐渣含銅量低均體現了當時礦業技術的成就。1982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名城
荊州 位於湖北省中部偏南,地處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西部,南臨長江,北依漢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粵,又稱江陵。從春秋戰國到五代十國,先後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歷時515年。春秋戰國時曾為楚都城,秦置南郡,漢置江陵,唐為江陵府,明、清為荊州府治所,是我國歷史上的名城重鎮。江陵地理位置重要,水陸交通方便, 三國時諸葛亮稱它“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江陵氣候溫和,物産豐富, 經濟發達,是長江流域的重要商業城市。荊州城內的古物古跡很多,著名的有楚紀南故城遺址、八嶺山古墓群、明代城垣,以及元妙觀、太暉觀等古建築。1982年2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武漢 位於湖北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別稱江城。市區由隔長江和漢水鼎立的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成。龜山和蛇山雄踞大江南北,其形狀使武漢成為長江中游的咽喉,南北交通的樞紐,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武漢曆史悠久,自商周、春秋、戰國以來即為重要的古城鎮,盤龍城為中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宋、元、明、清以來就是全國重要名鎮。武漢還是革命的城市。辛亥革命武昌起義、“二七”大罷工、“八七”會議等都發生在這裡。現存的革命遺址、名勝古跡有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二七罷工舊址、八七會議會址、向警予和施洋烈士墓及勝象寶塔、洪山寶塔、歸元寺、黃鶴樓、東湖風景名勝區等。1986年12 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襄陽 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水中游。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遠在60萬年前,人類已在此繁衍生息。襄陽以地處襄水(今南渠)之陽而得名。襄陽築城于漢初。自東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荊州牧劉表徙治襄陽始,襄陽曆來為府、道、州、路、縣治所。襄陽交通發達,自古即為交通要輳,素有“南襄隘道”、“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稱,歷來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襄陽文物資源豐富,園林較多,城西的隆中山為“三顧茅廬”、“隆中對”的發生地,現有鄧城、鹿門寺、夫人城、隆中諸葛亮故居、多寶佛塔、綠影壁、米公祠、杜甫墓、習家池等勝跡。1986年12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隨州 位於江漢平原與中原之間的過渡丘陵帶。是“西通宛洛,南達吳越,地當荊豫要衝,扼阻襄漢咽喉”的鄂北重鎮。傳為神農小牛耕耨之鄉,以烈山氏後代著稱。西周封為姬姓隨國, 春秋時其地域為隨、厲、唐等國,戰國末楚滅隨,並厲、唐設置隨縣,秦漢因襲, 隸屬南陽郡。西魏時升隨為州,唐、宋、元,明、清均置州,中華民國降州為縣。現存名勝古跡有文峰塔、歲公橋(李公橋)、烈山神農洞遺址、烈山神農碑、陜西會館鐵旗桿。古城保存有一段土築城垣、漢東樓和護城河遺跡。城郊保存了大批古墓葬和古文化遺跡,其中著名的曾侯乙編鐘等珍貴文物出土于城西郊的擂鼓墩。唐代李白、北宋歐陽修曾遊居於此。抗戰時期,新四軍第五師在隨南九口堰建軍。李先念等於此通電就職,保存有新四軍五師司令部舊址。1994年1月4日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鐘祥 位於湖北省中部,漢江中游,面積4488平方公里,居湖北省第四位,人口105萬人,是楚文化發祥地之—,有文字記載歷史長達2700多年, 春秋戰國時稱郊郢,係楚國陪都,明朝時是全國三大直轄府之一承天府所在地。有“大地博物館”美稱。悠久的歷史, 孕育了光輝燦爛的楚文化,造就了楚辭文學家宋玉、楚歌舞藝術家莫愁女等一批在歷史上産生深遠影響的人物;明嘉靖皇帝曾發跡於此,構築了全國最大的單體帝陵——顯陵和氣勢恢弘的明代建築群。顯陵,原名獻陵,是明嘉靖皇帝的父親朱佑杬、母親蔣氏的合葬墓, 是中南六省惟一的一座明代帝陵。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國家級大洪山風景區,國家級大口森林公園等自然景觀, 特別是黃仙洞2萬多平方米的喀斯特地貌為世界罕見。1994年1月4日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