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廣西民族文化迸發新活力

2018年12月10日 15:42:00來源:人民網

  在近期舉辦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四屆少數民族運動會,有一個運動項目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這個“網紅”運動項目的名字叫“螞拐捉害蟲”。比賽中,參賽選手模倣螞拐跳躍的動作,在賽道上從起點往前跳躍抓取“害蟲”,然後再返回起點,率先抵達終點者獲勝。

  “這個比賽項目源自螞拐節,代表壯族的一種文化。我們經過挖掘整理,把這種民族文化融入到體育賽事中,制定相關規則,形成了一個新的比賽項目,使民族文化在體育活動中得到傳承發展。”運動會裁判長羅建達介紹,這個比賽項目考驗的是選手身體的爆發力和協調性。

  螞拐,是壯鄉人民對青蛙的俗稱。壯族人民認為,一般情況下,螞拐一叫,雷雨就到;螞拐多的地方,莊稼的病蟲就少,年景就好。另外,壯民認為青蛙象徵著子孫滿堂。因此,螞拐就成了壯族人民心目中的吉祥物。每年的“螞拐節”就是延續壯族先民崇拜青蛙的遺俗。

  中國第一處岩畫類世界文化遺産,廣西的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産——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與螞拐有密切關係。

 

花山岩畫

  “岩畫上畫的主要是人物形象,可以分為正面和側面兩種姿勢。最奇特的,是幾乎所有的人物形象都是兩手屈肘上舉、兩腿半蹲的,像青蛙的造型。”寧明縣文物管理所所長朱秋平如數家珍地介紹花山岩畫上的每一個人物、動物、器具。“放眼世界的各種岩畫、壁畫,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表達方式,可能與壯族先民崇拜的青蛙圖騰有關。”

朱秋平,從鄉村教師到花山岩畫的專家,他堅持了27年,向世界解讀花山岩畫上的“無字天書”,被稱為“花山岩畫的百科全書”。

在研究、保護花山岩畫,為花山岩畫申遺的過程中,朱秋平兩次險些丟了性命,三次胃出血,多次暈倒在崗位上。

  2006年的一天,為及時發現花山岩畫病害的具體方位,朱秋平爬上25米高的腳手架,沒想到驚動了在腳手架上方築窩的大黃蜂。頃刻間,黑壓壓的蜂群向他撲來,他被黃蜂蜇了43處。醫生説,好在是黃蜂,換作馬蜂,命就沒了!

  兩年前,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現場見證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朱秋平悄悄舉起袖口擦拭被淚水朦朧的雙眼。

  申遺成功後,對花山岩畫的保護工作要求更高了。

  最近,朱秋平的團隊正在對花山岩畫的局部做一個清理岩畫表面污染物實驗。“雖然古人用了非常特殊的顏料來畫岩畫,兩千多年了依然保存完好,但常年累月的暴露,岩壁上有很多灰色、黑色的覆蓋物,遮擋了岩畫。我們正在用一種辦法,在保證岩畫不受損傷的前提下,把這些覆蓋物清理出來。這個工作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朱秋平説,“岩壁上存在很多的危岩,我們也在對此進行改造,以保證遊客觀賞岩畫時的人身安全,也防止岩石掉落對岩畫造成破壞。”

花山岩畫景區岜耀屯的村民在唱山歌

  為花山岩畫所做的努力成果,沒有被辜負。從2017年7月開始,投入6億元,圍繞花山岩畫打造的兩個旅遊重大項目正如火如荼進行中。

  “2018年12月,全中國的目光就會盯緊寧明——兩大旅遊亮點要上演,一個是音畫夜遊,從花山岩畫主景區坐船往上,進行一個小時的夜遊旅程;另一個是花山傳説實景演出,演出時長1小時,內容是根據花山岩畫演繹而來。”寧明縣旅遊發展局局長鐘騰飛激動地介紹,“花山岩畫,隨便拿一幅畫來做演繹,都是一場戲,所以兩個項目的亮點非常多。現在演員天天都在排練。”

  “花山岩畫不是旅遊,只是一種民族文化、歷史傳承。如果不通過旅游去傳承、傳播,它就永遠躺在那裏。花山旅遊促進了花山岩畫承載的民族文化的進一步傳承、傳播。”在鐘騰飛看來,民族文化的傳承、弘揚與旅遊的發展、促進是相輔相成的。“反過來,花山岩畫裏的民族文化為花山旅遊提供了發展的源泉、動力。如果沒有文化作底蘊、作支撐的話,旅遊也走不遠。”

花山岩畫景區岜耀屯的民俗表演

  正是在保護中充分挖掘了花山岩畫的旅遊價值,寧明縣今年的旅遊收入高速增長。“2015年的時候是100萬元,2016年是200萬元,2017年是300萬元,今年預計達到500萬元。”鐘騰飛自豪而信心十足,“因為兩個大項目推出來以後,將推動整個崇左市旅遊的互動,我們縣2020年的旅遊收入預計將達到800萬元。”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年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積極推進民族文化建設。

  靖西市舊州繡球村的繡球

  自治區成立以來,廣西文化藝術創作成果豐碩。

  電影《劉三姐》在全國和東南亞國家風靡一時;壯劇《金花銀花》、彩調劇《哪嗬咿嗬嗨》等譽滿海內外;壯劇《歌王》、民族音樂劇《白蓮》、桂劇《七步吟》、民族音畫《八桂大歌》、舞劇《碧海絲路》等10多部精品劇目榮獲國家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優秀保留劇目獎”;廣大文藝工作者創作出壯劇《我家住在銅鼓嶺》《第一書記》《牽雲崖》、音樂劇《桂花雨》、桂劇《赤子丹心》《破陣曲》、粵劇《風雨騎樓》、舞蹈詩《侗》等一批優秀文藝作品。

靖西市舊州繡球村“中華巧女”黃肖琴在畫草圖

  繡球是壯族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信物和吉祥物。經過廣西文化部門“文化致富”創新工程的推動,在“繡球之鄉”靖西舊州街,家家戶戶都會製作繡球,從七八歲的娃娃到八九十歲的老太太都參加製作繡球。繡球、壯錦發展成旅遊産品,繡球産業已成為當地鄉村發展的新動力。人民群眾走出了一條民族文化生態致富,致富帶動繡球技藝傳承的康莊大道。

  2016年,除了花山岩畫申遺成功,“壯族霜降節”也作為中國二十四節氣擴展項目之一,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廣西成功打造了“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民族節慶文化活動品牌。每年“三月三”期間,全區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八桂大地成為山歌的世界、歡樂的海洋。(完)

[責任編輯:王莉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