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宜:推廣大營盤村經驗
“2011感動中國人物”張平宜再度入川,多地走訪,擴大服務項目
【人物名片】
張平宜 臺灣中華希望之翼服務協會執行長,曾是臺灣《中國時報》記者,先後獲得第七屆吳舜文新聞採訪獎及“新聞局”新聞專題金鼎獎。2000年,她開始幫助涼山州越西縣大營盤村小學,善舉持續12年。2011年7月,她獲民政部“第六屆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行為楷模稱號,今年2月又獲評“2011感動中國人物”。
2月3日,張平宜成為首位“感動中國人物”的臺灣同胞。2月27日,她再次來川。此行,她不僅要去涼山州越西縣大營盤村,還肩負了新的任務,走訪涼山州美姑、昭覺、鹽源等縣,考察那裏的學校建設情況,以找到切口予以幫助。此前,本報曾對她做過專訪,趁她落腳成都的間隙,記者再次採訪了這位以堅韌與愛心感動中國的女人,聆聽她的心路歷程,以及未來的慈善思路。
感動:理解遠比掌聲更重要
“蜀道難,蜀道難,臺灣娘子上涼山。跨越海峽,跨越偏見,她抱起麻風村孤單的孩子,把無助的眼神柔化成為對世界的希望。她看起來無比堅強,其實她的內心比誰都柔軟。”這段“201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上的頒獎詞,張平宜早已默記於心。採訪時,她用緩慢而堅定的語調再次誦讀出來,平添一份別樣的感動。
“感動中國人物”的光環于張平宜而言,意味著什麼?她告訴記者,重要的不是獲獎本身,而是這份獎項蘊涵的一份理解,“一件事情可能會獲得很多掌聲,但我覺得理解遠遠比掌聲更重要。”
推選委員會曾這樣讚嘆張平宜:“一隻希望的青鳥飛過海峽,落在大山中被遺忘的角落,讓人理解到希望之翼的真正含義。”張平宜説,這段話語美得讓自己落淚,因為其中包含著最深刻的理解,也正是這份理解所帶來的感動與壓力,讓自己停不下遠行的腳步。
心路:十二年堅守讀懂取捨
對於張平宜的孩子們來説,自己最多只擁有“三分之一”個媽媽。因為只有在臺北時,張平宜才能陪伴孩子和家人,其餘時間,她要麼在大營盤村,要麼在青島的培訓學校。“沒有好好陪伴孩子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如今,張平宜卻是大營盤村300多個孩子的媽媽。“有一天,我接到女孩羅國英的電話。她説:‘張阿姨,我很想你,我想唸書。’我是在很多年前見過她,已經不記得她是誰了,但沒想到自己對她的改變如此大,她到達學齡,就千里迢迢從鹽源縣來到大營盤小學上學。”講起這個故事,張平宜紅了眼眶,“這就是教育的力量。”
“我多希望自己是完美的,什麼事都能兼顧。但是人生充滿太多取捨,12年來,我讀懂了舍與得。”張平宜淡淡地説,“我會讓孩子了解媽媽為什麼而忙碌。現在大兒子在念高中,每年暑假都隨我到大營盤村做志願者。小兒子念小學時第一次去那裏,背了一袋恐龍玩具去,我希望他懂得愛別人。”
希冀:適時推廣大營盤村經驗
揮別2011年,張平宜對2012年有了更多思考:為了把大營盤村的經驗分享給其他村的學校,她將花更多時間走訪涼山州美姑、昭覺、鹽源、雷波等縣,去考察那裏的學校,並將結合兩岸更多的人力與物力,擴大服務項目,讓“志工營”在當地家庭教育、婦女教育、公共衛生等方面貢獻經驗與智慧。
如今,已有50多名學生從張平宜創辦的“希望之翼”職業培訓學校畢業,最初連普通話都不會講的孩子,也能寫一手漂亮的文章,跳倫巴與恰恰舞。針對學生年齡結構的變化,張平宜準備讓大營盤村與職業學校之間的配合模式有所改變,將在其他學校適時推廣職業培訓。
“希望孩子們堅持、珍惜,我們努力的這些年或許是你們最快樂的時光。”張平宜寄語大營盤村的孩子:教育是個漫長的工程,當這一代孩子成為了父母,對他們的孩子受不受教育或許有所改觀,這就是我們如今所做這一切的意義。(本報記者 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