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少數民族歌舞贏得臺灣觀眾喝彩

時間:2008-12-05 23:16   來源:中國民族報

連戰(左一)祝賀演出成功(李寅 攝)

  本報訊 (特派記者 李寅) 蒙古族長調民歌等多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頂碗舞》、《草原母親》、《搏克雄風》等多個獲得國家、國際大獎的節目,還有一批國家一級演員——9月19日至9月21日,一台由內蒙古自治區民族歌舞劇院帶來的充滿草原濃郁色彩的《天堂草原》在臺北“國父紀念館”進行了3場演出,每場演出都贏得了滿堂喝彩,這使遙隔數千里的內蒙古和臺北在精神與情感上緊緊相連。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為演出題詞,祝賀演出成功。連戰的題詞是:“大漠歌舞多絢麗,草原藝術憾人心,蒙漢文化融一體,兩岸同心求和平。”吳伯雄的題詞是:“天堂夢鄉草原壯闊,內蒙風情歌舞傳神。”連戰偕夫人到現場觀看了演出。他們盛讚演出精彩,並表示將大力支援海峽兩岸的少數民族文化交流活動。

  “國父紀念館”是臺北市文藝演出的主要場館之一,其可容納2500人的演出大廳幾天來幾乎座無虛席。內蒙古自治區民族歌舞劇院是今年大陸赴臺的最大規模的文化表演團體,60多位藝術家在兩個小時的演出中,把絢麗多彩的少數民族服飾、瑰麗動人而極具民族特色的歌聲與舞姿獻給觀眾,演出現場高潮疊起,掌聲不斷。

  開場舞蹈《神駿》激情豪邁,把馬背民族堅強、樂觀的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國家一級演員阿其木格一曲《我從草原來》,把現場觀眾帶入綠浪翻滾、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國家一級演員哈斯敖登演出的獨舞《天邊》,以曼妙的舞姿詮釋著草原女子色彩斑斕的內心世界,贏得了陣陣掌聲;彪悍勇猛的蒙古族小夥子把蒙古族傳統的競技體育搏克搬上了舞臺;年輕漂亮的姑娘瀟灑自如地表演著融合舞蹈與雜技于一體的《頂碗舞》;發源於內蒙古鄂爾多斯的《送親歌》著重表現當地傳統的婚嫁習俗,現場表演的尋找新郎的環節,演員與臺灣觀眾激情互動,被選中的觀眾還體驗了一回做蒙古族“新郎”的滋味;而當蒙古族獨特而奇異的聲樂形式呼麥演繹《安達情》、馬頭琴奏出《萬馬奔騰》的音樂時,震天的掌聲一次又一次長時間響起……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在觀看了演出後,與全體演職人員合影,他祝賀演出成功。連戰説,這次內蒙古民族歌舞劇院到臺灣演出,從南到北受到一致的歡迎,希望大家下次有機會再來臺灣演出。

  3場演出,觀眾近萬人次,臺灣政界、商界的精英人士也到現場觀看,他們紛紛盛讚演出的精彩,認為對臺灣觀眾來説,這是一個難得的近距離接觸蒙古族文化的好機會。

  《天堂草原》的演出也成為幾天來臺灣口耳相傳的盛事。祖籍山東淄博的臺灣老先生馬寧看完節目後異常激動,他説:“知道有這個演出,我興奮了好幾天,我一定要到現場來看看親人們,聽到這些熟悉的音樂,又一次勾起了我的思鄉之情。”當地媒體也熱情關注,臺灣《中國時報》、教育亞洲電臺、中天電視等多家媒體用了大篇幅、長時間做了相關報道。

  演出在臺北掀起了內蒙古民族文化熱潮,主辦單位臺灣萬世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在臺北大街小巷打出了很多介紹內蒙古民族歌舞的廣告,僅在臺北“國父紀念館”,介紹蒙古族音樂、蒙古風土人情的光碟就吸引了不少臺灣觀眾。

  內蒙古民族歌舞劇院副院長杜日升説:“這一台節目藝術化地再現了內蒙古大草原的風土人情,民俗民風,匯聚了內蒙古優秀的少數民族文化,得到臺灣同胞的認可和喜歡,我們非常高興,當海峽兩岸各民族跳起舞、唱起歌,我們發現,彼此的心原來靠得那麼緊。”

分享到:
編輯:魏萌

相關新聞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