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分離、白髮聚首,老天眷顧,我們只願時時刻刻、分分秒秒守在一起,回味那500多萬字的情書。”劉谷香對此次活動的策劃人鐘河林説。
鐘河林是《兩岸關係》雜誌社的副社長,他這樣講述辦展初衷:“個人的命運、愛情的悲歡離合是與國家的命運連為一體的。老照片作為過往歷史的最真實影像,是回望的最好載體,因此就動了策劃老照片展的想法。”
主辦單位在整理全國各地寄來的眾多泛黃老照片時發現,1987年10月兩岸開放探親,幾乎都是這些悲歡故事的轉捩點:之前,淺淺的一灣海峽讓兩岸親人飽嘗相思之苦;之後,跨越海峽的情緣更多充滿著相愛、相聚的甜蜜。
1991年,創作過《小城故事》《甜蜜蜜》等膾炙人口的歌曲的莊奴來到山城重慶。偶然的一次相遇,讓這位臺灣“詞壇泰斗”再也忘不掉比自己小20歲的重慶美女鄒麟。
對於年近七旬的莊奴來説,這種心動的甜蜜感覺來得有些奇怪。40多歲時,結髮妻子病重逝世,傷心欲絕的他從此一心撫養孩子,不打算續弦。而對於鄒麟,這樣一段跨越海峽與年齡鴻溝的感情同樣充滿挑戰。
多次的交談,讓兩人發現對方正是人生中尋尋覓覓的知己,因此雖然莊奴為救治妻子已弄得一窮二白,年紀也大許多,但鄒麟最終仍不顧非議,勇敢地接受了莊奴的愛。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