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訪台灣澎湖科技大學博士胡俊傑:新漁業要有新思路

2015年09月22日 07:07:00來源:東南網

  東南網9月2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除了捕魚,漁民還能做啥?捕魚是漁民傳統的生活方式,可捕魚的收入不太穩定,有時候滿載而歸,有時候卻少有收穫,而且還有生命危險。

  除了漁船、漁具,漁民還有啥?每次打魚歸來,只能聽從市場的變化,賺到的錢也終究有限。

  “這些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實際上是要我們思考,當今漁業的新出路。”在本屆漁博會上,臺灣澎湖科技大學博士胡俊傑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他表示,在海洋資源日益枯竭的今天,發展漁業應該考慮一條新的出路

  胡俊傑講述了他與一位臺灣漁民的故事。這位漁民住在澎湖,曾以捕烏賊為生。烏賊,在臺灣被叫作“小拐”。

  “捕‘小拐’,豐收之時能賺上萬人民幣。看上去很不錯,可是如果把‘小拐’放回海裏,它能帶來更多的財富。”胡俊傑解釋説,澎湖有很多人喜歡夜釣,一條漁船可以裝30人,每人每次收100元人民幣,一次就是就是3000元人民幣,一天多來幾次,一條船就能幫漁民脫貧致富了。

  於是,這位漁民按胡俊傑的方式嘗試轉型。結果,人沒有以前勞累,每個月收入還頗為穩定,甚至比他捕“小拐”時多賺了幾倍。另外,由於遊客抓“小拐”的技術遠不如漁民,一次最多只能抓一兩隻,間接讓漁業資源得到了保護。

  “海裏的生物不一定要用來捕撈食用,換一種方式也能得到想要的富足與快樂。”胡俊傑認為,應當改變傳統漁業的發展模式,新漁業應該是在為漁民帶來財富的同時,又保護了海洋資源。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