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創業 熱心公益:記贛州市臺資企業協會會長王家隆

時間:2011-08-12 14:12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8月12日贛州消息 在贛州市臺商、臺胞、臺屬中,只要提起王家隆的名字,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自從2009年4月當選贛州市臺資企業協會第3屆會長以來,在他的帶領下,協會利用成立儀式、週年慶典、換屆選舉等機會,組織深圳、東莞等沿海投資密集區臺商來贛州考察投資,並想方設法為贛州市組織赴臺經貿考察團赴臺灣考察提供各種便利,為贛州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為探尋王家隆在大陸發展的成功經驗,近日,筆者慕名對他進行了採訪。

  今年47歲的王家隆先生,1985年畢業于臺灣新埔工專電子專業,為了自主創業,他充分發揮自己在校期間所掌握的知識,于1987年在臺北縣創辦了專門生産電話線的小作坊。白手起家的他憑著自己吃苦耐勞的頑強拼搏精神,使小作坊一步步發展壯大,産品暢銷臺灣島內及大陸部分市場。經過三年的艱苦打拼,在有了一定的資金積累後,他又把發展的目光瞄準了國際市場。

  當時,臺灣的許多企業紛紛轉向大陸,受此影響,他懷揣著到大陸開闢新的市場,並逐步打入國際市場的夢想,于1990年和三個同行業的夥伴一起來到廣東省東莞市,經過考察,最終把廠址選在東莞市常平鎮橋瀝村,並註冊成立了“欣莊通信配件(東莞)有限公司”,他擔任公司總經理。

  公司剛起步時,他先期投資5萬美元,租廠房,招收了100多名員工,並計劃在産品打入新的市場後,再擴大投資規模。為了使自己生産的電話線儘快打入國際市場,他在嚴把産品品質關的同時,又積極和那些大廠的企業老闆廣交朋友,通過他們引見熟悉更多的外商。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和外商的廣泛接觸,建立互信機制,不久,他的産品很快就進入了美國、日本、歐洲和東南亞市場。隨著産品品質和知名度的不斷提高,他的訂單也越來越多。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1995年,他又投資50萬美元,並把員工數量增加到500多名,為了擴大經營範圍,他又攻克一個個新的技術難關,由生産單一的電話線,擴展到電線電纜、通訊電子成品部件、塑膠五金製品、電腦線、滑鼠、鍵盤、音箱、電視護目鏡和電話配件等,並逐步成為世界級的電腦線和電話線生産廠。

  在銷售規模逐年擴大,銷售額逐年增長的情況下,2001年,他又投資300萬美元,將廠房面積擴大到14000平方米,員工數量也增加到600多人。儘管如此,所生産的産品仍遠遠滿足不了客戶的需求。正當2002年他準備再加大投資力度,增加員工數量時,卻遇到沿海地區招工難波及到東莞的新問題。

  怎麼辦?是因為招不到工在原有的基礎上停止不前,還是把投資規模轉移到內陸市場,心懷遠大理想的他最終選擇了後者。2002年冬,經朋友介紹,他首次來到贛州考察,此前他已了解到贛州勞動力資源充足,工人工資比沿海地區低,民航、鐵路、公路交通已經很發達,投資環境也在逐年改善。經過考察,他最終把廠址選在因改制而關閉的二糖廠,租用了1600平方米的廠房,又從東莞運來機器設備,當年就招收了800多名員工,並註冊成立了“欣業通信配件(贛州)有限公司”,2003年初正式投入生産。該公司和東莞一樣也是生産電話線、電腦線和電話配件等。兩個公司辦在兩地,這可忙壞了總經理的王家隆,他幾乎每月都要從東莞跑一兩趟贛州,了解和掌握贛州的生産情況。 

分享到:
編輯:吳捷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