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醫聖傳偉業 兩岸交流結碩果(二)

時間:2010-07-15 15:40   來源:SRC-423

  蘄春縣利用李時珍人文資源開展兩岸交流活動紀實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蘄春縣委、縣政府就提出發揮李時珍人文資源優勢,走有蘄春特色的經濟發展路子,實施“以藥興縣”戰略。從1991年起,舉辦一年一度的李時珍醫藥節、藥交會,本草綱目傳四海,醫聖故里連五洲。每次節會,蘄春縣邀請全國各大藥物生産廠家、藥商、藥農、國內外知名中醫藥專家、港澳臺胞、海外僑胞、外國朋友參加,進行醫藥學術研討和藥材交易。節會搭臺,經貿唱戲,蘄春縣堅持唱特色戲,走科技路,念市場經,舉全縣之力,推進醫藥産業化。蘄春中藥材生産被列為湖北省重點扶植的30個龍頭産業之一。全縣GAP藥材基地達3萬畝,藥材總面積達10萬畝,醫藥生産企業6家,産值銷售收入達10億元,從業人數1萬餘人。蘄春縣委、縣政府經過近20年的努力,特別是近3年通過舉辦海峽兩岸李時珍醫藥文化與産業合作發展論壇,與臺灣工商醫藥界的廣泛交流、接觸,吸引一批又一批臺商到蘄春投資考察,臺商在蘄春投資興業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1998年,臺灣舒佳康醫藥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朝輝等幾位臺商穿越海峽,像從阿里山“飛”來的“鳳凰”棲落在湖北蘄春,這只“鳳凰”就是李時珍醫藥集團。李時珍醫藥集團創辦李時珍本草綱目生物科技園按李時珍醫藥工業園和李時珍本草綱目園兩大建設群體佈局,佔地面積2500畝,總投資5000萬美元,是一個集GAP藥材種植、藥品生産、生物科研、醫藥教學、旅遊觀光、療養保健于一體的現代化生態科技園和綜合性園林式生態環保生産基地,被稱之為“華中藥谷”。該公司分5期建設,第一期為中藥現代化産業基地;第二期為中藥配方顆粒生産基地;第三期為鄂東中醫藥品物流中心;第四期為本草飲料生産基地;第五期為本草藥粧生産基地。該公司現擁有固定資産5億元人民幣,制藥工藝設備260台(套),中成藥生産線36條,生産中藥復方製劑209個,單位中藥配方顆粒500余種,銷售網點達600多個,從業人員5000余人。2009年實現銷售收入8億元,上交稅收1800萬元。從2008年開始,該公司又新上二期工程,擴能擴規,投資2000萬美元新建40000㎡的生産車間,其中一層車間生産線正在緊張安裝設備,今年7月底即可投産,三、四層車間年內投産。二期工程投産後,將形成20億元銷售收入的生産規模。再經過10至15年的努力,該企業將實現百億園區、百億産業、百億企業的奮鬥目標。


  興辦創業園,搭建新平臺。2008年10月10日,湖北省臺辦、省農業廳等部門負責人在蘄春為全省第三家“臺灣農民創業園”揭牌,標誌著臺商在蘄春投資已進入大項目、大投入、大發展時代。至此,該縣已初步呈現臺商聚集、投資扎堆的可持續發展效應。從第一屆海峽兩岸李時珍醫藥文化與産業合作發展論壇起,縣臺辦就積極申報臺灣農民創業園,從2008年省農業廳、省臺辦同意蘄春籌建到2009年9月正式下達批文,從制訂優惠政策、編制規劃、加強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蘄春臺灣農民創業園是湖北省為吸引臺商投資而設立的示範性園區,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由位於八里湖的種養基地、劉河鎮的養殖基地和李時珍醫藥工業園區的加工基地三部分組成。目前園區已落戶3個項目,臺灣臺北市農會和宜蘭縣農會已與蘄春臺灣農民創業園管委會簽訂了合作意向書。


  蘄春熱土地,臺商聚集區。2008年9月24日,臺資企業湖北蘄春佳隆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蘄春縣劉河鎮臺灣農民創業園奠基。湖北蘄春佳隆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臺商賴宗隆先生在蘄春投資興辦的種養綜合開發項目,該項目徵、租劉河鎮丘陵山崗地4318畝,進行立體開發,主要生産經營蔬菜水果種植、畜禽及水産品養殖、生産銷售養豬設備、有機肥料生産銷售、飼料加工、中草藥種植以及肉類加工冷藏配送、生物科技開發及轉讓養豬技術、園藝種植技術等。該項目總投資5億元人民幣,按規劃分步投資建設,第一期投入1億元人民幣,建成5萬頭商品豬生産基地,該項目是一個集生態環保養殖小區建設、優良種豬繁殖、無公害商品豬養殖、綠色飼料、有機肥料生産、沼氣發電、統一防病、防疫及現代化屠宰、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全新行銷于一體的現代化産業科研基地。該項目前期可行性論證、環評工作由浙江大學提供技術,現已獲通過。


  2008年10月16日,湖北嘉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建設8棟廠房的基礎工程又在蘄春臺灣農民創業園破土動工。這家由臺商周正寶女士投資700萬美元從事保健食品研製、開發的企業竣工投産後,年生産“時珍系列保健食品” 800萬噸,安排當地人員就業1000人。


  在第二屆海峽兩岸李時珍醫藥文化與産業合作發展論壇上,日本萬幫通商株式會社董事長增野隆士、日本星制約株式社會長竹下一夫、上海長潤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莊文德與李時珍醫藥集團簽訂合作投資1.5億人民幣建設集醫藥生産、流通于一體的李時珍醫藥集團第三、四期工程項目,計劃將漢方藥打入日本。在第三屆海峽兩岸李時珍醫藥文化與産業合作發展論壇上,蘄春縣委書記熊長江與臺資企業李時珍醫藥集團簽訂了臺商投資2000萬美元,建設鄂東中醫藥物流中心的李時珍醫藥集團第三期工程項目合作協議。還有臺灣花蓮宗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余國基計劃到蘄春創辦紅薯深加工項目,臺北泰瑪光電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長吳月梅到蘄春節能燈具工業園創辦LED節能燈項目,臺灣花蓮三泰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文卿先生到蘄春投資石材工藝品項目。


  目前,蘄春縣先後引進臺資臺屬企業20家,其中臺資獨資企業15家,合資企業5家,協議投資總額16135萬美元,註冊資金6458.9萬美元,實際利用臺資5605.3萬美元,已投資項目固定資産3.31億元人民幣。


  蘄春已成為一片投資的熱土。近年來蘄春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加快對外開放步伐,打開縣門,招鳳引凰,始終堅持不懈地做好對臺招商引資工作,讓蘄春這個昔日缺乏骨幹企業作支撐的農業大縣逐漸走出困境,如今以李時珍醫藥集團等臺資企業為代表的新型工業項目為主體的企業在這裡生根、開花,並結出了豐碩的果實,也使蘄春實現了由單一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由內向型經濟向外向型經濟大踏步的成功超越。(祝和忠 高佳明)

分享到:
編輯:劉凱

相關新聞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