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臺商的十堰情結  

時間:2009-03-02 15:01   來源:湖北十堰臺辦

  1990年,年過六旬的臺灣企業家唐國忠在參觀訪問的過程中愛上了十堰這片熱土,投資創建了東風派恩汽車鋁熱交換器有限公司,十年之後,直到病重才依依不捨地離開十堰。2002年,哥斯大黎加駐韓國大使唐毓文遵從父親的囑託來到十堰,經過艱苦努力,使東風派恩公司成為湖北省 “十佳”、“百優”企業。2007年,唐毓文將他的兒子唐華帶到十堰,並讓他擔任管理部經理,這位東風派恩公司的未來“掌門人”立志把派恩空調做成中國十強。祖孫三代前赴後繼來到十堰,他們共同的心聲是,“我們深愛著派恩公司,深愛著十堰這座美麗的城市。”

  老企業家一到十堰就喜歡上了這座城市

  1990年,年過六旬的臺灣老企業家唐國忠應邀參觀訪問東風公司,一踏上十堰的土地,他就喜歡上了這座城市。這裡氣候溫和,民風淳樸,山與城水乳交融,夕陽下蜿蜒的山脊和潺潺流水,向人們展露著她全部的曲線與魅力。唐國忠的第一印像是,這裡適宜安度晚年。

  在訪問過程中,唐國忠驚喜地發現,這裡不僅適宜居住,也適宜創業。這裡年産汽車百萬輛份,而汽車空調器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都還是一片空白。回到臺灣,他當即決定從傢具公司撤出大部分資金來十堰投資創業。

  經過兩年的籌備,唐國忠同東風公司水箱廠達成了合資協議,創建了東風派恩汽車鋁熱交換器有限公司。沒多久,這家臺資企業所生産的車用空調便裝在了東風系列卡車、中巴、大巴等各種汽車上,為司機送去冬暖夏涼的愜意,為企業帶來了快速發展的動力與活力。

  東風派恩公司在一步步發展壯大,年事已高的唐國忠老先生的身體卻越來越差,很多事務無法親力親為成為了他的心病。1996年,唐國忠在72歲生日的夜晚,憂心忡忡地寫道:“假如在2000年前,我不能把派恩公司推上一個新的高度,它就有被淘汰的危險。每每想到這裡,我心裏就有一絲惶恐。再看看自己的年齡,更有一份緊迫。”

  在2000年的一次會議上,唐國忠推心置腹地對大家説:“兒子一再要我退休,勸我拿300萬存在銀行,每年取息用於遊山玩水,過清閒的生活。然而,我愛著自己的事業,更愛著自己的祖國,我想在大陸把自己的晚年過得更充實更有意義一些。我捨不得大陸這麼好的汽車空調市場,捨不得多年來和我一起創業的幹部和員工,捨不得這裡的領導和朋友。願上天給我足夠時間,讓我和同仁們同心協力,把公司推上安全、快速發展之路!”

  然而,並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天遂人願。2002年,唐國忠在參與籌建東風(湖北)客車有限公司的過程中,積勞成疾病倒,因為有很多事情放心不下,直到病重,他才在家人的再三催促下依依不捨地離開十堰,後來病逝于臺北。

  外交官離開韓國大使館來到十堰繼承父業

  唐毓文是唐國忠唯一的兒子,1958年出生於香港,小學畢業後到美國求學,後來移民哥斯大黎加,在這裡和一個漂亮的西班牙姑娘建立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2002年,唐國忠臨終前,將自己在十堰未竟的事業託付給兒子,當時,唐毓文是哥斯大黎加駐韓國大使,在工作上如魚得水,在前途上如日中天。面對父親殷殷期盼的眼神,唐毓文陷入了兩難,是繼承父業來十堰接管公司?還是繼續在韓國當自己的外交官?他數次往返于十堰和韓國之間,進行著艱難的抉擇。
  最終,唐毓文還是決定離開大使的職位,正式來到了父親嘔心瀝血創辦的東風派恩公司。

  當時,由於汽車市場形勢嚴峻,東風派恩也陷入了困境,如何使企業脫困,成了擺在唐毓文面前的難題。在董事會的支援下,唐毓文開始對企業的生産、經營、銷售進行一系列改革。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企業新增産品6個,銷售收入翻了一番,父親為之耗盡心血的東風(湖北)客車有限公司也如期開業,並在當年短短3個月的時間裏創産值100多萬元。2003年,在“非典”流行的嚴峻形勢下,東風派恩公司又增加一條現代化生産線,使産、銷、利、稅比2002年增長50%,創下歷史新高。同年,東風派恩公司這家年輕的臺資企業獲得了湖北省先進技術型企業和“十佳”、“百優”企業的殊榮。在東風派恩公司,員工們提起唐毓文總是讚不絕口。在員工的眼中,他們的總經理是一位有風度、有能力、有魅力又永不停歇的人。

  現在,唐毓文的母親獨自留居臺灣,他的夫人和孩子在哥斯大黎加,每年的絕大部分時間,唐毓文都在為企業奔走,只能在傳統節日中同家人團聚。然而,這並不影響他發展事業的激情和信心。他充分發揮自己的獨特優勢,同國際企業界溝通,不斷擴展業務,既引資本又引技術,同時還擴大銷售網路,先後與韓國、日本、美國企業界的朋友合作並取得成功。2004年,唐毓文又借著東風公司與日産合資的機遇,再次拓展業務,與德國貝洱汽車公司合資成功。

  2005年和2006年,由於東風商用車市場受國家宏觀政策影響産量下降,東風派恩公司出現了虧損。即使在最困難的時期,唐毓文仍然對十堰充滿信心,他告誡員工:“做企業需要一顆平常心。市場的屬性就是變幻無常,但不管它怎麼變,我們實現目標的決心不能變。”

  2007年,東風派恩公司不斷拓展新的市場空間,與陜汽和華菱進行配套,企業逐漸從低谷中走了出來,並再次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如今,唐毓文已經在大陸先後建成了派恩十堰和東風派恩張家港分公司,已有3家工廠。

  在十堰生活、工作了6年之後的唐毓文,對十堰有了更深的感情,他在發展事業的同時,還更積極地為十堰招商引資,一些企業家在目睹了他的企業之後,紛紛進駐十堰。今年,在十堰市臺胞臺屬聯誼會換屆時,唐毓文高票當選為會長。從大使到企業家,唐毓文完成了完美的蛻變。

  “未來掌門人”立志把派恩空調做成中國十強

  為使東風派恩的事業後繼有人,2007年,唐毓文將24歲的兒子唐華帶到了十堰,這位哥斯大黎加科學技術學院工商管理系的高才生,按照董事會的意見,現在正擔任著東風派恩公司管理部經理。

  這位有著歐洲人長相的小夥子ColbertTang特意為自己取了一個中國味兒十足的名字——唐華。儘管母語是西班牙語,第二語言是英語,但這並不影響唐華的中文發音,他告訴記者:“我非常崇拜爺爺唐國忠,他一直是我的偶像。因為我們的家族企業在這裡,也因為爺爺的緣故,我們和十堰有著不解的情緣。我很喜歡十堰的環境,美麗而舒適。同時,由於十堰發展很快,這種快速發展意味著巨大的商機和市場。”

  讓唐華感到慶倖的是,在他的童年裏,有很多時間是在臺灣度過的,因此,他在聽寫方面有著較好的漢語基礎。來到十堰以後,唐華便開始自學中文。現在,他在説話時,簡短而清晰的漢語中時常夾雜著少數英文單詞,這成為了他特有的表達方式。

  遠離哥斯大黎加的海灘和沖浪,唐華愛上了十堰的大山。在十堰,他已經習慣了本地人的生活方式,愛上了喝茶,愛上了中式餐飲,愛上了爬山……他每天下午5點準時去健身房,也會按照十堰的風俗參加員工的婚禮。

  在東風派恩工作以來,唐華對東風推行的日産管理方式産生了興趣,他開始思考如何升級管理方式,他從制定工作計劃入手,嘗試用一種新的方法取代從前那種出現了問題再補救的作法。經過改善,唐華開始推行“5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同時用自己學的知識指導員工編制SOP標準化作業指導書。他説,改變別人的習慣不是容易的事,一些新的做法,必須考慮不同文化、環境,否則效果並不好。他先在自己的部門進行改善,改變清潔工只在臟的時候才做衛生的習慣,做到定時清掃;制定影印機手冊,在打字員不在的情況下,參考手冊,人人會複印。在部門管理中,他善於用數字説話,比如開會遲到的解決,他就採取統計的方法,統計出每次參會人員遲到的時間,數字説話把遲到問題根治了。

  儘管年輕,儘管剛剛來到這個企業不久,但這位派恩的“未來掌門人”已經在為企業、為他們的産品謀劃著前景和未來。唐華説:“派恩已經有400多名員工,這樣的規模,在位於南美的哥斯大黎加已經是大企業了,然而,在中國,甚至在東風公司內部,派恩還只是個小小的企業。為了讓企業發展壯大,我們必需不斷學習和掌握本領,所以,我明年準備去美國讀研,學習財務和工業工程知識,然後再回東風派恩工作,力爭把派恩空調做成行業內的中國十強。”(嚴謹 王倩茜)

分享到:
編輯:魏萌

相關新聞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