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的陳鎮發臉上總有笑意。記者張偲攝
陳鎮發從臺灣來漢已經有11個年頭了,但依舊操著濃重的臺灣口音。他很幽默地説:“我其實是個老武漢了,雖然武漢話説得並不好,可總認為自己的口音裏,應該有濃濃的漢味才對。”
把握先機 最早“配套”武漢汽車産業
“我們來武漢還挺早,和整個中國的汽車業發展歷程也正好吻合,中國汽車業發展了近10年,我們公司也走過了10多年的路。當時,整個中國年生産量都不超過100萬輛,直到2001年才開始逐年翻番。”
陳鎮髮指著腳底説,1995年,自己剛來武漢時,這50000平米的大廠房下面只是一片黃土地,哪有現在這些配套設施和道路。雖然自己來早了點,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到幾年讓自己牢牢站穩了腳跟。
1992年5月18日,神龍汽車有限公司在武漢成立,且發展勢頭迅猛。因為之前來過武漢,陳鎮發十分看好汽車産業發展前景,“江城肯定要成為車城”,就決定先下手為強,到武漢來發展汽車零配件事業。“只要汽車裏面能看到的內部零件都是我們的産品。”陳鎮發手一揮,形象地介紹自己的企業。
陳鎮發選擇武漢,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那時,臺資的萬通汽車公司也到武漢落戶,陳鎮發想自己正好可為老鄉做配套,有了“墊腳石”,生意也比較好做開。
陳鎮發陸續購進國外先進設備,如當時在武漢市還極為少見的全自動機器人加工設備等,同時,他還帶過來臺灣很成熟的“5S”系統等先進管理手法。“可以説,當時我們在武漢同類做汽車配件的企業中,應該算是實力最強的一家了。”
1997年7月,陳鎮發的汽車配套産品,成功打入東風汽車,開始汽車座椅、零配件的正式交貨,第一年營業額就達2000多萬元,訂單一直延續至今。
1998年4月,他又再次取得廣州京安雲豹(風神汽車)座椅的承制權,並正式交貨;1999年瀋陽金盃,緊接著柳州汽車、江鈴汽車座椅正式交貨,萬興公司的經營漸入佳境,同時管理也步入正軌。
教老外唱歌 文化交流敲開市場堅冰
陳鎮發開始向本地大型汽車企業進軍。到一些企業採購部商談時,所遇到的都是外籍人員在決策。一些外國人雖然優雅但顯得有點不緊不慢,急壞了想快速打開局面的陳鎮發。
外國決策人都只願相信本國自帶的配套生産廠家,不願輕易將大生意交給素不相識的陳鎮發。“去了很多次,他們從不搭理我,碰了不知道多少釘子。”陳鎮發説,也許他的身體裏流淌的血液中,就有股不服輸的因子,越是不容易,他就越要把難關攻下來。
面對客戶的冷漠,陳鎮發反而更加充滿熱情。一次不行就找好幾次,次數多了,漸漸熟悉起來,話也多了起來。
1999年的一天,陳鎮發再次來到一大型汽車公司,找到他們採購部的外籍經理。經理的辦公室電腦里正播放著《東方之珠》,他很喜歡這首歌,可因為發音問題,總也唱不好。
看到陳鎮發來了,經理忽然一改往日的冷淡態度,要求陳鎮發教他學歌裏的中文。陳鎮發也愛唱歌,兩個人因為共同的話題竟忽然變得熟絡起來,陳鎮發很有耐心,他教外籍經理説中國普通話,學唱《東方之珠》。
文化交流敲開了市場堅冰。後來,趁著外籍經理對自己的好印象,陳鎮發再次提出了做配套開發的事情,對方看到陳鎮發這樣執著,終於讓他接下該公司配件訂單。
化敵為友 互換市場聯合配套汽車大廠
不久後,陳鎮發才發現該公司的需求量並不太大,遠遠不能滿足對武漢充滿夢想的陳鎮發的需求,他開始繼續尋覓更多業務。
1998年,陳鎮發又找到了武漢一家中法合資大型汽車公司,但陳鎮發在這裡又遇到和上一家公司相同問題,該公司採購部決策人也是外國人。他們同樣帶有固定的配套生産廠家,看著滿懷真誠的陳鎮發,他們不好直接拒絕,就答應讓他先送一套座椅、裝飾板等配件樣品來看看。
可是,當樣品送到國外做了測試,卻傳回了“不合格”的報告。如同一盆涼水當頭澆下,陳鎮發的心冷了,他知道,這可能是對方故意設置的技術壁壘。
如何才能逾越“軟門檻”,成為這家大廠的供應商?陳鎮發苦苦思索後心生一計。通過網路諮詢和行業調查,他找到了給該公司生産配件的外國配套廠家商談,準備以自己握有的市場資源和對方交換,以獲得為該汽車大廠配套合作的機會。
原本陳鎮發想,同行是冤家,想必交涉會頗費週折。但出乎意料的是,該企業早已看中了陳鎮發所“打下”的“武漢天下”,他們也想佔領除自己配套公司外的其他武漢市場資源。
雙方經過幾回合的心理戰術交鋒,最終決定強強聯合,共同做大“蛋糕”。以此戰術,2003年陳鎮發的萬興公司與世界第三大汽車零部件巨頭法國佛吉亞公司達成合作,共同合資成立了武漢佛吉亞全興汽車零部件公司,得以專為神龍汽車公司和東風日産公司配套,提供高檔次的轎車座椅産品。
2004年,陳鎮發如法炮製,與日本TS—T公司聯手成立了武漢提愛思全興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專門為東風本田公司提供高檔次豪華轎車座椅及內飾件産品。
2005年,陳鎮發再次用相同方式,與來自加拿大的合綿專業廠合資成立了萬興木橋公司,專門供給汽車所用合綿産品,讓産品朝更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陳鎮發説,今年還準備再成立三家公司,預計每年總銷售額近20個億。
偷跑出醫院簽大單
那還是1997年的秋天,有一次陳鎮發本來已和客戶約好了,要談新産品的開發項目。可突發的陳年舊疾讓他住進了醫院動手術,客戶以為他不會應約而來了。就在準備散場的時候,沒想到,陳鎮發一臉笑容地出現在了門口。
原來,陳鎮發早上剛動過手術,就不顧醫生的勸阻和警告,帶著縫針的身體,偷偷溜出了醫院,如約出現在客戶的辦公室裏。
但是,客戶並不知道陳鎮發早上動手術的事情,一行人晚上照例去吃飯喝酒。可早已掙開了縫線的陳鎮發,已經疼得是冷汗直冒。看著他一臉的汗,客戶覺得不對勁,趕緊要扶他去醫院,陳鎮發這才告訴他,自己早上剛動過手術就過來了,因為答應了客戶就不想食言。
陳鎮發的敬業和信守承諾深深地感動了客戶,對方拉著陳鎮發疼得發抖的手説,“都疼成這樣了,還來跟我們開會、吃飯,你能有這樣的精神做事,把訂單交給你生産,我們放心!” (冷靖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