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洛陽南郊七公里,相傳為埋葬三國蜀漢名將關羽首級的地方。佔地百畝,殿宇廊廡150余間,古碑刻70余方,石坊4座,大小獅子110多個,古柏800余株。建築宏偉,環境幽雅。關林自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開始建廟植柏,清乾隆時加以擴建,如今已佔地百畝,擁有殿宇廊廡150余間,古碑刻70余方,石坊4座,大小獅子110多個,古柏800余株。關林是一處保存完整的古建築群,其中最具特色的當屬舞樓,前臺的歇山式和後臺的硬山式組合在一起,再加上歌山頂,重檐樓閣,構築之妙全國罕見。關林中的碑亭構築奇巧,是典型的清代亭式建築。
千餘年來,關公被視為忠義化身和道德榜樣,受到廣大民眾的普遍敬仰,其‘忠義仁勇’精神更是蘊涵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時至今日,關公由一位具有傳統人格魅力的歷史人物演變成一尊世人敬仰的神靈。1994年秋,應海外關廟人士及宗親組織的要求,成功舉辦首屆‘東方文化尋根遊暨中國洛陽關林國際朝聖大典’,關林管理委員會提供助祭服務。1997、1999年又成功舉辦了兩屆朝聖大典。自1999年起,一年一度的中國洛陽關林國際朝聖大典在海內外産生了巨大的影響,它不僅是洛陽民間文化活動的盛事,也是洛陽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大典期間中外遊客雲集,關林香火鼎盛,尤其是大批港臺港澳、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華人越洋跨海前來祭拜關帝,美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幾十個國家的外賓也專程前往參加大典,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關林熱情接待這些祭拜團體和個人,廟內設大戲一台,乙太牢之禮設置祭壇,關林廣場舉辦民間傳統娛神節目。許多香客還紛紛捐資,保護文物古跡。洛陽關林國際朝聖大典的成功舉辦,成為聯繫客屬,廣交朋友,促進洛陽發展的橋梁。 2005年9月27日關林國際朝聖大典將如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