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漢光27號”軍演演的是哪一齣?

時間:2011-08-05 17:57   來源:台灣網

  據臺媒報道,日前,臺軍在模擬2012年臺海大戰的“漢光27號”電腦兵棋推演,先以戰力保存撐過解放軍第一波次打擊,再靠後備動員將模擬“紅軍”的攻臺主力圍剿于臺中大肚山區域,讓解放軍無法往北推進,宣告攻臺失敗,推演結果堪稱臺軍近年來表現最好的一次。我們且不説臺軍軍事戰術多麼好,技術多麼精,只來説説在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環境下,兩岸民眾共用和平安定和諧,在兩岸關係向好的大形勢下,臺灣大搞軍演,且假想敵是“解放軍”,這又是唱的哪一齣戲?其目的是什麼?

  一、假想敵是“解放軍”。臺軍“漢光27號”電腦兵棋推演,選擇的時間點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好局面下,選擇在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好的形勢下,選擇在2012年大選之前,而推演的假想敵又是“解放軍”,推演的結果是臺軍全殲“解放軍”、“大獲全勝”。由此可見,臺灣當局仍然把大陸當作其防預的主要方向和交戰對手。為何臺當局走不出這種狹隘政治圖謀和軍事戰略?不能放眼兩岸的未來發展與深層的政治軍事合作?其一,無兩岸大戰略思想。當大陸宣佈對臺政策以和平方式解決臺海問題,武力打擊只是針對“臺獨”分裂勢力時,説明大陸為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和平解決臺灣問題指明瞭大方向。臺灣當局並未很好地把握這一大方針,從戰略高度來看待兩岸關係向更深層次方向發展,卻仍然囿于“以武拒統”的老思維、仍然把大陸作為“敵對方”來靜止地教條地看待兩岸關係的發展。從兩岸的軍力對比來看,臺軍與解放軍不可同日而語,而“以武拒統”的思想顯然不能適應兩岸關係新形勢的發展變化,推演全殲“解放軍”,更是癡人説夢,一廂説詞。兩岸的未來發展必將走向統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人心所向的美好結果,是大勢所趨,是“以武拒統”無法阻撓的。其二,或將迎合選舉所需。2012年大選的步伐日漸臨近,國民兩黨都在為選舉擺兵布陣。為了顯示臺軍的戰鬥實力,體現臺當局對國防建設的重視,以軍演的形式向世人展示“以武拒統”能力。從推演臺軍“大獲全勝”的結果來看,不難看出其有迎合選舉的成分和因素。然而,這種理論與實踐相悖的軍演,難以為選舉加分。

  二、製造兩岸戰爭恐怖氣氛。臺軍的“漢光27號”推演,可謂選擇了錯誤的時機,又錯誤地選擇了“假想敵”。在兩岸和平、和諧的氛圍下,有意製造兩岸戰爭恐怖氣氛,讓人感到匪夷所思。這與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形勢格格不入,背道而馳;這與兩岸民眾情感相融的現實需要不相符。這種戰爭挑釁行為、製造緊張氣氛為兩岸民眾所反感。近日,從臺當局三番五次向美軍購請求來看,仍抱有“窮兵黷武”、“以武拒統”的思想。臺當局或許通過軍演提振臺軍士氣和執政信心;或許通過向美軍購增加與大陸談判的政治籌碼,或許……無論哪種情況都不應該在兩岸間製造不安定不和諧的因素。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深入,民眾間的交流趨於常規化,兩岸間的交流與溝通也步入常態化,兩岸歷史遺留下的問題將會隨著兩岸的交流與溝通得以解決,這一代解決不了,交給下一代解決。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大形勢、大潮流、大方向,在兩岸民眾嚮往和平、保持海峽兩岸交流合作安穩的大背景下,臺當局無端地用軍演製造緊張的氣氛,實屬非明智之舉。這一背離民意的做法,必將受到兩岸民眾的譴責。

  三、政治緩和與軍事對峙相悖,折射出臺當局對兩岸發展形勢缺乏準確把握的複雜矛盾心態。臺當局一方面與大陸開展交流與合作,尋求最大化的政治發展空間,實現經濟上的互利共贏;另一方面卻頻出向美軍購、舉行軍演等對峙大陸的動作。這種政治緩和與軍事對峙的不一致,充分説明臺當局正確把握兩岸時局缺位的複雜而矛盾心態,也反映出臺當局既要從大陸得到經濟上的利好,又要在政治格局中與大陸保持高度的距離。換句話説,用軍事演習和向美軍購來體現出其獨立特性,這正是臺當局“不統、不獨、不武”複雜心態的表現,折射出臺當局尋求提高與大陸進行政治對話的條件。然而,兩岸之間實力差距太懸殊了,也不再是軍事對峙的年代了,結束敵對狀態是兩岸民眾的共同願望。誠如,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7月29日在中國駐芝加哥總領館為旅美臺胞代表舉行招待會所講的那樣,要順應兩岸關係發展的內在規律,著眼兩岸同胞的利益和福祉,更重要的,是要站在全民族發展的高度,把兩岸關係的前途與中華民族的未來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當臺局站在全民族發展的高度來看待兩岸關係的發展時,就會準確把握兩岸關係發展的內在規律,使兩岸關係沿著正確的方向向前發展,那樣,兩岸的未來和中華民族的未來一定會充滿美好的前景。(網友:九九歸一)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分享到:
編輯:吳捷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