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夏糧産量再創歷史新高述評之一
編者按
當前,全省上下正凝神聚力建設中原經濟區,農業戰線傳來捷報:我省戰勝6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夏糧以626.3億斤的高産再次喜獲豐收。在“十二五”開局之年、中原經濟區建設起步之年,夏糧生産實現“開門紅”,其意義非同凡響。
中原經濟區建設探索的是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夏糧的豐收,可以説為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穩定大局打下了堅實基礎。
眼下正處於秋糧生産關鍵期,本報今起刊發“我省夏糧産量再創歷史新高系列述評”,以期引起全社會對秋糧生産的高度關注,合力營造良好氛圍,力奪全年糧食豐收。
河南,再一次吸引了全國乃至世界的目光。
中原經濟區建設剛剛邁步,糧食生産即報大捷:夏糧總産626.3億斤,實現“九連增”,連續8年創出歷史新高!
成績來之不易,消息令人振奮。我省今年夏糧豐收,是在糧食“八連增”高起點上取得的,克服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罕見的氣象乾旱等自然災害的嚴峻挑戰,經受了物價上漲、管理通脹預期任務加重的重重壓力,開啟了我省“三化”協調科學發展、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新篇章。
在世界糧價上漲、一些國家和地區糧食減産的大背景下,我省夏糧總産連創新高,更顯得風景這邊獨好。
大氣魄:
勇挑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任
作為全國第一糧食生産大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我省負有特殊的責任。
中國小麥看河南。我省糧食總産佔全國十分之一,小麥産量更是佔到全國四分之一強,不僅滿足了省內一億多人的需求,每年還向省外調出商品糧近400億斤。有人曾形象地比喻我省糧食生産的重要性:河南的糧食生産打個噴嚏,中國的糧食市場就會感冒。
糧價為“百價之基”,對宏觀經濟影響巨大。物價上漲的苗頭能否抑制,糧價起著基礎性作用。
去年俄羅斯、澳大利亞小麥減産,導致國際市場上小麥價格大幅上漲。今年整個歐洲遭遇旱災,又導致糧食減産,國際市場上佈滿了小麥供應不足、價格上漲的陰霾。部分貧困國家饑餓問題日益突出,全球範圍記憶體在著不同程度的糧食安全隱患。再看國內,6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6.4%, 創下三年來新高,糧食價格上漲12.4%,成為推動物價上漲的主因之一。
大旱之年,河南糧食能否豐收,國人關注,世界矚目。
一場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抗旱保豐收戰役在中原大地打響。省委書記盧展工、省長郭庚茂多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各地科學抗旱。省委、省政府先後20多次召開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全省電視電話會等會議,下發一系列指導性文件,專題部署夏糧生産各項工作措施。
省委、省政府先後派出50多個工作組、督導組、專家指導組,督促指導各地抓好夏糧生産,為夏糧豐收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河南小麥今年增長了8億斤,這個是什麼概念呢?這就是到了世界冠軍以後往上再加碼,一釐米、一釐米往上加,很不容易。”省委書記盧展工這樣形容我省今年夏糧豐收的意義,“這對於我們穩定物價、穩定人民群眾的預期,起到了很重要的保障性作用,這個保障用錢是沒有辦法算的。”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杜鷹認為,河南一年生産1000億斤糧食,産值不過1000億元,只相當於別人搞兩三個企業。但如果不自己解決糧食生産問題,就會把命運拴在別人的褲腰帶上。河南不放鬆糧食生産的做法,有氣魄,有膽識!
事實上,長期以來,無論“河南保障了國家糧食戰略安全,誰來保證河南經濟發展”的擔憂多麼痛切,無論“無工不富”的聲音多麼峻急,我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弦從來沒有放鬆,農業連續多年的強勁發展勢頭始終不曾衰減。時至今日,當承載著河南億萬人民厚望的建設中原經濟區大幕開啟,“走出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之路”,仍然是其中最為核心的內容。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自覺承擔起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河南,以傑出的農業貢獻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大手筆:
政策扶持力度空前
連續九年增産,打破了糧食生産“兩增一平一減”的傳統週期,創造了全國夏糧生産史上的奇跡。
“奇跡是建立在國家支農惠農政策體系不斷完善這個強大的基礎之上的。”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劉雲説。她認為,我省乃至全國的夏糧生産,2004年是一個轉捩點。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全國範圍內糧食減産,農民收入長期在低水準徘徊。從2004年開始,中央連續發出8個一號文件,按照“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戰略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梯次構建支農惠農政策體系和強農促糧的長效機制。
去冬今春,河南遭遇了60年不遇的嚴重旱情,抗旱春管形勢極為嚴峻。省財政部門按照特事特辦的原則,及早制訂實施方案,以最快速度將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到位:春節前,16.7億元良種補貼撥付到縣;2月中旬,提前安排2億元進行抗旱機具補貼;2月28日,89.2億元農資綜合補貼和種糧直補資金全部兌現到戶。
産糧大縣對政策扶持的力度感受最深。今年,國家和我省對糧食主産區的轉移支付力度之大可謂空前。財政部將我省産糧大縣由2010年的85個擴大至101個,獎勵資金15.92億元。産糧大縣滑縣僅此項就獲獎勵資金5433萬元,相當於財政收入的六分之一。
“利好”消息接連不斷:國家大幅提高並及時公佈小麥收購價格,最低收購價格比2010年每斤提高5~7分錢,又給農民吃了個“定心丸”。
“這兩年小麥都遇到了大旱,但都豐收了。這在過去你想都不敢想。”受到省委、省政府獎勵的種糧大戶、商丘市梁園區李莊鄉農民閻世民説,“現在種糧省事省心。種糧、買肥料有補貼,政府又投資打井,抗旱給補貼,種糧都積極著呢!”
“近年來國家和河南支農惠農政策力度之大、針對性之強、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中華糧網高級研究員柴寧説,這一系列的舉措,釋放出強烈的政策信號,有力調動了農民種糧和地方政府抓糧的積極性,對奪取夏糧豐收産生了強大的政策導向和促進作用。
大協作:
合力護衛“中國糧倉”
回眸夏糧生産過程,全省上下齊心協力抗旱魔的景象猶在眼前。各地各部門和各行業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群策群力,紛紛投入到支援服務抗旱工作中,譜寫了一曲盪氣迴腸的“大合唱”。
大批農業專家奔赴田間地頭:全省每個農技人員人手一冊《2011年抗旱澆麥春管技術意見》,有針對性地制定抗旱春管措施;省直機關在行動:“百廳(局)包百縣”和“萬名科技人員包萬村”活動聲勢浩大,切實幫助基層解決了許多糧食生産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與困難;水利部門合理調配水源適時灌溉,多渠道解決冬小麥抗旱用水,為乾渴的麥田送來了汩汩清泉;涉農企業全力做好服務:中石油、中石化對農用柴油在國家定價的基礎上每升優惠0.05~0.1元,為全社會抗旱開足馬力。
還有,駐豫部隊和民兵預備役部隊迅速行動,成建制、成規模參加重旱地區抗旱攻堅戰,挖渠清淤、找水打井,壅塞的水渠重揚碧波,乾枯的麥苗重現生機。
還有,氣象部門做好農業氣象服務,及時發佈災害天氣預警,適時開展人工增雨,為抗旱提供了“千里眼”、送來了“及時雨”。
……
彼時,中原大地春寒料峭,全民抗旱熱火朝天。
這是一場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打出了以國家糧食安全為己任的膽識,打出了為建設中原經濟區提供基礎保障的氣魄;這是一首響遏行雲的抗旱壯歌,唱出了保增長、抑通脹的豪氣,唱出了‘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聲威!
“糧食怎麼保”,是我省以領導方式轉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需要破解的“四道難題”之一。我省今年夏糧再創新高,不僅為我國糧食生産抗災奪豐收積累了新的經驗,而且為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進行了新的探索。我省在破解保糧穩産增産這一難題的路徑將越來越清晰,中原經濟區建設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將越走越寬廣!(河南日報 記者 李曉瑋 田宜龍 董學彥 杜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