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首次聯手舉行南海聯合搜救“桌面演練”
中國海上搜救中心、中華搜救協會和香港海上救援協調中心30日在海口聯合舉辦了2013年南海聯合搜救桌面演練。此次演練是大陸、臺灣、香港海上搜救協調部門首次聯手舉行南海聯合搜救桌面演練。
據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總值班室副主任卓立介紹,南海是大陸、臺灣、香港國際貿易和能源運輸的重要海上通道。近年來,隨著亞太經濟的發展,南海已成為世界第二繁忙的國際航運通道。此次演練完全按海上實際遇險處置設置場景,使其更接近實戰,更好地檢驗三地搜救力量的協調性和救援能力。
演練分為接警與通報、協調與組織實施和搜救中止三個階段,再現了接到報警、核實險情、通報險情、初步處置、協調力量、到達現場、制定方案、搜救行動和方案調整等九個場景,演練科目包括人命搜尋救助、人員轉移、醫療救助三個科目。
演練模擬一艘巴拿馬籍散貨船“BR”輪,在南海北部東沙島西北方向約25海裏處沉沒,船上21名船員遇險併發出求救信號。接到報警後,中國海上搜救中心、中華搜救協會和香港海上救援協調中心利用先進科技手段互通資訊、共同協作,協調派出政府公務船舶、專業救助船、救助直升機和過往商船前往搜救遇險船員。19名遇險人員被救起,2人下落不明。後經多日搜尋未果,大陸、臺灣、香港搜救機構經綜合評估後,決定中止大規模海上搜救行動。
演練過程中對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船舶報告系統(CHISREP)、船舶遠端識別與跟蹤系統(LRIT)、低極軌道衛星搜救系統(COSPAS-SARSAT)、北斗漁業監控終端平臺、視頻電話指揮系統、海洋水文氣象觀測系統、搜救力量查詢系統、南海搜救漂流模型系統等現代技術在搜救方面運用效果進行了檢驗。
卓立表示,通過此次演練,進一步檢驗了三方在海上遇險救助方面的應急協調能力,對暢通大陸、臺灣、香港搜救部門在海上搜救行動中的溝通與協作渠道,建立健全三方海上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聯動機制,提升海上應急反應能力,更好地維護海上人命財産安全,更好地履行國際公約,切實承擔南海海難救助義務,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據統計,大陸通往國外的39條主要航線中,有21條航線通過南海,大陸進口石油的80%和外貿運輸的60%從南海經過;此外,常年在南海海域作業的漁船近2萬餘艘,從業人員達20萬人。由於受颱風、季風等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南海海上險情時有發生。僅2007年至2012年,大陸接收南海海域發生的海上險情2127次,遇險人數18296人,其中漁船遇險人數7553人,外國籍遇險人數1518人,協調搜救船艇8773艘次,協調搜救飛機462架次,成功救助17879人,救助成功率97.72 %。
自1973年中國海上搜救中心成立40年來,大陸、臺灣、香港不斷加強海上搜救協作能力,積極履行國際公約,在南海海域多次成功救助遇險人員和船舶,在南海海域搜尋救助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受到國際海事組織的肯定和周邊國家的讚譽。2004年12月2日,受冬季颱風“南瑪都”的影響,45艘漁船和1125名漁民被困東沙群島海域,請求救助;大陸、臺灣、香港海上搜救機構聯合開展救助,經過三方的共同努力,險情得到圓滿解決,無人員傷亡。(記者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