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關係“博鰲催化劑”:增政治互信促經濟互惠

2013-04-09 13:22:0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2008年3月22日,馬英九在臺灣 “大選”中勝選,兩岸關係迎來全新的契機。“但當時也只是契機而已,如何開始?都有期待,也都有忐忑。”張五嶽回憶説,當時臺灣經歷了12年的李登輝時代和8年的陳水扁時代,兩岸官方之間的互信幾乎已消磨殆盡。兩岸迫切需要一個合適的平臺實現正式接觸,確立交流發展的基礎,而博鰲論壇很快成為不二選擇。更妙的是,擔任馬英九副手的蕭萬長,當時正式的身份是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

  合適的場合,合適的人選。4月12日,蕭萬長趕在就任前赴海南博鰲參會,與胡錦濤完成了被外媒稱為 “有里程碑意義的會晤”。蕭萬長當面轉達了馬英九對兩岸關係的基本看法,雙方達成了擱置爭議、共謀和平發展的共識。博鰲之後,兩岸很快超越了糾纏不清的紛爭歷史,順利展開了和平發展的全新局面。而在去年,馬英九第二任期副手吳敦義,也循蕭萬長模式,在上任前通過博鰲論壇與李克強會面。

  從2008年的“胡蕭會”,到2013年的“習蕭會”,雖然歷史進程與歷史意義已大不相同,但兩者卻像是一個迴圈,預示著兩岸關係在大開大闔的5年美好時光後,有望在新的基礎上再上一層樓。

  在張五嶽眼裏,作為兩岸高層領導人面對面會談的特殊平臺,博鰲論壇的價值和意義是無可複製的。

  兩岸經貿深化的重要舞臺

  在瓊島一隅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在全世界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力,在兩岸經濟與事務交流中也發揮著特殊平臺作用。如今,兩岸又將迎來“博鰲時間”———博鰲論壇啟幕前,臺媒以此表達關注。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