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行,不虛此行’--這是我們在絲綢之路重鎮敦煌的鳴沙山上共同喊出的心聲。”絲綢之路考察歸來的臺灣大學學生張煥基告訴記者。
7月27日,66名兩岸高校師生完成為期10天的絲綢之路考察,這標誌著第六屆“感受西部-海峽兩岸學子牽手絲綢之路行”落下帷幕。
據蘭州大學學生工作部副部長吳國軍介紹,此次活動於7月17日啟動,在10天的行程中,來自臺灣新竹清華大學、臺灣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元智大學和陽明大學的44名師生,與蘭州大學的22名師生共同考察了絲綢之路上的武威、張掖、嘉峪關、敦煌等重鎮。
“66位絲綢之路的‘行者’還聆聽了關於西北中草藥、歷史、生物和武威民俗的專題講座,參觀了武威攻鼓子民俗表演和甘肅省博物館。”吳國軍説。
來自臺灣元智大學的大四學生賈其婷告訴記者,此次絲路之行,他們不僅領略了絲綢之路的魅力,並且體會到文化同源、兩岸學子間的思想共鳴和深情厚誼。
此次絲路之行的學生隊長、蘭州大學新聞系學生楊勝利説:“我們在行程中創作了主題曲《絲路情》,設計了活動標誌。標誌由象徵兩岸學子的人形和象徵黃河和絲路的飄帶組成,寓意作為母親河兒女的兩岸學子共同牽手絲路行。”
吳國軍表示,甘肅省歷史文化深厚,為臺灣學子提供了豐富的考察資源,“絲綢之路行”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臺,“豐富了蘭州大學與臺灣高校的學術文化交流形式,同時促進了海峽兩岸學子間的交流和溝通。”
“感受西部-海峽兩岸學子牽手絲綢之路行”活動由蘭州大學承辦,邀請臺灣高校師生參加,于每年暑期舉行。自2005年以來已舉辦六屆,參加活動的臺灣高校累計有10余所,臺灣師生共238人。活動以蘭州大學為起始站,以嘉峪關、敦煌、河西走廊古絲綢之路為主線,旨在“踏絲綢之路,促海峽交流,循先人足跡,揚中華文明”。(記者 李成 高建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