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祖廟尋根處,兩岸共此“厝”——閩臺學者以文化叩響融合新聲

2025-04-01 16:1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4月1日 3月28日,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攜手臺灣一學術單位參訪團,以平和縣為起點開啟了一場跨越海峽的文化對話。雙方圍繞閩臺文化同源性、非遺活化傳承、鄉建鄉創合作等議題展開深度交流,共同探索兩岸文化融合發展的創新路徑。

參訪團一行走進五寨鄉埔坪村林氏祖廟。(台灣網發)

  尋根謁祖,記憶重構:血脈相連的歷史見證

  在五寨鄉埔坪村林氏祖廟,雙方共同追溯臺灣霧峰林家的遷臺曆史。姓氏文化如基因密碼般串聯起兩岸血脈,而學術與技術的創新融合,正為歷史記憶注入新生命,轉化為青年一代的文化認同。遷臺記憶展示中心內,百年古厝“思永樓”化身數字文化空間,依靠豐富的影像資料、典藏舊物,以虛擬現實技術重現大陸遷臺曆史、社會變遷和文化繁衍。這是承載兩岸同胞共同歷史記憶的重要載體,也是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兩岸宗親交流和感情融合的重要舉措,更是“兩岸一家親”最有力的證明。雙方計劃通過“陪伴式鄉建”模式,將更多歷史建築轉化為兩岸青年的“活態文化課堂”。

參訪團在林語堂故居前合影。(台灣網發)

  文脈傳承,連接兩岸:閩臺學者的精神共鳴

  走進坂仔鎮林語堂故居,兩岸學者熱議“文學遺産活化”新思路,並提出將林語堂作品與閩南地域文化相結合,通過“藝文結合”的模式,讓文學經典成為連接兩岸青年的精神紐帶。

  在世界最大單體生土建築——莊上土樓,參訪團實地探訪文物保護現狀。毗鄰的江丙坤生平事跡館,生動展現了這位臺灣政要推動兩岸交流的歷史貢獻。文學院黨委書記林曉表示:“我們將通過校地合作,讓歷史人物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見證者與推動者。”

  文化賦能,共建共創:兩岸合作的創新圖景

  此次參訪期間,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與臺灣一學術單位達成初步合作協議,將在文創産品開發、青年研學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兩岸同胞同根同源,文化認同是最深厚的根基。”參訪團成員表示,期待以平和為紐帶,與閩南師範大學共同打造兩岸文化融合發展示範區。未來,雙方將持續深化鄉建鄉創、非遺活化、青年交流等領域合作,讓“兩岸一家親”從文化認同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

  從祖廟香火到數字展館,從文學經典到土樓新生,這場跨越海峽的文化對話,不僅重現了同根同源的歷史記憶,更以創新實踐為兩岸融合寫下生動注腳。(台灣網閩南師範大學宣傳部通訊員 / 魏丹婷、楊書涵)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