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祭拜軒轅黃帝 追思“臺灣光復致敬團”——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一行參訪陜西

2018年10月18日 09:18:00來源:台灣網

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一行參訪黃帝陵。(台灣網 郜利敏 攝)

  台灣網10月18日西安訊 (記者 郜利敏)“西元一九四五年,日本帝國主義戰敗投降,臺灣光復,回歸祖國。次年,臺灣全島士紳代表組成臺灣光復致敬團,先至南京,又飛西安,擬前往黃陵,告祭軒轅始祖……並祝願祖國早日和平統一,我族繁衍昌盛,以彰祖德。”在黃帝陵,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總幹事聯誼會參訪團一行誦讀“臺灣光復致敬團”祭黃帝陵文石碑碑文,深思歷史、追思“人文始祖”。

  應北京市臺聯邀請,該參訪團以聯誼會會長王麗美為團長,一行24人于16日抵達西安,開始為期5天的陜西系列參訪交流活動。北京市臺聯副會長王慧等陪同參訪。

  誦讀碑文 感悟兩岸血脈情誼

參訪團一行頌讀“臺灣光復致敬團”祭黃帝陵文石碑碑文。(台灣網 郜利敏 攝)

  拾階而上,進軒轅廟,過誠心亭,“臺灣光復致敬團”祭黃帝陵文石碑立於左側。石碑高三米六,倣漢雀式,隸書刻文。

  碑文記載,1946年臺灣回歸祖國一週年之際,臺灣知名人士自發組織、公推林獻堂等社會各界組成了“臺灣光復致敬團”代表臺灣民眾到大陸,專程赴黃帝陵拜謁,表達其回歸祖國懷抱的民族感情和認祖歸宗的情懷。但是,致敬團當年遭陰雨阻礙,無奈只能在200里外耀縣遙祭,從而留下遺憾。

  時隔60年後,在臺灣著名學者王曉波的推動下,在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的大力協助下,原“致敬團”的後人們于2006年將當年“臺灣光復致敬團”祭黃帝陵文的勒石銘刻,立在了人文初祖的陵寢前。

  站在石碑前,參訪團一行誦讀碑文,久久駐立。那一字一字情深意切的碑文,讓他們深深感悟到了兩岸血脈之間連綿不斷的情誼,體會“致敬團”祭拜黃帝陵的那份初心和回歸祖國的深深情懷。

  “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作為臺灣霧峰林家的後裔,北京臺聯理事林力站在石碑前,心情久久不能平復。追思長輩為祖國統一所做的貢獻,她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希望將來為兩岸人民心靈契合做出更多努力。

  追憶“人文始祖” 傳承中華文化

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一行參訪黃帝陵。(台灣網 郜利敏 攝) 

  “黃帝崩,葬橋山。”經過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和歷朝歷代各族人民不斷地交往、認同、融合,黃帝陵已成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文化符號,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象徵,成為凝聚海內外炎黃子孫的精神紐帶。

  王慧表示,拜謁黃帝陵,追溯同根同祖的淵源,希望進一步促進兩岸民眾間的心靈契合,共同傳承中華民族精神。

  王麗美在臺灣曾多次參與清明節遙祭軒轅黃帝。她説雖祭祀流程也是嚴格按典制進行,擊鼓鳴鐘、恭讀祭文……但是未能親自到黃帝陵祭拜,始終是一憾事。她表示,這次親自到黃帝陵祭拜、參訪,充分感受炎黃子孫對黃帝的崇敬,割不斷的兩岸血脈親情。

  來自屏東縣72歲的彭富發于1988年,也就是兩岸打破隔絕狀態、恢復民間交流的第二年,就到黃帝陵進行祭拜。後來,作為臺灣某旅遊專刊的記者,他多次到黃帝陵參訪,詳細介紹了地理環境、人文歷史、當地風土民情等。他告訴記者,這30年來,除了青海和寧夏,他走訪了大陸各省市,飽覽祖國大好河川,感受當地風土人情,了解人文歷史。但是他最喜歡的就是陜北,因為這裡是最具有中國歷史文化淵源的代表性地之一。

  “每次來大陸,大陸都有不同的變化。”常年往來大陸,彭富發親身感受到了大陸改革開放進展和取得的成就。他表示,祖國現立於世界強國之列,自己也感到非常驕傲,“走起路來都有風了”。

  據悉,自2015年5月,北京市臺聯與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總幹事聯誼會建立每年兩次互訪交流機制,多次開展兩岸互訪,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增進文化認同,傳承中華文化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隨後,參訪團將參訪當地的民營企業,參觀漢代未央宮遺址以及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體驗陜西的經濟發展,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完)

[責任編輯:張露露]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