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第十七屆“蜀文化之旅”交流活動圓滿舉行

2018年06月14日 10:32:00來源:台灣網

參訪團一行在非遺博覽園合影。(圖片來源:成都市臺辦)

  台灣網6月14日訊 近日,來自臺灣雲林縣、高雄市、臺南市的52名小微企業主、市(村)民代表等齊聚成都,參加以“體驗三國文化 傳播家國情懷”為主題的第十七屆“蜀文化之旅”參訪交流活動。

  交流團一行祭拜武侯祠、張飛廟,重走劍門蜀道,再上昭化古城,踏尋三國歷史遺跡,探尋“三國”與成都的歷史淵源和現代聯繫;聆聽三國故事評書、舉辦三國文化知識競賽、繪製川劇臉譜,重溫三國歷史文化,昇華家國情懷;參觀成都博物館、金沙遺址博物館、非遺博覽園等自然人文景觀,體驗悠久深厚歷史文化,感悟民族文化魅力;走訪基層社區、城市建設現場,感受祖國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增進兩岸命運共同體的認知。

  武侯祠博物館中聆聽三國故事

  雖然三國歷史在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歷史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瞬,但是那群雄逐鹿、英雄輩出的時代,以及叱吒風雲、個性突出的“好漢”,無不彰顯中華民族傳統的忠義、智慧、勇武精神。成都武侯祠正是體現這些傳統文化精髓的三國遺跡所在。

  參訪團首站即來到成都武侯祠,佇立於劉備殿、諸葛亮殿、文武廊,閱讀著攻心聯、明志聯、出師表,仰望莊嚴肅穆的廟宇,朝敬三國文化聖地,大家看到了以前只是在小説中、影視上看到的、聽到的東西。

  高雄市獅子會吳勝松對《三國演義》有些研究,他認為武侯祠表達的主題思想,就是儒家文化與兵家文化高度結合起來的人與人、家與國、義與忠、智與勇的交織關係,所以大家對三國文化很癡迷。

  一段段歷史,一代代傳奇,一個個故事,訴説著古蜀文化厚重的歷史積澱,展示著濃郁的三國文化氛圍,深深吸引著臺灣客人。

  閬中城前學習三國知識

  “秦磚漢瓦魂,唐宋格局明清貌;京院蘇園韻,川渝靈性巴閬風。”這是對閬中古城特點和歷史風韻的記載。

  參訪團一路北上來到這座曾為蜀國軍事重鎮,今仍遺存張飛廟、閬中貢院等遺跡的縣城。“早年讀《三國演義》,一直以為張飛就是一位勇猛有餘智慧不足的莽漢,到了閬中才發現原來他是一位智勇雙全的能將。”大家紛紛表達自己的感受,饒有興致地參觀了張飛廟、中天樓等地,觀看了張飛巡城、民俗婚嫁等街頭表演活動,感慨歷史給予這裡豐厚的饋贈和縣城飛速發展的奪目光彩。“《三國志》《三國演義》有何不同?”“張飛鎮守閬中幾年?”……

  參訪中,大家積極參與三國知識趣味測試,爭先恐後回答提問,將活動推向另一個高潮。

  劍門關上追憶三國蜀道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李白這句千古絕唱道出劍門古道之險,千百年來,隨處可見的三國遺跡與散落在民間的三國故事匯成了劍門關前一座開掘不盡的三國文化寶庫。

  打開這座寶庫,大家仿佛置身在一部恢宏的歷史巨著中,遙想川陜古道上風流名士一步一詩句、三步一華章留下的名作,感慨翠雲廊上古道夕陽之中行道出征的兵士,觸摸古蜀道上兵家必爭之地的歷史文化積澱以及劍門尋古探幽的不少千古之謎。

  來自雲林的顏光玉登上棧道,不禁詩情書意起來,“劍門關上已沒有了當年的金戈鐵馬與血雨腥風,留下的是三國文化、古蜀文化等多種文化的交織,體現的是它昨日的燦爛與今日的輝煌。”凝重的歷史畫卷總是令人感慨多多,跋涉雄關漫道自會柳暗花明。

  綿陽城裏感受三國流韻

  作為三國時期蜀國所在地,四川省內保存有超過200處三國文化古跡,綿陽就是三國蜀漢文化的重要承載地之一,漢唐遺風、古蜀流韻。

  大家在蜀漢江油關、富樂閣、涪城會等地觀“桃園結義”雕刻,看“三國雕苑”以及富樂閣、漢皇園、豫州園等等,仿佛瞬間回到三分天下、戰火不休的時代,身臨其境感受三國、體驗文化。三國已成為歷史,但由此衍生出來的文化卻融進了綿陽城市的發展以及綿陽市民的血脈中,三國宴、三國酒、三國茶等等文化産品,傳承著三國的歷史,形成了綿陽獨特的文化氣質。

  彌牟鎮內品味三國小鎮

  位於青白江區的彌牟鎮歷史悠久,旅遊文化資源豐富,聞名於世的三國“八陣圖”遺址僅存於此,還有諸葛井、諸葛橋等遺址,三國遺韻濃厚。

  目前該鎮正打造以三國文化為特色的旅遊小鎮。來到彌牟鎮西南面的白馬村,農業生産合作聯社、農業發展公司、大學生創業園等農村産業發展組織茁壯成長,便民服務室裏社保、衛生、土地等服務週到便捷。

  大家到社區院落、到鄉村田間地頭,與居民深入交流,暢談心得體驗,切身感受居民文化娛樂生活,交流基層社區建設做法。“成都鄉村都這樣有內涵”“臺灣這些年落後太多”,臺灣同胞每每發出這樣的感慨,感嘆基層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生命力。

  非遺博覽園內手繪三國臉譜

  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産博覽園內,作為國際非遺文化節的永會址,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非遺文化精粹。

  在參觀了非遺文化項目後,大家來到博覽中心畫三國臉譜。“我要畫張飛的臉,他勇猛、嫉惡如仇”,“我要畫關羽的臉,他忠義,如門神守衛平安。”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爭相表達對三國人物的記憶,學習用白、綠、黃、藍、黑等顏料勾繪,以誇張、美化、變形、象徵手法寓褒貶、分善惡

  “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有趣、有意義,也十分開心”,“我深感大陸文化的悠久,人們生活的幸福,同時對祖先充滿敬意。”……

  言語中,讀不盡城市的千年風華,道不完中華民族歷史的悠久。(台灣網、成都市臺辦聯合報道)

青白江白馬村聽取鄉村發展治理情況介紹。(圖片來源:成都市臺辦)

非遺博覽園手繪三國臉譜。(圖片來源:成都市臺辦)

[責任編輯:郜利敏]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