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臺辦包村聯戶工作紀實

時間:2014-05-16 09:33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5月16日濰坊消息 臨朐縣寺頭鎮南西安村素有“紅香椿第一村”之稱,這裡每年香椿産量在300萬斤以上,但幾年前的一場山洪將村裏唯一的進出村通道沖毀,幾乎沒有集體收入的村裏無錢重修道路,前來收香椿的車輛無法進村,村民只能靠小車推或者肩扛的方式將香椿一點點運出村裏,然後再裝車。山東濰坊市委臺辦包村聯戶工作組得知後,籌資58萬元幫助該村修築長1.88公里的“黃金通道”。5月14日,記者在南西安村看到,這條進出山通道已竣工通車,村民再也不用為如何運送香椿發愁了。

  山洪沖毀村路,香椿遭遇出村難

  寺頭鎮南西安村位於臨朐西南山區,海拔500多米,由8個自然村、5個行政村組成,共有680戶2450多口人,起伏的地勢讓這裡的村落分散,由於土地稀缺,每人平均耕地面積只有1.1畝,村民經濟來源主要依靠種植香椿,年産香椿300萬斤以上,素有臨朐“紅香椿第一村”之稱。

  橫穿中心村南西安村的一條約8公里的山村小路,成為這幾個村子唯一的進出通道,香椿也是通過這條路運出村的,但幾年前的一場山洪卻將這條小路沖毀。村黨支部書記劉文朋説:“多處路段損毀,尤其是其中1.55公里道路的路基被嚴重掏空,一旁的河流讓這條道路顯得更像是懸橋。”

  據當地村民反映,即便是晴天,坑洼不平的道路走起來都要十分謹慎,若遇到雨雪天氣,村民幾乎不敢出門。“人都沒法走,前來收香椿的大貨車更別想進村了。”村民梁玉山説,香椿收穫季節性很強,露天香椿在清明節前,大棚香椿集中在春節前,而且香椿不易保存,兩三天就可能爛掉,不能及時運出去的話就意味著這一年白幹了。

  梁玉山家有一個佔地約0.3畝的香椿大棚,今年這季香椿産量達2000多斤。“收香椿的貨車開不進村來,只能拉出去裝車,我們用上了三輪車、自行車、小推車等一切可以用的工具,還有村民直接靠肩扛。”

  劉文朋説:“我們這土地稀少,尤其缺少水源,根本不可能種植小麥等農作物,香椿幾乎是全村唯一的經濟作物,道路是否暢通直接影響著村民收入和生活水準。”記者了解到,由於沒有村集體經濟,村內因道路照明每年花費的幾十元電費都沒有著落,更別提出資修路了。

  徹底翻修道路,村民自發去監工

  “這條路也是村裏140多名學生所乘校車通行的必經之路,存在巨大安全隱患。”濰坊市委臺辦包村聯戶工作組“第一書記”段文忠告訴記者,自去年初進駐村裏後,他們就注意到了這一情況,並緊急籌措資金5萬元,修復、加固了損毀路基,先確保道路通行安全。

  市委臺辦副調研員、駐村組長李兆紅介紹:“損毀嚴重的別看只有1.88公里路段,需要資金至少50萬元。雨季如果遭遇惡劣天氣,山洪爆發的可能性極大,所以重修道路必須確保品質可靠,能經受山洪衝擊。”今年4月,市委臺辦多方籌集資金58萬元,用一個月的時間將這段1.88公里長的村路進行了徹底翻修,排解了村民出行難的困擾。5月10日,道路正式竣工通車。

  從橫截面測量,重修的道路有18釐米厚,4米寬。“村裏人為了保證道路品質,甚至自發組成監理隊,每天都有村民監督施工隊的一舉一動,水泥標號、攪拌比例等都有村民監督。當然,這也充分證明我們幫村裏修路,修到了村民的心裏。”李兆紅笑著對記者説。

  “為了讓村民走上放心安全路,我們所用的材料都是最標準的,水泥、沙子等都經過驗收才使用,為的就是保證行車安全,‘要想富,先修路’,只有道路暢通,才能帶動村裏經濟的發展。”段文忠説。

  村民梁玉山説,重修的道路解決了讓村民頭疼的運輸問題。他家的香椿大棚每年都有三萬多元的收入,現在路修好了,他準備擴大種植面積,建一個佔地1畝的大棚,這樣每年就能有約10萬元的收入。

  學生終於能安全地乘校車上學了

  如今,南西安村的“血栓”已治好,這不僅可以讓村民走上致富路,更為孩子上學打造了一條安全通道。劉文朋向記者説,道路重修後,解決了村裏學生乘校車通行的問題。“安全無小事,修路也為孩子上學放學排除了安全隱患。”現在路修好了,校車在平穩的路面上接送孩子,家長心裏也踏實。

  除了幫助村裏重修道路外,市委臺辦還在各級各部門和臺商臺屬企業家的支援下,籌資完成了100米生産路的維修、中心村辦公區改造兩個基礎建設項目,此外,還捐建農民書屋一個,社區健身器材一套,捐助貧困學生70多人,走訪貧困戶、老黨員56戶,提供生活、學習用品等現金實物共計19.13萬餘元。

  5月10日上午,市委臺辦主任劉金鳳來到南西安村,就該村發展致富問題與村兩委進行討論。該村在臨朐縣雖有“紅香椿第一村”之稱,但落後及鬆散的經營模式也成了這裡貧困的要素。發展正規的村集體經濟,以合作社為龍頭帶動全村發展的戰略得到了一致支援。因地制宜,發展特種種植(紅香椿、花椒),特別是突破香椿加工及銷售的瓶頸。同時,將紅香椿合作社的轉型升級、農産品加工進行産業化發展。改變以往硬體不足、鬆散無序的運營方式,全村合力開拓市場。

  不少村民在得知該消息後都豎起了大拇指,劉文朋説:“俺光是聽著就覺得這辦法肯定行。一直以來,南西安村都是貧困村,這次真的飛來了金鳳凰,幫著村民致富。”

  市委臺辦主任劉金鳳説:“我們一直致力於拉近臺辦與村民的距離,給村民辦實事。”她表示,幫扶的最終目的是讓貧困村甩掉包袱奔向康莊大道,幫村民走上致富路。(台灣網濰坊臺辦通訊員 韓鎮)


編輯:馬一娜

相關新聞

圖片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