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甲秀樓步行十余分種,采風團來到了貴陽市新的地標性建築——築城廣場。
築城廣場位於貴陽老城區中心,總用地面積為87433平方米,呈半島依偎在風景秀麗的南明河畔。
築城廣場的命名主要源於:從歷史上看,貴陽簡稱“築”,與竹有深厚的淵源;從特性上看,竹四季常青,能夠展示貴陽生態良好的優勢;從文化上看,竹能夠彰顯貴陽人民崇尚氣節、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貴陽城市蓬勃發展、蒸蒸日上的風貌。因此,築城廣場以竹文化為“靈魂”,將竹文化的元素滲透到廣場的規劃建設中。
廣場具有五大功能:集會功能,重要節日可在此舉行大規模的政治集會、群眾集會;休閒功能,市民可在此唱歌、跳舞、散步、下棋、乘涼、聊天,盡情享受良好生態環境的愜意;文化功能,可在此舉辦露天音樂會、歌舞晚會、民俗活動以及各種主題宣傳活動;歷史紀念功能,在廣場規劃建設體現一中記憶的浮雕墻、石刻等;商業功能,廣場附近將建成貴陽重要的商業圈、文化圈。隨著以上功能的發揮,築城廣場已成為我市一張拿得出手的漂亮“名片”。(台灣網貴陽市臺辦通訊員 胡珊珊)
兩岸攝影記者鏡頭中的築城廣場。(圖片來源:貴陽市臺辦)
兩岸攝影記者鏡頭中的築城廣場。(圖片來源:貴陽市臺辦)
兩岸攝影記者鏡頭中的築城廣場。(圖片來源:貴陽市臺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