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5月27日彰化消息 5月25日,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李群率領青島市經貿文化交流團到彰化進行黨際對口交流,並走訪彰化基層農戶,誠摯邀請臺灣農友到青島發展。
中國國民黨彰化縣黨部主委謝柏意、彰化縣議員洪麗娜等熱情接待了交流團。在彰化縣社頭鄉長蕭如意、臺香種苗場董事長劉清尊等陪同下,交流團走入臺灣基層鄉村和臺香種苗場考察交流。參觀百香果種苗生産流程,一貫自動化作業,精準挑出種籽,自動植入小苗圃。接著轉入栽培區,聽取嫁接技術的突破,接著還看恒溫控制生長。
李群對種苗場種植的每顆百香果外表都晶瑩飽滿、沒有受損、沒有病蟲害非常好奇,仔細一看,原來在果樹下都挂著吊籃,靜待自然落果,不禁讚嘆很有創意。劉清尊解釋,百香果一旦掉落到地面,因為劇烈震動結果,造成果肉和外皮分離,並且起化學作用,造成酸化,品質很不穩定。一張照片,道盡臺灣栽種百香果技術,只見樹下挂網采收,百香果成熟後,自然掉落到網中。每顆百香果樹下都挂起吊籃,承接自然落果,果實掉進有如彈簧床般的吊籃,而不是地上,就不會有摔壞、泡到水的問題,而且,農民采收時也不用彎腰,方便很多。百香果經濟價值高,1年可以收4次,1分地約可收成5至7公噸,以1公斤裝為例,就能賣到140多元,在廈門鼓浪嶼,一顆就賣到5塊人民幣。百香果經濟價值高,在大陸也能種植。
曾經在山東農業大縣(市)壽光擔任過市長的李群非常熟悉專業農業知識,這次除了全面廣泛、了解,臺灣百香果如何從育種、栽種到采收技術,也實際品嘗百香果加工食品,好比果凍、百香果甘露等,他也詢問臺灣農民普遍年收入與生活狀況,關心臺灣農業發展。説到兩岸農業交流,李群書記不忘介紹中國人老祖宗的智慧。他説,早在北魏時期,一名叫賈思勰的人,寫了一本《齊民要術》,這是中國最早的農業百科全書,書中記載,植物種子經過雪水浸泡後,隔年種植後,很少會出現病蟲害,這種技術經現代科學驗證結果,雪水果然是能抗病毒的,這種技術,老祖宗早在1千多年前就知道了。
李群也提及,劉清尊董事長在防治百香果病蟲害、嫁接技術上的突破,以及采收的技巧,屢屢看得到創意和用心,堪稱為農民科學家。他當場邀請劉清尊到山東,幫忙介紹農作物相關方面的朋友,認識交流。李群説,青島市沿海開放城市,但農業也很重要,他期盼彰化與青島加強交流。“只要這裡能夠長大,到青島都可以長大”,或許青島緯度比較高,氣溫比臺灣低些,但天候冷可以用溫室栽培克服,“希望儘快在青島吃到你(劉清尊)栽種百香果”。
中國國民黨彰化縣黨部主委謝柏意介紹彰化縣各鄉鎮各自特色農産品,例如二水鄉,有蕎麥、火龍果、薏仁和仙草,大村鄉的葡萄,彰化市的咖啡,以及社頭的芭樂、百香果等。
青島市委常委、秘書長王魯明,青島市政府副市長劉明君,青島市委副秘書長、臺辦主任田雲南,青島市商務局長馬衛剛等隨團訪問彰化。(台灣網、青島市臺辦聯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