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著力提高政治能力

2025-05-15 09:53:00
來源:《求是》2025/09
字號

  著力提高政治能力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校(院)務委員會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全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肩上的擔子更重,能力的提高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在幹部幹好工作所需的各種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黨的百餘年奮鬥歷史反覆證明:政治上清醒,才能行動上自覺;政治上堅定,才能經得起考驗。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于把我們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對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政治問題任何時候都是根本性的大問題,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善於從政治上看問題,善於把握政治大局,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必須煉就政治慧眼,不斷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觀察分析形勢要把握政治因素,籌劃推動工作要落實政治要求,處理解決問題要防範政治風險。2024年底,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特別強調,要活到老、學到老、修養到老,把政治修養擺在黨性修養的首位。廣大黨員、幹部必須牢記總書記的諄諄告誡,充分認識提高政治能力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把旗幟鮮明講政治從外部要求轉化為內在主動,自覺對標檢視、對標努力,使自己在政治上更加堅定、更加成熟。

  一、不斷鑄牢政治忠誠

  對黨忠誠是共産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也是黨員幹部最重要的政治素養。這一條不過關,其他都不過關。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黨內所有的政治問題,歸根到底就是對黨是否忠誠;要崇尚對黨忠誠的大德,永遠不能忘記入黨時所作的對黨忠誠、永不叛黨的誓言,做到始終忠於黨、忠於黨的事業,做到鐵心跟黨走、九死而不悔。總書記要求黨的各級組織、全體黨員特別是高級幹部都要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中央決策部署看齊,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在2024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之際,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自覺做對黨忠誠老實的模範踐行者,旗幟鮮明講政治。奮鬥百年路,忠誠印寸心。我們黨一路走來,之所以沒有被任何困難壓垮,沒有被任何敵人打倒,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幹部忠誠為黨護黨、全力興黨強黨,保證全黨團結統一、步調一致,始終保持強大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成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中流砥柱。

  對黨員、幹部來説,對黨忠誠是永恒課題。新時代鑄牢對黨忠誠,關鍵是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始終堅守“兩個維護”這一黨的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現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從彪炳史冊的偉大成就中,從“風景這邊獨好”的鮮明對比中,從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越來越深切地認識到,“兩個確立”是我們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最大底氣、最大保證,“兩個維護”本質上就是維護黨、國家、人民的根本利益、長遠利益。黨的任何組織和成員,無論處在哪個領域、哪個層級、哪個單位,都必須堅決維護黨中央一錘定音、定於一尊的權威,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對黨忠誠是具體的、實踐的,必須鮮明體現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體現在履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的實效上。

  二、把握正確政治方向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如果在方向問題上出現偏離,就會犯顛覆性錯誤。習近平總書記深邃洞察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大勢,深刻指出政治方向是黨生存發展第一位的問題,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和事業興衰成敗;提高政治能力,首先要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堅守共産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總書記還引用長征途中伙伕同志一起床,不問今天有沒有米煮飯,卻先問向南走還是向北走的故事,提醒我們要始終把準正確政治方向。可見,政治方向對一個黨、一個黨的組織、一個黨員幹部來説都極端重要。毛澤東同志曾形象地比喻,“政治方向好像是一個人的頭,有了頭其他各部分才能動作”,並向抗日軍政大學和陜北公學提出堅定正確政治方向的辦學要求。正是因為把準政治方向,我們黨才能始終掌握歷史主動,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四個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實踐已經並將繼續證明,我們的方向無比正確,前途無限光明。但我國發展越是向好向強,一些西方敵對勢力越是不願看到社會主義中國發展壯大,越會千方百計擾亂我國發展和穩定。因此,在涉及旗幟、道路、方向等重大原則問題上,黨員、幹部眼睛要特別明亮,頭腦要特別清醒,立場要特別堅定,絕不能有絲毫含糊、猶疑、動搖,絕不能做自廢武功、自毀長城的事。要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經常對標對表,及時校準偏差,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歪了,更不能走錯了,確保各項工作沿著黨中央確定的方向前進。在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問題面前,要亮明政治態度,敢於站出來,敢於發聲亮劍,尤其是對各種危害黨中央權威的人和事,對各種攻擊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行,要旗幟鮮明地進行鬥爭,不能“愛惜羽毛”,不能當“開明紳士”、當看客。

  三、服從服務政治大局

  講政治就要講大局,大局裏面有政治,大局本身就是政治。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反覆強調要胸懷“國之大者”,時刻關注黨中央在關心什麼、強調什麼,深刻領會什麼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麼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善於從黨和人民的立場、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講大局、抓大局,是習近平總書記一貫倡導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早在福建寧德工作時就強調,閩東這個全局只能服從全省乃至全國這個全局;在浙江工作時,要求領導幹部始終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努力為全國大局作出積極的貢獻;在上海工作時指出,上海的發展絕不可能獨善其身,也絕不可以獨惠其身,必須放在國家對長三角區域發展的總體部署中來思考和謀劃。這些都生動詮釋了“大局小局一盤棋”的胸懷格局,為我們樹立了增強大局意識的典範。在新時代偉大實踐中,總書記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觀大勢、謀全局、抓根本,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部署擘畫區域協調發展、改革開放、科技創新、教育改革、糧食安全、生態環保、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國之大者”、黨之大計,推動“中國號”巨輪破浪前行。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在深刻變化的形勢下,黨員、幹部必須增強大局意識,自覺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推進,堅持一切服從大局、一切服務大局,堅決有力地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大局意識強不強,不只是認識問題,更檢驗著境界格局。比如,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就意味著要打破封閉小市場、自我小迴圈。面對利益取捨,要多打大算盤、算大賬,少打小算盤、算小賬,跳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堅持小道理服從大道理、地方利益服從國家整體利益、局部服從全局。

  四、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政治紀律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根本保證,是黨員、幹部不可逾越的紅線、必須堅守的底線。針對一段時間以來黨內違反政治紀律的種種亂象,習近平總書記警示全黨,嚴明黨的紀律,首要的就是嚴明政治紀律;一個政黨,不嚴明政治紀律,就會分崩離析。總書記多次強調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重要基礎。在黨的六項紀律中,政治紀律是打頭、管總的,破壞和違反政治紀律危害極大。如果政治紀律守不住,其他紀律也會全面失守。據統計,這些年來立案查處的中管幹部,大多都存在違反政治紀律的問題。在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放在從嚴管黨治黨、加強紀律建設的首位來抓,把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最根本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肅查處“七個有之”問題,清除了黨內嚴重政治隱患。

  遵規守紀,才能擁有幹事創業的充分自由和廣闊空間。黨員、幹部要做到自身正、自身硬,時時處處用黨章黨規黨紀約束自己,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在紀律和規矩面前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要認真學習《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中的政治紀律要求,以強化政治紀律帶動各項紀律全面從嚴。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是重要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在涉及重大事項、重要工作、個人有關事項時,該請示的必須請示,該報告的必須報告。外在約束只有轉化為內在自覺,才能夠發揮最大效果。要著力培養“自覺的紀律”,不斷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把他律轉化為自律,習慣成自然,日用而不覺。

  五、自覺強化政治擔當

  幹部敢於擔當作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從政本分。習近平總書記在許多場合激勵幹部敢於擔當、積極作為,強調當幹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黨把幹部放在各個崗位上是要大家擔當幹事,要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是共産黨人的優良傳統和精神特質。當年,鄧小平同志第三次復出主持工作時説:“我出來工作,可以有兩種態度,一個是做官,一個是做點工作。”“做點工作”,體現的正是一名共産黨員的政治擔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新時代以來,總書記以極大的政治魄力行非常之舉、擔千鈞之責,為民族命運擔當、為人民幸福擔當、為管黨治黨擔當、為全人類進步事業擔當。比如,在推動改革發展上,敢於面對深層次矛盾,下大力氣調整深層次利益關係,堅決清除妨礙社會生産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上,以“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的勇氣魄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堅定決心、“永遠吹衝鋒號、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執著,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在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上,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中國方案,彰顯了新時代共産黨人的“硬核”擔當。

  “為官避事平生恥。”實現黨在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必須淬煉鐵一般的政治擔當。領導幹部要堅決扛起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把各條戰線、各個領域的黨建抓深抓實。黨員、幹部要立足崗位履職盡責,圍繞推動高品質發展、推進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等重大任務,知重負重、衝鋒在前。要切實把政治擔當體現在狠抓落實上,該抓的工作馬上抓,能辦的事情立即辦。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多幹惠民生、解民憂、暖民心的事,以為民造福的實際行動詮釋政治擔當。

  六、防範化解政治風險

  防範化解政治風險關係黨的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是黨必須面對和解決好的重大問題。基於國際國內嚴峻複雜的形勢,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的政治職責,要把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特別是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提高對各種矛盾問題預測預警預防能力;意識形態領域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無處不在,政治領域沒有槍炮的較量一直未停。歷史和現實一再證明,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才能有備無患、遇事不慌。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來自外部的各種圍堵、打壓、搗亂和顛覆活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創造性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經受住了來自政治、意識形態、經濟、科技、社會、對外工作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有力捍衛了國家政治安全。

  當前,我國社會政治大局穩定,但重點領域風險隱患仍然較大,“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各領域風險交叉傳導也不容忽視。黨員、幹部要自覺以國家政治安全為大,加強鬥爭精神和鬥爭本領養成,對容易誘發政治問題特別是重大突發事件的敏感因素、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做到眼睛亮、見事早、行動快,及時消除各種政治隱患。要堅持用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全方位梳理排查各領域、各環節風險點,高度重視並及時阻斷不同領域風險的轉化通道,防止非政治性風險轉化為政治風險。治國安邦,重在基層。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最大程度把矛盾風險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有針對性地做好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群體的工作,特別是加強人文關懷、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工作,嚴密防範發生極端惡性事件。

  七、持續凈化政治生態

  政治生態是檢驗我們黨管黨治黨是否有力的重要尺規。政治生態好,黨內就會正氣充盈;政治生態不好,黨內就會邪氣橫生。習近平總書記將“如何始終保持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列為我們這個大黨必須解決的獨有難題之一,告誡全黨必須常懷憂患意識、底線思維,始終保持刀刃向內的堅定自覺,補鈣壯骨、排毒殺菌、祛病療傷、去腐生肌,涵養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持續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匯聚激濁揚清的強大正能量,使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全面從嚴治黨,推動黨內政治生態建設的實踐創新,營造了黨內政治生態的“綠水青山”。經過這些年的革命性鍛造,黨內政治生態整體向好、持續向好。實現好轉很不容易,持續保持更為不易。從近年來查處的重大違紀違法案件來看,有些地方出現系統性、塌方式腐敗,帶壞了一方風氣,惡化了一方政治生態。要讓政治生態“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必須保持戰略定力,付出艱苦努力。

  良好政治生態的營造要靠全黨上下不懈努力。黨員、幹部要自覺做良好政治生態的有力促進者,把政治生態建設作為基礎性、經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養正氣、固根本。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要帶頭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堅持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提高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水準,防止搞“一言堂”、個人説了算。要持之以恒凈化政治生態,堅持激濁和揚清並舉,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破“潛規則”,立“明規矩”,帶頭倡導清清爽爽的同志關係、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係,堅決防止搞“小圈子”、“拜碼頭”、“搭天線”,決不能結交政治騙子或者被政治騙子利用,以清風正氣帶動身邊人、影響周圍人、感染更多人。要鮮明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真正把好幹部選出來、用起來,堅決不讓投機鑽營者得利、不讓買官賣官者得逞,使選人用人風氣更加清朗。

  八、帶頭涵養良好政德

  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習近平總書記把德的要求擺在黨的建設、幹部隊伍建設的重要位置,強調領導幹部要講政德,並深刻闡釋了立政德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指出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政德如風,正己正人。中華民族歷來都崇尚珍惜名節、注重操守、乾淨為官,歷來都講“為政以德”、“政者正也”。回顧黨的歷史,從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等許多優秀幹部身上,都能深刻感受到共産黨人高尚的道德修養和強大的人格魅力。

  為政之德,貴在常修。新時代新征程上,黨員、幹部錘鍊政德,要善於從中華傳統美德中汲取滋養,從英雄人物和時代楷模身上感受風範,從練好內功中提升修養,正心明道、懷德自重,帶頭踐行政治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涵養政德不僅要嚴以修身,把對政德的堅守熔鑄于靈魂深處,更要付諸行動,用好手中的權力,自覺做到為政以德、為政以廉、為政以民。要從小事做起,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多積尺寸之功,經常防微杜漸,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眾,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做一個一心為公、一身正氣、一塵不染的人。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