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凝心聚力推動改革行穩致遠、落地落實

2025-01-16 16:26:00
來源:《求是》2025/02
字號

  凝心聚力推動改革行穩致遠、落地落實

  《求是》雜誌編輯部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來,一系列備受矚目、惠及民生、含金量足的重磅改革舉措密集出臺。《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發佈,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出系統謀劃和總體部署;出臺《關於實施就業優先戰略 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的意見》,從中央層面為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作出頂層設計;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關於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實施彈性退休制度暫行辦法》等陸續出臺,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穩妥有序推進;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著力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品質發展……

  神州大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風生水起,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回望過去一年令人鼓舞的發展成績,滿懷信心展望新的奮鬥征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吹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我們乘著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闊步前行,中國式現代化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闢更加廣闊的前景。”

  凝聚信心,匯聚動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主持召開重要會議、研究部署重大改革舉措、深入基層考察調研,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一系列重大要求,引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改革信心、凝心聚力推動改革行穩致遠。《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幾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一文,是總書記2024年10月29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重要講話的主要部分。總書記系統總結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對堅持守正創新、講求科學方法、營造良好氛圍作出深刻闡述、提出明確要求,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行再動員、再部署。文章對於進一步統一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動、堅定不移把改革推向前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黨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政方針已定,目標十分明確,任務和要求也十分明確。當前,最關鍵的是不折不扣抓好貫徹落實。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這篇重要文章的豐富內涵、精髓要義和實踐要求,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進一步堅定改革信心、強化改革責任、抓好改革落實,推動全會精神更好貫徹落實,確保改革舉措精準落地見效,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

  重大實踐成果、制度成果、理論成果

  “每次來都能看到新突破。”

  2024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武漢産業創新發展研究院,在觀看科技創新供應鏈平臺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創新成果時,有感而發:“我看好你們,看好中國的創新人才,也看好我們的創新體制。”

  一域觀全局,從荊楚大地奔涌的創新潮,能夠洞見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萬千氣象。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新征程,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全新局面,具有劃時代意義。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以偉大的歷史主動、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實現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整合、全面深化的轉變,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

  “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實踐成果、制度成果、理論成果,舉世矚目,影響深遠。”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幾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從3個方面對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作出深刻闡述。

  ——“重大實踐成果”。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向改革要動力,以改革激活力、聚合力,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實踐成果。

  國內生産總值從2012年的54萬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超過13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躍升至2024年的第11位,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2012年底我國農村貧困人口9899萬人,2020年底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9年增加到11.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30%提高到60.2%,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1億人,醫保參保人數超過13億人,我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斷健全;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正是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了新臺階,法治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國家安全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等領域均取得了重大成果。

  ——“重大制度成果”。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新時代改革開放具有許多新的內涵和特點,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制度建設分量更重。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門研究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問題,明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要求、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制度建設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線,堅持和發展黨的領導、人民代表大會、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等根本制度;不斷完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民族區域自治、基層群眾自治等基本政治制度,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基本經濟制度;大力創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以及黨的建設各方面的重要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明顯提高,“中國之制”的體制機制不斷完善,“中國之治”的根脈基石愈發穩固。

  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築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創新重要制度,強化制度執行,我國制度優勢必將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保障國家長治久安。

  ——“重大理論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呈現出涉及範圍廣、觸及利益深、攻堅難度大、關聯性聯動性強等突出特點。為什麼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樣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這些重大問題都需要我們黨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作出深入回答。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及時總結新鮮經驗,不斷深化對改革的規律性認識,形成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比如,強調改革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確保改革開放這艘航船沿著正確航向破浪前行;強調改革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做到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強調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必須堅持守正創新,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強調改革必須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強調改革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奔著問題去、盯著突出問題改,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強調必須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突出經濟體制改革這個重點,全面推進其他各領域改革;等等。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系統觀念等“六個堅持”的重大原則,就是從這些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中凝練出來的。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科學回答了改革使命、改革方向、改革目標、改革策略、改革動力、改革方法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在指導新實踐、引領新變革中展現出非凡的真理魅力和實踐偉力,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須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中始終堅持並不斷豐富發展。

  船載千鈞,掌舵一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實踐成果、制度成果、理論成果,根本在於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航掌舵,在於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國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最壯麗的篇章之一,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續寫“兩大奇跡”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也為新征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堅實基礎和寶貴經驗。

  必須牢牢把握、始終堅守的重大原則

  2024年7月18日下午,北京人民大會堂二層宴會廳。在如潮掌聲中,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正式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

  “既要有道不變、志不改的強大定力,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定‘四個自信’不動搖,又要有敢創新、勇攻堅的銳氣膽魄,推動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推動改革行穩致遠必須堅持守正創新。

  為什麼如此強調守正創新?

  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的探索就是一個在繼承中發展、在守正中創新的歷史過程。今天,抓改革開放,無論深度還是廣度,都比過去要求更高了。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然會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守正創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緊迫、更為繁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堅持守正創新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大部署,深刻回答了什麼是守正創新、為什麼要守正創新、怎樣守正創新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幾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堅持守正創新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牢牢把握、始終堅守的重大原則”,並作出深刻闡述。

  ——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什麼要堅持守正創新,總書記強調,守正和創新是辯證統一的,“只有守正才能保證創新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只有持續創新才能更好地守正”。

  ——關於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如何堅持守正創新,總書記既從總體上作出深刻闡述,又分別對“守什麼正”、“創什麼新”提出要求。總書記強調,“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些都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動搖。因此,要始終朝著“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改革總目標指引的方向前進,該改的堅決改,不該改的不改。同時,要“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是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緊緊圍繞這一中心任務來進行。要順應時代發展新趨勢、實踐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推動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對此,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已作出全面部署。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了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要突出經濟體制改革這個重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體制改革對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響和傳導作用,重大經濟體制改革的進度決定著其他方面很多體制改革的進度,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不斷完善,市場體系和宏觀調控體系更加健全,現代化産業體系不斷發展壯大,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建立……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經濟體制改革的有力牽引下,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改革越是千頭萬緒,就越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牽住經濟體制改革這個“牛鼻子”,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突出經濟體制改革這個重點,並從“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完善與新質生産力更相適應的生産關係”、“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等方面作出重要部署。這些重要部署凸顯了經濟體制改革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對統籌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和其他各領域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係列為經濟工作的一條規律性認識;出臺《關於完善市場準入制度的意見》,推動構建開放透明、規範有序、平等競爭、權責清晰、監管有力的市場準入制度體系;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明確為法律制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來,經濟體制改革蹄疾步穩、成效逐步顯現。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具有巨大優勢,隨著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我們將在構建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在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中持續激發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二是“要全面協調推進各方面改革”。我們的改革歷來是全面改革,既包括經濟領域的改革,也包括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黨建等各方面各領域的改革。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民主法治改革邁出重大步伐,文化體制改革深入推進,民生保障制度基礎不斷鞏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基本建立,黨的建設制度和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國防和軍隊改革開創新局面,各方面改革系統整合、協同高效。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堅持系統思維,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框架下謀劃和部署改革舉措,統籌部署經濟體制改革和其他各領域改革,不僅突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容,也全面涵蓋了民主、法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建設等方面的體制機制創新以及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這些改革舉措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適應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所需,順應人民群眾期待和社會預期,覆蓋中國式現代化方方面面,構築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景圖。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全面貫徹落實,力求形成整體效能,“既不能單打一,也不能顧此失彼”。全黨同志要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來認識和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堅定不移予以推進。

  提出實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援計劃,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出臺《關於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健全分級分類、普惠可及、覆蓋城鄉、持續發展的養老服務體系;國家公園法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明確國家建立統一規範高效的國家公園管理體制……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來,各領域各方面改革舉措同向發力、相互配合、協同高效。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運用好系統觀念這一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系統整合,必將形成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合力。

  改革需要講求科學方法

  2024年5月23日,泉城濟南。

  正值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要召開之際,一場就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聽取意見建議的座談會在這裡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談起改革之“法”,“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則事半功倍”。

  思路決定出路,方法關乎成效。早在2012年12月底,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就鮮明指出:“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推進。”在引領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偉大成就的理論和實踐探索進程中,總書記科學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規律,圍繞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學方法和有效路徑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比如,強調“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改革的重要方法”;強調改革要“辨證施治,既要養血潤燥、化瘀行血,又要固本培元、壯筋續骨,使各項改革發揮最大效能”,“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銜接,實現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強調要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係、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全局和局部的關係、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係、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係、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處理好“經濟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係”……這一系列重要論述精闢管用、針對性強,指引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在攻堅克難中不斷邁上新臺階、取得新勝利。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係,需要講求科學方法。全會《決定》提出了“更加注重系統整合,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加強頂層設計、總體謀劃,破立並舉、先立後破”等要求。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幾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對處理好改革和法治等關係作出深刻闡述,為堅持用科學方法指導和推進改革指明瞭方向。

  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改革和法治相輔相成、相伴而生。改革的深化,離不開法治保障;法治的實現,離不開改革推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分別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為主題並作出決定,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法治體系在深化改革中不斷健全,改革步伐在法治保障下更加堅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的重要舉措和任務要求,許多涉及法律的制定、修改、廢止、解釋、編纂以及相關授權、批准等工作,需要通過深化立法領域改革作出新的回答。全會閉幕後,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接連就許多重大改革發展事項作出決定和決議,表決通過學前教育法、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表決通過關於修改監察法的決定,表決通過關於批准《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議案》的決議……法治利劍披荊斬棘,改革的執行力和穿透力不斷增強。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從多方面提出要求,強調要“進一步深化法治領域改革”,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進一步拓展法治作用空間”,更好發揮法治在排除改革阻力、鞏固改革成果中的積極作用;“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須依法平等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總書記特別強調“不能搞選擇性執法,更不能搞法外開恩”。

  堅持破和立的辯證統一。改革是一個破舊立新的過程,破是手段,立是目的。“破立並舉、先立後破”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的科學方法。比如,針對産業結構調整,鮮明提出“騰籠不是空籠,要先立後破,還要研究‘新鳥’進籠‘老鳥’去哪”;推進“雙碳”工作,再三叮囑“不能夠未立先破”,“不能把手裏吃飯的傢夥先扔了,結果新的吃飯傢夥還沒拿到手,這不行”;發展新質生産力,特別強調“不是要忽視、放棄傳統産業”,要遵循“先立後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原則。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平穩、有序、高效,産業轉型升級中新舊動能平穩轉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在完善制度和破除壁壘中漸次推進……一系列改革舉措在破立統一中謀定後動、循序漸進,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穿始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各項改革舉措關聯度高、協同性強,更應突出破立並舉、先立後破。總書記強調:“各項改革舉措都要充分論證、精心設計,深入開展風險評估,把握好時度效。”一方面,該立的要積極主動立起來,而且要立得穩、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另一方面,該破的要在立的基礎上及時破、堅決破、徹底破,在破立統一中實現改革蹄疾步穩。

  堅持改革和開放相統一。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準對外開放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改革越深入,對開放的水準要求就越高;開放水準越高,對改革的促進作用就越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完善高水準對外開放體制機製作出系統部署,明確提出堅持以開放促改革,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2024年9月,2024年版全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出臺,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實現“清零”。2024年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6.02萬億元,同比增長5.2%;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6893家,同比增長11.8%。在11月舉辦的第七屆進博會上,更高的成交額、更多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折射出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吸引力……開放正在有力推動改革、促進發展。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就“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等進一步提出要求,彰顯了我國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準開放的堅定決心。

  處理好部署和落實的關係。回望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歷程,抓落實是要求,是行動,更是改革制勝之道。70多次中央深改委(領導小組)會議中,“落實”一詞貫穿始終,在公開報道裏共出現300多次,會議多次專題聽取重大改革落實情況彙報,重點了解改革舉措落實情況,部署改革推進的步驟和次序。習近平總書記既挂帥又出征,關鍵環節親自協調、落實情況親自督察,引領推動改革持續突破、落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每一項改革舉措的落實都面臨著更為複雜的情況,更要加強組織領導、壓緊壓實責任。二十屆中央深改委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貫徹實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重要改革舉措分工方案》,對全力抓好改革任務的組織實施作出了明確部署。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進一步部署。關於改革方案的設計,強調必須把握客觀規律,注重各項改革舉措的協調配套,“增強改革取向的一致性”;關於改革舉措的落實,強調要建立健全責任明晰、鏈條完整、環環相扣的工作機制,“防止重文件制定、輕督促落實等現象,防止‘沙灘流水不到頭’”。

  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景圖”轉換為“實景圖”,黨員幹部既要當改革促進派、又要當改革實干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增強政治責任感、歷史使命感,直面矛盾問題不回避,剷除頑瘴痼疾不含糊,應對風險挑戰不退縮,奮力打開改革發展新天地。

  廣泛凝聚共識、順利推進改革

  “需要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艱苦奮鬥。”2024年12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時,對做好2025年經濟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共識是奮進的動力,有共識就有力量。做好經濟工作需要團結奮鬥,順利推進改革更需要凝聚共識。在中國這樣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國家深化改革絕非易事,改革越是向縱深推進,越需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廣泛凝聚共識、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對順利推進改革十分重要。要切實做好改革輿論引導工作,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幾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凝聚改革共識的重要意義,對營造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氛圍提出明確要求。

  “正確理解和解讀全會《決定》精神”。“如何吸引外來人才,留住本地人才,讓更多優秀年輕人返鄉創業?”雲南省澄江市一名幹部問得懇切。從全會《決定》中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談起,中央宣講團成員就如何在引人、育人、留人、用人各環節持續發力等方面予以解答,現場互動頻頻、掌聲陣陣。這是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成員深入雲南村鎮宣講時的一幕。全會召開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地區各部門迅速興起學習熱潮,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推動全會精神入腦入心、落地生根。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是持續深入的過程,也是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識、形成改革合力的過程。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要乘勢而進,在深入學習、準確理解、全面把握上下功夫,加強對全會《決定》提出的一些重大理論觀點的研究和闡釋,特別是加強面向基層和群眾的宣傳、解讀,引導全社會正確理解黨中央的戰略考量,正確理解各項改革舉措的現實意義、目標指向,以凝聚共識,築牢全黨全社會共抓改革的思想基礎、群眾基礎。

  “合理引導改革預期”。既然是改革,就必然涉及利益格局的調整,必然會動一些人的“奶酪”,不可能同時滿足所有人的利益訴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引導幹部、群眾“增強大局意識,正確對待改革中的利益關係調整和個人利害得失”。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每向前推進一步都需要下更大決心、付出更多努力,對改革進程和效果的預期必須實事求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穩紮穩打,積小勝為大勝。改革是人民群眾自己的事業,需要全體人民共同參與,團結一致攻堅克難,同時,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以實績實效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檢驗改革,“真正讓人民群眾在改革中不斷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成就是歷史性、革命性、開創性的,這是新時代中國故事最精彩的篇章。用功用力記錄新時代的非凡巨變,用心用情講好新時代的改革故事,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營造良好的思想輿論氛圍,是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題中應有之義。開設“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等欄目、推出《改革開放新篇章》特別報道,記錄改革一線的火熱實踐……全會召開以來,全國宣傳思想文化系統通過深入宣介全會精神、持續報道改革舉措、充分講好改革故事,進一步凝聚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改革共識和智慧力量。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從加強正面宣傳、及時解疑釋惑、有力批駁錯誤言論等3個方面,對把握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確輿論導向提出要求,強調要把改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講充分講清楚,善於用群眾身邊小故事講好改革大道理。

  “夢雖遙,追則能達;願雖艱,持則可圓。”今天的中國,行進到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乘著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堅定信心、凝心聚力、實幹篤行,中國式現代化就一定能披荊斬棘、闊步向前!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