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美育人 培養堪當重任的時代新人
【光明論壇】
作者:岳永傑(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院教授)
美育是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力量,有助於激發社會創造活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在近日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著眼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我們加強美育工作、建設教育強國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為德、智、體、美、勞五育的重要組成內容,美育與其他四育相互滲透、協同育人。美育與德育相融合,能夠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向善;美育與智育相融合,可以提升人在智力創新中對美的追求;美育與體育相融合,能夠激發人們參與運動的興趣和熱情;美育與勞動教育相融合,可以愉悅生活。加強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勞動教育的融合,已成為廣泛共識。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教育“興于《詩》,立於禮,成于樂”,其中就包含著對美育的重視。近代以來,我們對美育意義的探討從未停止。新中國成立後,美育被納入國家教育體系中,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關於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的出臺,美育的育人價值日益得到重視和彰顯。
美育是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具體來説,美育具有以下幾大基本功能。其一,美育具有浸潤的育人作用。通過加強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勞動教育相融合,挖掘和運用各學科蘊含的品德美、社會美、科學美、健康美、勤勞美、自然美等豐富美育資源,能夠潤物細無聲地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健全學生的人格。其二,加強美育有利於厚植心懷天下的家國情懷。學校美育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美育的全過程,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其三,美育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人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的滿足之外,期盼獲得更好的教育、更優美的環境和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一奮鬥目標中,美育的作用不可或缺。其四,美育具有普遍性。優秀的藝術作品往往能夠直擊人們的心靈,其作為世界語言可以成為促進不同國家、民族和文化間相互理解、交流交融的紐帶。
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指出:“美術、藝術、科學、技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要發揮美術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術元素、藝術元素應用到城鄉規劃建設中,增強城鄉審美韻味、文化品位,把美術成果更好服務於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需求。”人們對美的追求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實現好、發展好人們對美的追求,助力提升人們發現美、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新時代的美育是一項長期任務和系統工程,應以浸潤作為美育工作的目標和路徑,將美育融入社會實踐活動中,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在潛移默化中彰顯育人實效。在具體實踐中弘揚美育精神,須重視美的人民性與勞動性,以“勞動創造美”促進人人共用美,進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要抓住學校美育主渠道,通過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提升在校學生美育素養;同時全面普及社會美育,用好藝術實踐活動教育大舞臺,精心打造品牌項目,提升全社會對美育的重視,為美育提供豐富滋養與不竭動力。
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紮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美育是促進美的欣賞、美的感知和美的創造的過程,既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也是心靈教育。新時代新征程,做好新時代美育,應重視美育與科技創新的融合,著力培育青年群體的豐富想像力和創新創造意識。從某種意義上講,創新就是一種對美的追求,而美育在激發創造慾望的同時也有助於培養創造意識,不斷開發主體的創新潛能。培養對美的欣賞、感知和創造能力,助力創新驅動,是新時代美育工作應有的價值遵循。不斷深化對中華美學民族性和時代性特質的挖掘和闡發,堅定文化自信,我們才能激勵青年一代的文化創造,讓他們在未來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