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鑒,“走好中國道路”
經黨中央批准實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復興文庫》新近出版。編撰這部典籍繼承了我國以史為鑒的優良傳統,目的是助益於進一步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發展。《復興文庫》以思想史為基本線索,精選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相關的重要文獻,全景式記述了以中國共産黨人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兒女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不懈求索、百折不撓的歷史足跡。其中,既體現了歷史與邏輯的統一,也體現了歷史發展多樣性的統一。習近平總書記為《復興文庫》作的序言《在復興之路上堅定前行》,高瞻遠矚,意涵深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我們黨帶領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之際,這部典籍的出版,對於我們堅定歷史自信、把握時代大勢、走好中國道路,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這裡,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了三點:“堅定歷史自信”“把握時代大勢”“走好中國道路”,尤其啟人沉思。這既是對《復興文庫》的肯定,同時對於我們借重本書,以史為鑒,堅定前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歷史是民族文化的結晶,也是民族的共同記憶和民族的根。惟其如此,堅定歷史自信是一個民族永葆自信力的基石。梁啟超説:“茍能有其自信力,天下事何有焉?雖千萬人,吾往矣!”個人如此,民族更是如此。龔自珍説:“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缺乏歷史自信的民族,無異於“自滅其史”!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堅定歷史自信更成為志士仁人前仆後繼、奮起救亡圖存的精神脊梁。庚子事變後,中國岌岌可危,但嚴復卻勉勵時人:從歷史上看,與西方民族常為分不同,中華民族“易為合而難為分”,足見其“實有可為強族大國之儲能,雖摧斫而不可滅者”,待她奮起,“真五洲無此國也”。“世有深思之士,其將有感於吾言!”一戰後的中國依舊受列強欺淩,險象環生。梁啟超遊歐歸來,重新審視中西文化,卻斷言碩大無朋的中華民族本身就是奇跡,她融合了世界1/4的人口,是對人類的一大貢獻,相信她終究會對世界做出為他國所不能做的更大貢獻。同樣,抗戰期間,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産黨》一文中豪邁宣言:“中華民族又是一個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優秀的歷史遺産的民族”。堅定歷史自信,不僅是民族自信力的基石,同時也體現著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可以説,近代中國人民之所以百折不撓,執著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歸根結底,正緣於此。
堅定的民族自信激勵了志士仁人奮起救亡圖存,但其成功與否,還取決於是否找到了一條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最終都不免於失敗,説明瞭這一點;嚴復晚年成了開歷史倒車者,也説明瞭這一點。梁啟超晚年自謂對中國前途的觀察,在精神上已由“消極變為積極”,但他在政治上卻同樣落伍了。毛澤東曾談道:“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後,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那是指先進的中國人開始懂得運用馬克思主義重新考察民族和國家命運,從此找到了中國革命正確的道路,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産黨成立後,團結帶領人民前仆後繼,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通過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的不懈努力,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譜寫了中華民族發展進程中最為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
習近平總書記説“把握時代大勢”,就是強調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要從中國實際出發,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更好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這是完全符合歷史實際的:中國共産黨創建之初,即促成了第一次國共合作,並積極推進國民革命運動;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産黨以民族大義為重,促成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抗戰勝利後,中華民族面臨著兩個前途、兩種命運的決戰,中國共産黨領導廣大軍民以摧枯拉朽之勢消滅了國民黨反動派800萬軍隊,解放了全中國。此後,開展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實行改革開放、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等等,無一不是正確“把握時代大勢”的結果,並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不斷深化,使我們黨不斷發展壯大、從勝利走向勝利。當下我們正面臨著兩個大局: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二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因此如何更好地“把握時代大勢”,自然便成了時代的大考,提到了我們的面前。
中國共産黨的創立之所以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那是因為她為中國人民找到了一條能夠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之路——“中國道路”。經歷革命、建設、改革不同的階段,百年奮鬥,百年探索,“中國道路”越走越寬廣。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未像現在這樣接近最終的實現。故在序言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為此,我們要在學好黨史的基礎上,學好中國近代史,學好中國歷史,以史為鑒、察往知來。弄清楚我們從哪來、要到哪去,弄清楚中國共産黨人是幹什麼的、已經幹了什麼、還要幹什麼,弄清楚過去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未來怎樣才能繼續成功。
總之,要從堅定歷史自信出發,以史為鑒,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走好中國道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業績和榮光”。
(作者為《復興文庫》副總主編、第一編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原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