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走好農業強國之路

2022-10-31 10:28:00
來源:科技日報
字號

  作者:許竹青(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紮實推動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這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指明瞭方向,明確了農業強國建設在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中的基礎性、關鍵性地位。縱觀全球,農業強國必是農業科技創新強國。相比之下,我國農産品多而不優、資源利用率不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依然存在。為此,面向未來,在新的現代化征程上,應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高水準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堅實保障。

  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勢在必行

  大幅推進高水準農業科技創新是世界農業強國的重要特點。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我國應重點挖掘農業科技潛力,為保障糧食安全、提升産業品質效益、促進農業綠色轉型提供支撐。

  一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首要強化糧食安全保障和重要農産品供給。

  世界農業強國充分利用生物技術、數字技術持續提升農業生産效率,普遍具有較高的穀物自給率,如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多品類農産品長期保持凈出口狀態。我國每人平均耕地面積較少,農業資源和環境約束趨緊,糧食安全一直處於緊平衡狀態,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首要任務是發揮科技力量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重要農産品供給。此外,還要加強種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挖掘耕地潛力,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糧食産業鏈各環節的支撐作用,為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産品供給提供堅實保障。

  二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重在提高農業産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

  以高水準的農業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支撐農業及其關聯産業擁有強大的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是世界農業強國的普遍特徵。相比之下,我國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有待提高,科技投入強度不夠,科技創新體系效能不高,農業産業國際競爭力不足,農業品牌影響力弱。建設農業強國,要強化科技創新全面賦能農業生産要素的能力,提高勞動生産率、土地産出率及生産工具智慧化水準,做強農業企業和農業産業,大幅提升農業産業國際競爭力和産業領域核心技術掌控力。

  三是加快農業強國建設,推進農業綠色轉型和生態資源可持續發展。

  推動農業綠色轉型已成為世界農業強國的普遍戰略選擇。例如,2021年美國農業部發佈的美國農業創新戰略中明確提出糧食作物、林業、牧業、乳業等四大農業産業的技術創新發展方向,旨在於綠色轉型中大幅提高農業生産力。我國高度重視農業綠色轉型,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和生態資源可持續發展是我國加快農業強國建設的必由之路,但任務艱巨。當前我國農業綠色轉型面臨耕地退化、資源約束、面源污染等多重挑戰。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應致力於持續推動農業科技進步,加快農業生産和資源利用技術創新升級,使我國農業發展在可持續地滿足未來糧食、纖維、燃料和飼料需求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著力解決三個科技創新短板

  與世界農業強國相比,我國在農業科技創新上仍有三個方面有待提高。

  一是我國在農業基礎研究部分關鍵領域仍存在創新差距。

  近年來我國農業基礎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績,但在部分關鍵領域仍與世界農業強國存在差距。從高水準文章發表情況看,中國農業科技論文CNCI值排名依然不高,全球排名第17位;全球Q1期刊發文量排名第16位,CNS期刊發文量排名第20位。從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情況來看,截至2021年,農業科技並跑和跟跑階段的技術分別佔39%和51%。

  二是我國農業科技産學研轉化效率不高。

  近年來我國農業高新技術單項成果豐碩,但技術整合化能力和産業化能力較弱,從科技強到産業強的路徑不暢通,仍存在農業科技創新有效供給與有效需求不匹配、農業科技成果在轉化過程中缺乏相應的能力和條件等問題,導致農業科技産學研轉化效率不高,農業創新鏈與産業鏈融合不暢。從專利申請情況看,我國高校科研機構的農業領域專利申請佔據較大比重,授權專利許可轉讓比例低,産學研轉化不暢。

  三是涉農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夠強。

  世界農業強國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顯著,但我國企業主導的農業科技創新模式發展尚未成熟,涉農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偏弱。我國農業科技型企業數量較少。截至2019年底,在全國22.5萬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涉農高新技術企業8920家,僅佔全國高新技術企業的4%。我國涉農企業科技創新投入佔比不到3%,低於歐美等國的投入水準。我國農業産業鏈“鏈條長、主體多”的特點也導致了農業企業科技創新存在創新難度大、創新鏈難以反哺産業鏈等突出問題,農業企業創新積極性不高。

  多方發力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在新征程上,我國應面向突出問題,創新體制機制,大力推動高水準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添動力。具體而言,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一是加快完善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推動完善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農業領域國家實驗室體系、加快重大前沿領域綜合研究平臺載體佈局、提升農業領域國家科研機構和高水準研究型大學的科技創新能力、培育農業科技領軍企業,大力推動國家農高區、農業科技園區高品質發展。以體系化方式激活農業科技創新資源,全力打贏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奮力搶佔世界農業科技競爭制高點。

  二是持續加強農業基礎研究。

  農業基礎研究是農業産業發展的動力源泉,應優化佈局農業基礎研究領域,持續推進農業基礎研究。加強重點領域基礎研究工作,尊重農業特點,為關鍵領域農業基礎研究提供長期性、持續性支援。強化涉農高校院所基礎研究條件建設,構建與學科體系相匹配的科技創新平臺體系,為持續開展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創造條件。鼓勵科技領軍企業牽頭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鼓勵涉農企業通過建設研究院、組建創新聯合體、資助培育創新型人才等方式牽頭參與農業基礎研究。

  三是大幅提升企業在農業科技創新中的地位。

  支援企業主導的農業科技創新模式發展,推動企業在農業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創新國家及地方重大農業科研項目形成機制,鼓勵採取企業出題、科研機構揭榜的方式促進項目組織管理模式創新。創新企業與科研人員的利益聯結機制,鼓勵科研人員參與企業技術研究,對相關研究給予成果認定,允許科研人員獲取一定的勞動報酬。加強對農業企業科技創新的支援力度,對農業科技型企業出臺針對性的政策措施,考慮設立農業科技金融資助專項經費、對農業科技型企業實施投資補助,拓寬農業科技型企業融資渠道等。

  四是激發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創新活力。

  農業科技創新人才是農業強國建設的關鍵支撐,激發農業科技創新人才活力,要不斷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堅持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政策,破除農業科技産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突出問題,營造農業科技人才成長良好生態;創新農業科技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構建農業科技人才隊伍體系,圍繞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培育、人才引進、人才使用、人才激勵強化政策支援。加強農業科技服務人才培育,深入推行農業科技特派員制度,加大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實施力度,增強農業科技服務人才的輻射帶動作用。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