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營養餐折射社會大發展
作者:章清
據媒體報道,截至2021年年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已惠及學生3.5億人次。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鄉村孩子的“營養餐”。2019年4月,沿著蜿蜒的山路,習近平總書記輾轉了3個多小時來到重慶大山深處的中益鄉小學,仔細察看師生食堂的餐廳、後廚,了解貧困學生餐費補貼和食品安全衛生情況。作為近年來覆蓋面最廣、影響程度最深的社會政策之一,實施十年以來,營養改善計劃有效改善了農村學生營養健康狀況與身體素質。
在微觀層面,營養改善計劃幫助農村學生體質實現“追趕性生長”。營養改善計劃的“一餐飯”,不僅改變了農村孩子“冷菜冷飯”“鹹菜拌飯”的狀況,也是一次行之有效的營養健康教育。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數據,從2012年到2021年,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地區男、女生平均身高累計增量為4.2釐米和4.1釐米,平均體重累計增量為3.5公斤和3.3公斤,均高於全國農村學生平均增長速度。特別在欠發達地區,規律、營養的膳食,使得農村學生的整體面貌有了顯著改善。十年間,欠發達地區農村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從2012年的70.3%提高至86.7%,與全國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的差距縮小到5個百分點。孩子們吃上了熱乎飯,臉色紅潤了,才有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可能,也才有奔向更廣闊未來的可能。
在中觀層面,營養改善計劃為實現教育平等作出了貢獻。一頓營養均衡的熱飯,不僅大大減輕了農村家庭的經濟負擔,也有效改善了因為吃不好而造成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負面情緒累積等狀況。營養的改善也有助於運動能力、學習能力的提升。有關數據表明,實施營養改善計劃對學生的數學成績影響最為顯著,數學成績提升了約14分,英語成績則提升了約12.5分。而這一切都有效緩解了因貧失學、因學習困難厭學等狀況,鞏固了義務教育普及率,為實現教育公平作出貢獻。
在宏觀層面,營養改善計劃推動鄉村振興。營養改善計劃推行的十年,正是黨中央引領億萬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歷史性跨越,開啟新征程的十年。隨著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的全部脫貧,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為當下的重要政治任務。營養改善計劃的有效落實,推動學校農産品需求與農村産業發展精準對接,也為貧困地區直接或間接提供了數以萬計的工作崗位,帶動農民增收,深化教育參與農村産業發展的深度與廣度,有力推動了教育扶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由於學校食堂供餐聘用的工勤人員大多為當地女性,也有相當數量是在校學生的家長,在客觀上就起到了創造女性就業機會和親子相聚的效果。
不可否認,在計劃推行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這都是前進過程中的問題,需要用發展的辦法來解決。近年來,教育部指導和督促試點地區以保食品安全和資金安全為重點,建立健全供餐準入、退出機制,完善大宗食材及原輔材料集中統一採購制度、配送制度、陪餐制度等,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定期組織專項督導、專項整治、績效評估,在很大程度上擋住了可能出現的紕漏與瑕疵,為計劃的順利推進保駕護航。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兩次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膳食補助標準,逐步實現從“吃得飽”向“吃得好”轉變,4000萬農村學生的營養膳食品質得到了進一步提高。營養改善計劃持續十年成效顯著,未來將繼續發揮積極作用,作為一項德政工程、民生工程,交上一份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