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在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2022-09-23 09:28: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中國具體實際、歷史文化傳統、時代要求相結合,賦予科學社會主義嶄新的時代內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在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賦予科學社會主義嶄新的時代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這就是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不是別的什麼主義。”科學社會主義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創造,也是人類自我解放的偉大覺醒。新時代1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偉大創造與偉大成就,彰顯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賦予科學社會主義嶄新的時代內涵。

  深刻理解新時代10年在社會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意義,首先應將其置於世界社會主義演進的歷史大潮中來把握。以1516年英國人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出版為標誌,世界社會主義已走過500多年的歷程。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發表《共産黨宣言》,系統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一般原理。在後來的《資本論》等著作中又闡明瞭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説,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和無産階級的歷史使命,科學論證了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趨勢,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歷史性跨越。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社會的發展過程、發展方向和一般特徵作出科學預測和設想,指明瞭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闡明瞭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邏輯。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産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來的情況發生了多大的變化,這個《宣言》中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説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説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社會主義500多年,經過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實踐到多國發展、從遭遇曲折到奮起振興的波瀾壯闊偉大歷程。歷史和現實都表明,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在於其始終從人類社會發展實際出發;科學社會主義的生命力,在於其始終隨著時代和實踐發展而發展,並在新的實踐基礎上實現開拓和創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守正創新,對科學社會主義作出一系列重大原創性貢獻。比如,在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説方面,創造性提出中國共産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全黨必須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準,確保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在馬克思主義人民觀方面,創造性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在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説方面,創造性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理論方面,創造性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等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賦予科學社會主義嶄新的時代內涵。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勃勃生機,使世界範圍內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制度的歷史演進及其較量,發生了有利於社會主義的重大轉變。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曆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深刻理解新時代10年在社會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意義,還要將其置於近代以來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歷程中來把握。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從那時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為挽救民族危亡、尋求強國富民之路,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不懈探索和抗爭,嘗試過多種救國方案,但都以失敗告終。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中國共産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産黨成立後,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將共産主義、社會主義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中國人民選擇社會主義,是歷史的必然。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頑強拼搏、開拓進取,探索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創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100多年來,社會主義在中國傳播、實踐和發展,走過上下求索、星火燎原、苦難輝煌、開創基業、改革發展、進入新時代,不斷邁向新勝利的偉大歷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10年來,我們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依規治黨、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明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戰略安排,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10年來,黨領導人民創造的偉大成就,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活力,黨心軍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奮,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在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黨和人民採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誌性成果,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讓科學社會主義在新時代的中國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強大生機活力,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航船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不斷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必須一以貫之進行下去。”社會主義沒有定於一尊、一成不變的模式,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守正創新,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中國具體實際、歷史文化傳統、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不斷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發展。

  深刻理解新時代10年在社會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意義,也要將其置於科學社會主義長遠發展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來把握。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深刻總結並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麼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中,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成就。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堅守黨和人民在艱辛探索中走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這一科學思想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機貫通起來,彰顯了高度自信和強大定力,彰顯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活力,書寫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嶄新篇章,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21世紀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旗幟,成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為科學社會主義新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真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就是真正堅持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是前無古人的事業,始終在開拓探索中前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貫穿我們黨百年奮鬥歷程的主題,是一個接續奮鬥的歷史過程。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深刻表明,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定不移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就一定能夠不斷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發展,繪就科學社會主義發展新畫卷。

  (作者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23日 09 版)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