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新論 非凡十年】山青水綠,繪就中國色彩
從秦嶺深處到祁連山脈,從洱海之畔到三江之源,從南疆綠洲到林海雪原,大好河山的秀麗景色之中,留下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腳印。“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斷,把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境界。
十年間,霧霾天氣和黑臭水體越來越少,藍天白雲、綠水青山成為常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首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長江和飲用水水源地被保護了起來;植樹造林佔全球人工造林的四分之一左右,我國生態環境狀況實現了歷史性轉折,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正一步步接近現實。
我們也在不斷探索,找到具有可借鑒價值的綠色發展經驗: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的安吉,正在積極擁抱新時代帶來的新機遇,在生態保護、開放合作、縣域治理等領域的成就全面開花;“向沙要綠、向綠要地、向天要水、向光要電”庫布其沙漠帶動10.2萬沙區群眾脫貧致富;被稱作“萬里長江第一城”的宜賓市投入近60億元專項資金推動長江流域生態修復,摒棄了過去“靠水吃水”的做法,走出了發展綠色産業的新路。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中,我們也不斷地對生態文明制度進行了改良和改善,體制改革“四梁八柱”日益完善。中國的生態文明理念不僅深入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裏,也輻射了全球,成為國際社會實現環境治理目標的重要推動力。
進入新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更應鉚足勁頭,不斷創造生態文明建設新境界,繼續將美麗中國的藍圖變成現實,為解決全球環境問題提供中國方案。
出鏡:劉楊東晴
文案:王曉秋
製作:臧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