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小學生畢業答辯”緣何起爭議

2022-07-07 08:48: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光明時評】

  作者:王丹

  這兩天,雲南昆明一所小學的畢業生論文答辯在網上引起不小的爭議。在網傳的答辯視頻中,十二三歲的小學生們“縱論”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短視頻對小學生的影響、中國女子服飾變遷等,不僅全程脫稿,有的甚至用全英文展示。

  在一眾熱點話題中,一場小學生的論文答辯能成功“突圍”,可見其確實觸碰了社會的敏感神經。有部分網友認為此舉是“揠苗助長”,對孩子來説“過於早熟”“過於成人化”,更有人痛心疾首,認為這“不是童年應有的模樣”。

  小學生可以寫論文做答辯展示嗎?應該沒有人會認為不可以。沒有誰規定,寫論文、搞答辯還有年齡等限制。至於那些論文題目,倒也談不上多高大上或者超綱。嚴格來説,這裡的“寫論文”並不是嚴格的學術寫作,而更像是一種研究性學習,幾個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就一個開放式問題進行探究。相比于對標準答案的死記硬背,這種學習方式無疑更接近我們理想中的思辨教育。既然如此,爭論又緣何而起?

  論文答辯向來是“熱搜體質”,每個畢業週期都會引起不小的討論。答辯是拿到學位的必經環節,輿論場中的大部分公共討論參與者大都經歷過至少一次這種“磨煉”。他們對於論文“注水”、答辯走過場等通病再熟悉不過。人們在審視小學生畢業論文答辯這件事中,會下意識“挪用”各自的經驗以及對此的認知。

  所謂“過於早熟”“成人化”,不過是擔心成人學術世界中的那些套路,被他們眼中的孩子們過早窺探;而“不是童年應有的模樣”的“語重心長”,言外之意不外乎童年應該是“無害”的,是“純真”或“單純”的代名詞。可問題是,兒童到底該在什麼節點“成熟”才算是不早不晚?早與不早,誰又能或者有權力來界定?當童年等同於童真,是否也構成對“童年”概念本身的誤解和矮化?

  當然,要承認,一些網友的擔憂雖然有誇大的成分,但也並非全然沒有道理。比如,不少網友質疑,在這場開放式學習中,學生們的獨立完成度到底有多高?家長和老師們承擔了什麼樣的角色?如果老師出題、家長開工、學生署名和講演的分工結構不變,那麼與手抄報等作業有什麼區別?還有人擔心,如果讓學生誤以為課題研究就是百度搜索、複製粘貼外加排列組合式“洗稿”,那麼這顆人生的扣子可就算是扣錯了。

  此外,相關稿件中“雲南首家”等字眼的標榜,也不可避免讓人將其與“公關”“表演”等想像聯繫起來。再疊加升學中本就存在的高濃度焦慮,很難讓人不對此作出過度反應。很顯然,對於家長來説,能指導孩子寫論文、準備展示,也是有一定門檻的,而這又會被放大到教育公平及文化資本代際傳遞等話題中。

  從公開報道的消息看,新聞事件中的畢業答辯並不與學生的成績掛鉤,似乎也並不是嵌套在日常教學中的常規操作。這似乎可以讓不少家長松一口氣,更準確地説,搶跑下的“雞娃”焦慮得以暫時紓解。

  其實,對於各種“花式”教育探索,對其保持一定的警惕當然可以,但也不妨多一些鬆弛心態,且讓子彈多飛一會。對於探索者來説,也應該對各種聲音多一些耐性和寬容,讀懂其背後的關注和期待,為自身探索爭取寬鬆的試驗環境。歸根結底,就是讓孩子們在不功利的舒展狀態中自由遨遊和探索。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