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健全統一的戰略和應急物資儲備體系
作者:張曉波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在總結新時代經濟建設的偉大成就時指出,保障糧食安全、能源資源安全、産業鏈供應鏈安全。這是國家長遠發展的戰略要求,也是國家儲備的重要內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加強戰略和應急物資儲備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見》,深刻闡明瞭完善國家儲備,要統籌解決好“儲什麼”“誰來儲”“怎麼儲”的問題,這些都為戰略和應急物資儲備體系構建提供了支撐和保障。國家儲備主要著眼于應對事關國家安全的突發事件,例如戰爭、自然災害、流行疾病、恐怖襲擊等,具有“穩定器”和“蓄水池”功能。在緊急情況發生時,儲備物資能起到應急保障、維護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的作用;在平常,則可調劑物資餘缺、平抑物價劇烈波動,發揮穩定市場功能。因此,加快健全統一的戰略和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對保障國家安全,暢通國民經濟迴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優化戰略和應急物資儲備規模、品類、結構。國家物資儲備體系是國家儲備體系的核心,是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提高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的堅實保障,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石之一。從戰略保障、宏觀調控、應對急需等物資儲備的需求出發,必須對戰略和應急物資儲備進行科學合理規劃,分類分級優化物資儲備。同時,健全戰略和應急物資儲備目錄清單,強化動態管理,切實增強物資儲備實力。一方面,根據供求狀況、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統籌考慮發展和安全等因素,健全對物資的需求分析,完善儲備制度,提升物資儲備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根據國家儲備制度、戰略物資市場化程度、對外依存度等因素,在品類上,對戰略物資儲備進行系統規劃,健全儲備物資品種指導目錄並進行動態管理。同時,在數量上必須精準。在結構上,優化國家儲備和社會企業儲備,保障戰略物資供應安全。此外,結合應對自然災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應急物資的性質,科學確定應急物資儲備的規模,優化儲備結構。
加強區域佈局規劃提升國家儲備整體效能。構建同我國大國地位相符的“大國儲備”體系,須從區域佈局層面著力,科學提升國家儲備的整體效能。一方面,根據不同區域經濟實力、産業發展、人口規模、交通運輸、災害風險分佈等情況,既補短板強弱項,又盡可能統籌整合國家儲備設施和社會資源,加強儲備設施區域佈局協同共用,形成涵蓋重要農産品和能源、戰略性礦産品和原料、應急救災等門類齊全、覆蓋全國、功能不斷完善的現代化儲備設施網路。另一方面,健全産能儲備動員體系,支援企業日常經營與應急生産的協同耦合,鼓勵和支援企業增強擴産、轉産能力的技術儲備,提升物資保障的應急生産能力,實現重要物資産能區域協同保障。此外,還要健全不同區域的産能儲備、重要原料供應、生産製造、設施設備配置的動態監測,建立健全區域産能儲備合作機制,避免低水準重復建設。同時,制定産能動員預案,健全應急物資生産的扶持政策和機制,夯實重要物資産能區域協同保障的基礎。
強化協同高效完善多元儲備模式。分類分級落實儲備責任,完善責任體系是健全物資儲備體系的基礎。儲為國計,備為民生。需要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共建、多元互補,調動和吸引多方參與,完善中央儲備和地方儲備,政府和企業、社會、家庭儲備,實物儲備和産能儲備有效結合的儲備模式。一方面,加強政府儲備在國家物資儲備中的主導作用,結合中央儲備主要以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與資源為主,地方儲備主要以防範化解本地區風險事故提供生活必需的物資保障為主,明確儲備責任鏈條,完善儲備制度政策和分類分級落實儲備責任,強化中央儲備和地方儲備的協同安全保障。另一方面,暢通物資儲備社會共建渠道,充分調動企業、社會組織等主體參與國家儲備建設,積極建立多元互補的儲備方式,完善社會責任儲備政策,支援重點領域、關鍵品類的生産企業和用戶進行社會責任儲備,引導相關企業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儲備基礎上,建立商業儲備。此外,結合實物儲備的規模、生産週期、供給的快慢、需求狀況、經濟實際生産與潛在生産能力等因素,在重要領域系統規劃和科學確定産能儲備的規模和結構,推動實物儲備與産能儲備的有機結合。同時,充分依託我國製造業大國優勢,尤其是要在國民經濟運作的重要産業和領域加強産能儲備,確保在重大緊急狀況下快速響應,為有韌性的産業鏈供應鏈提供資源與物資安全保障,確保在實物儲備消耗後能夠及時填補重要物資缺口,實現與實物儲備的有效銜接和有效耦合。
堅持全國“一盤棋”,健全儲備機制。物資儲備是一個涉及多個部門、多個領域、多個環節的複雜體系,確保物資在關鍵時刻拿得出、調得快、用得上,需要各部門協同,各環節緊密銜接、安全可控。需要堅持系統觀念,堅持全國“一盤棋”,健全統一指揮、科學高效的儲備機制,創新儲備管理機制。首先,加強戰略和應急物資分類編碼及儲備數字化管理,全面系統謀劃推進物資儲備一體化管理。其次,推進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新一代數字技術在物資儲備體系中的運用,加強對戰略和應急物資的需求、儲備、生産、供給、調撥使用、區域佈局等數據的收集和分析,通過聯通數據、資訊共用和統一協同管理,助力完善中央儲備和地方儲備聯動,區域儲備協同合作機制,提升儲備效能。再次,充分發揮“有效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有為政府”在儲備機制中的管理和服務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讓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共同發揮作用,科學確定物資儲存期限和存儲方式,創新儲備物資輪換、更新和退出的機制,確保常儲常新。(張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