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堅持“從群眾切身需要來考量”

2022-03-30 14:25:00
來源:解放軍報
字號

  1956年秋,時任國防部長的彭德懷來到青海格爾木,視察負責物資轉運的一個高山兵站。半夜,彭德懷檢查兵站哨位,發現寒夜裏哨兵竟沒穿皮大衣,便詢問哨兵原因。“報告首長,我們沒有皮大衣。”“為什麼你們沒有皮大衣?”“因為上級有規定,以一條河為界,河西才算高寒地帶,發皮大衣、毛皮鞋;我們河東沒過線,所以不算。”次日,彭德懷調查發現這個兵站因地勢高,比河西有的地方還冷些,立即指示有關部門“按實際情況發給禦寒物品”。後來,兵站官兵不僅得到了皮大衣等禦寒物品,還獲得了鐵爐等一些取暖設備。

  “按實際情況發給禦寒物品”,體現出老一輩革命家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士兵第一”的深厚情懷。通過刨根問底、實地對比,彭德懷糾正了政策執行偏差,更把實事辦到官兵心坎上,暖兵心、提士氣。習主席在2022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什麼是好事實事,要從群眾切身需要來考量,不能主觀臆斷,不能簡單化、片面化。”這啟示我們,黨員幹部只有與群眾肩並肩、心連心,堅持“從群眾切身需要”看問題、破難題、謀發展,才能把他們最急需的、最迫切的問題解決好,當好“勤務員”。

  在深入基層中掌握第一手資料。毛澤東曾説過,站起來看不見螞蟻,一蹲下又到處都是螞蟻。1956年7月,周恩來在上鋼一廠視察工作時到職工食堂排隊買飯,和工人一起邊吃邊談,像朋友一樣拉家常,聽到了很多群眾的心裏話。在我黨我軍歷史上,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距離近一尺,收穫多一分。要全面真實地掌握官兵心聲、基層實情,就必須走進基層、深入班排,放下架子、撲下身子,不“嫌貧愛富”,“門面”“角落”兼顧,既看成績顯著的標兵集體,又看情況複雜的後進單位;堅持靠前貼身、換位思考,在官兵的客氣話、微表情裏見微知著、綜合判斷;強化網路思維,暢通資訊渠道,善於通過網路平臺互動,傾聽官兵訴求,確保了解情況客觀準確、及時有效。

  在問計基層中獲取推動工作的益策良方。實踐證明,決策過程離群眾近一點,決策結果就離失誤遠一點。1980年,剛上任不久的原總後勤部部長洪學智到部隊視察工作。在北京西山的一座綜合倉庫,他對大家親切地説:“……來的目的,就是了解情況,向同志們學習。同志們辛苦了,倉庫工作很重要,大家有什麼困難、想法和意見,可以提出來,便於我們改進工作。”如此平易近人的態度消除了官兵的緊張情緒,大家敞開心扉、暢所欲言,關於倉庫建設的現狀、改進意見等説了一大堆。各級領導和機關處於承上啟下的重要位置,必須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決策部署落地落實過程中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官兵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要加大宣傳力度,以集中宣講、網路推送等多渠道解讀闡釋,將政策的出發點、落腳點講明講透;增強黨委議事決策的透明度、參與度,充分吸納基層意見,既讓官兵的“金點子”“鬧心事”成為工作計劃制訂修正的重要依據,又使官兵在探究癥結、出謀劃策中增強政策執行自覺。

  在對接需求中錘鍊為基層服務的本領。基層官兵大多處於事業爬坡期、家庭負重期,面臨進修學習、家屬就業、子女入學、探親休假等問題。領導和機關必須緊盯基層官兵切身利益、切身需要,從部隊發展全局謀劃考量工作,不斷提升為基層服務的能力本領。面對官兵成長成才、後代後院等方面的“急難愁盼”,要想方設法解難紓困,幹一件、成一件,一件一件挂賬清零。為基層辦好事實事,還要用官兵的公認度和滿意度檢驗工作成效,讓官兵做“考官”“評委”,把群眾評價作為領導幹部的“正衣鏡”,以真抓實幹提陞官兵獲得感、幸福感,使他們全身心投入到練兵備戰的火熱實踐中去。

  (作者單位:31689部隊)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