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是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改革開放是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深刻認識、準確把握我們黨作出的這個重大歷史結論和重要政治論斷,對我們深刻理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劃時代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劃時代的,學習好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歷史經驗,繼續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偉大覺醒基於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刻把握
黨的這次偉大覺醒是如何發生的?改革開放歷史性決策是怎樣作出的?任何一個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的出現都不是偶然的,在其背後都有著深刻的經濟、政治、社會、歷史等原因。“文化大革命”是我們黨在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出現的嚴重挫折,黨依靠自己的力量,團結帶領人民群眾,最終糾正了這一嚴重錯誤。歷史證明,中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中國共産黨有能力靠自己的力量糾正錯誤,中國共産黨和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但是,持續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暴露出當時黨和國家在體制、政策、工作等方面存在的嚴重缺陷。正如鄧小平同志在總結1957年以後20年曆史經驗時所指出的:“二十年的經驗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訓告訴我們,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政策不行。”
面對當時存在的大量問題,鄧小平同志尖銳地指出:“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當時擺在黨和人民面前有三條路:一條是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一條是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一條是開闢新的發展道路。在這個重大歷史關頭,鄧小平同志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勇敢地面對現實,從實際出發,總結經驗,糾正錯誤,毅然決然地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從困境中重新奮起,在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建設和發展的基礎上,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偉大覺醒基於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這是我們黨執政後面臨的一個嶄新課題。在探索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創立了鄧小平理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加深了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國內外形勢十分複雜、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曲折的嚴峻考驗面前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
黨的十六大以後,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成功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偉大覺醒基於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鄧小平同志深刻洞察世界形勢,指出:“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或者説發展問題。”同時,他還強調,“大戰打不起來,不要怕,不存在什麼冒險的問題”,我們要抓住這個機遇,一心一意搞建設,加快發展自己。經過長期觀察和綜合分析,我們黨明確提出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這個判斷準確把握了東西方關係有所緩和、世界戰爭危險逐漸減弱、科技革命浪潮不斷興起、各國爭先搶佔戰略發展制高點的趨勢和特徵,為作出對外開放的重大決策,制定新時期我國的外交方針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據。
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同追趕時代步伐是相輔相成的。對當時世界經濟發展進程的深入了解,增強了我們黨推進改革開放和加快發展的現實緊迫感責任感。因此,鄧小平同志強調:“我們要趕上時代,這是改革要達到的目的。”我們黨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歷史規律,果斷實行改革開放,由此贏得了主動,贏得了發展,贏得了未來。
偉大覺醒基於對人民群眾期盼和需要的深刻體悟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産黨自成立以來就確立的初心使命。我們黨來自人民、紮根人民、造福人民,一切工作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目的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新中國成立後,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初步滿足和解決了人民吃飯穿衣的基本生活需要。由於探索過程經歷嚴重曲折,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我們的發展還比較落後,人民群眾生活的改善還比較緩慢。
鄧小平同志深刻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不發展生産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不能説是符合社會主義要求的。”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願望,我們黨制定了一系列對外開放和對內搞活的政策。人心所向的改革開放,在中國的廣袤大地全面展開了。
偉大覺醒是由黨的性質宗旨和理想信念所決定的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産黨宣言》中指出:“共産黨人為工人階級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鬥爭,但是他們在當前的運動中同時代表運動的未來。”中國共産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産主義。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共同理想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因此,黨就能夠擺脫以往一切政治力量只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無私無畏,敢作敢為,勇於做、能夠做其他政治力量不能做不想做也做不了的事。忠誠老實、實事求是,光明磊落、襟懷坦白,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鑄就了中國共産黨人的優良傳統和優秀品質。這也正是中國共産黨在歷史上遭受挫折,卻又能夠迅速糾錯、走出困境,扭轉危局、化險為夷,開創新局的根本原因。
偉大覺醒是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引下進行的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的生産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西。一切主觀的東西都必須經受實踐的檢驗。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實現的偉大覺醒,正是從1978年進行的那場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開始的。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廣泛展開,如火如荼,深入人心,影響深遠,拉開了中國大地上一場解放思想的帷幕。
通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黨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恢復和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把人們的思想從長期“左”的禁錮和教條主義的束縛下解放出來。解放思想同改革開放相互激蕩、觀念創新和實踐探索相互促進,充分顯示了思想引領的強大偉力。在改革開放中,馬克思主義給了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能夠覺醒、敢於覺醒、持續覺醒的強大思想武器。
偉大覺醒展現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生動實踐
改革開放中的許多新生事物都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改革開放中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由群眾在實踐中提出來的,是群眾發明的。鄧小平同志指出:“黨只有緊緊地依靠群眾,密切地聯繫群眾,隨時聽取群眾的呼聲,了解群眾的情緒,代表群眾的利益,才能形成強大的力量,順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項任務。”
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歷史進程,是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地、從局部到整體漸次展開和推進的。在這個歷史進程中,人民群眾始終是改革開放的實踐者、推動者、參與者。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每一個新突破、新事物、新成就,都凝結著人民群眾的智慧、心血和汗水。歷史表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是我們黨的根基、血脈和力量源泉。
黨的偉大覺醒孕育的偉大創造深刻改變了中國
偉大覺醒催生了改革開放,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産力,極大地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我國快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出口國,成為“世界工廠”。我國于1999年跨入下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于2010年跨入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我國實現了從生産力相對落後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歷史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 人民日報 》( 2021年12月09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