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品質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中國共産黨在建黨之初,就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黨的初心和使命,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歷經百年奮鬥,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砥礪前行,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歷史性地解決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把古代先賢“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大同社會夢想變為現實。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出發,賦予共同富裕更加豐富的時代內涵,我們要完整準確地理解,全面系統地落實。
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在改革發展中繼續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發揮好公有制經濟在高品質發展中的主體作用;毫不動搖鼓勵、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發揮好民營經濟在創造財富、提供就業、推動創新創業中的生力軍作用。要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在高品質發展中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通過收入分配的優化為高品質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健全各類生産要素由市場決定報酬的機制。健全工資決定及正常增長機制,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積極穩妥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健全以實際貢獻為評價標準的科技創新人才薪酬制度。拓寬居民租金、股息、紅利等增收渠道。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多渠道增加農民集體和個人分享的增值收益、股權收益、資産收益。
加大稅收、轉移支付調節力度和精準性,平抑初次收入分配差距和貧富差距代際傳遞。健全直接稅體系,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減輕中等以下收入者稅收負擔。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升民生性支出比重。轉移支付項目更加精準向困難地區和突出問題、薄弱環節集中發力。
更好發揮第三次分配在縮小收入與財富差距中的作用。積極培育慈善組織,簡化公益慈善組織審批程式,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個人和社會組織舉辦公益事業。落實並完善慈善捐贈稅收優惠政策。提高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健全經濟困難老年人補貼制度,完善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兒童生活救助制度,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
持續整頓收入分配秩序,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有效抑制通過非市場因素獲利,對部分過高收入行業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嚴格實行工資調控政策。清理規範工資外收入,規範職務消費和行政公務支出。堅決取締非法收入,嚴厲打擊經濟犯罪活動。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和收入資訊監測系統。
構建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逐步縮小社會保障待遇差距。將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等新型就業形態人員納入保障水準更高的職工社保體系。完善社會保險的繳費率、銜接轉續、異地直接結算等制度。制定實施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標準常態化調整機制。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逐步推進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的省級統籌。完善兜底保障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加快縮小社會救助的城鄉標準差異。完善養老服務體系,保障老年人共用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體系,著力解決人口流入多、房價高的城市的住房保障問題。堅持“房住不炒”。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産稅立法和改革,做好試點工作。鼓勵多餘住房用於租賃,提高存量房源利用率。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規範住房租賃市場,加強租賃住房權益保護,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
高品質推進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著力促進醫療服務可及性與健康公平。健全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者、家屬連帶參保激勵機制。加快推進落實基本醫保待遇清單制度。構建重特疾病多元保障模式。加快推進醫聯體、醫共體建設,引導醫院資源下沉基層。加快發展遠端醫療。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控戰略。加強重大傳染病防控,完善傳染病監測預警。加快推動“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創建有利於健康的生態和社會環境。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切實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大力拓寬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社會治理的渠道。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沉基層,引導群眾自治,實現民事民來議、民來辦。創新社會矛盾預防預警機制,注重源頭治理。完善社會調查制度、聽證會制度、協商談判制度、信訪制度和資訊公開制度等。完善勞動保護與公共就業服務制度,著力促進就業機會公平。
深化教育體制改革,著力促進教育公平與社會人力資本積累。擴大普惠性幼兒園供給和覆蓋率。加快城鎮學校擴容增位,改善寄宿制學校條件,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的政策措施。支援有條件的地區率先積極探索免費職業教育。調整優化區域高等教育資源佈局,推進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經濟發展更加緊密結合。
加強文化事業建設,推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加強優秀文化作品創作和傳播。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化、區域公共文化服務協同化建設。全面實現街道、社區等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間。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健全現代文化産業體系和市場體系,鼓勵和引導文化消費。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厚植共同富裕理念。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文明風尚、行為規範,厚植共同富裕理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持續提升公民文明素養,深入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志願服務建設、誠信社會建設、網路文明建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傳播力。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鼓勵先富帶動後富,在人民物質和精神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基礎上實現共同富裕。
一是將促進共同富裕融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發揮先富帶動後富效應。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挖掘我國實現共同富裕的巨大空間潛力。鼓勵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在推進共同富裕方面發揮示範作用。完善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機制,加大對貧困地區、欠發達地區的支援力度,提升後富區域的發展能力。深化對口幫扶制度,在區域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實現更高水準的共同富裕。
二是將促進共同富裕融入鄉村振興戰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援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促進脫貧地區産業提檔升級,促進脫貧地區鄉村特色産業發展壯大。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積極支援和參與鄉村振興。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和鄉村治理,打造一批美麗宜居村莊。
三是將促進共同富裕融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以城帶鄉格局。建設一批高品質中心城市,形成人居品質示範效應。發揮都市圈、城市群的輻射功能,帶動小城鎮及鄉村聯動發展。協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品質。結合常住人口需要,以中心城區、中心鎮等為核心,以交通路網和市政公用設施為重點,進行全域基礎設施一體化規劃建設管理。
(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
《 人民日報 》( 2021年11月10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