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雙減”入法打造全新教育格局

2021-10-28 09:32:00
來源:中國教育報
字號

  據媒體報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10月23日表決通過了家庭教育促進法,首次將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寫進法律,明確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監督管理,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以下簡稱“雙減”),暢通學校家庭溝通渠道,推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學習、休息、娛樂和體育鍛鍊的時間,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學習負擔。“雙減”入法,是利好之事,有助於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健康發展,行穩致遠。

  “雙減”入法,充分彰顯依法治理的原則和理念。2021年7月,中辦、國辦出臺了關於“雙減”的意見,從中央層面作出決策部署,做好頂層設計,為各級黨委、政府及其部門和全社會開展“雙減”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南。隨後,教育、市場監管、民政等各有關部門,緊鑼密鼓聯合發佈了一系列重磅新規,共同謀劃、合力推進。教育部等部門也立足自身職責,結合實際,先後出臺了多份單行文件規定,細化中央文件要求。從各地的落實情況看,各級黨委政府積極響應,紛紛成立管理機構,制定實施意見,明確落實舉措。上述中央文件、部門的聯合發文或單行規定,以及地方省級黨委政府及其部門的具體要求等一系列規範性文件,從各層面為“雙減”工作開展奠定了政策基礎和執法依據。總結前期的工作,在中央文件、部門規範性文件以及地方黨委政府的文件等系列政策文件依據不斷健全完善的基礎上,家庭教育促進法及時將“雙減”入法,把中央決策部署轉化為法律的具體條文和明確規定,使“雙減”工作在國家層面有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和強力支撐,充分彰顯了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的理念。有了法律的重磅加持,大大增強了基層執法的強制力、執行力、威懾力,各地推進“雙減”工作的底氣更足,力度更大,效果也將更好。

  “雙減”入法,更加堅定推進的決心和信心。中央關於“雙減”的意見發佈以來,各地按部就班推進,取得了初步戰果,但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有的地方黨委政府重視還不夠,部門合力不足,推進工作不平衡;一些教培機構雖然表面擁護,但也有暫時避避風頭,等過段時間熱度下降再捲土重來的打算,甚至還有換個“馬甲”繼續從業、換湯不換藥的僥倖心理。一些家長還心存“別人家的孩子不減,自己孩子的作業減下來,將來要吃虧”的糾結和焦慮,甚至還有“‘雙減’到底能堅持多久”的疑問。社會上還有徘徊觀望、猶豫不決的心態,以至於有些地方因校外培訓剛需,出現了“私人家教”等各種怪象,説到底就是對“雙減”工作推進的信心還不夠足、決心還不夠大。在“雙減”工作需要進一步持續深入推進的重要關口,國家將“雙減”入法,高位、強力、深入推進,為“雙減”持續助力、升溫、加碼,鄭重宣示了誓將“雙減”進行到底的堅強意志、不達目的絕不收兵的堅定決心。

  “雙減”入法,加快構建系統治理的體系和格局。“雙減”是中央下決心推行的“小切口,大成效”的重要教育改革,事關黨的教育方針的貫徹,事關教育立德樹人使命的落實。全方位的教育生態營造、良好教育環境的再造,都必須堅持改革的系統性、協同性和全局性。前一個階段,聚焦“雙減”的工作目標,主要在於加強校內統籌推進“五項管理”,改進和提升學校教育教學品質,加強學校課後服務。在校外教培機構方面,主要是統籌校內校外、課內課外、線上線下的治理,已經收到了階段性成效。這次將“雙減”入法,加強立法建設,補足立法短板,強化了“雙減”工作立法、執法、司法的系統性、協同性。同時,法律明確規定了地方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家庭在“雙減”工作中的職責,推動構築黨委政府領導、部門協同、學校主責、家庭盡責、協同共治、攜手共進的治理體系,推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主體,法治化、制度化、規範化、常抓不懈的治理格局,無疑將推動“雙減”走深走實、落地見效。

  (作者:邵允振,係教育系統公務員)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