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越走越寬廣

2021-08-16 15:11: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越走越寬廣(當代西行漫記)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8月10日給“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外籍青年代表回信,對他們積極到中國各地走訪、深化對華了解表示讚賞,鼓勵他們加強交流互鑒,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青春力量。近日,來自28個國家的36位項目外籍青年代表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祝賀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

  近年來,許多國際人士在中國學習、工作、生活,見證了在中國共産黨帶領下,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中華大地上建設富饒美麗的家園,創造多姿多彩的文化,實現了夢寐以求的小康生活。

  “大灣區處處都有夢想開花的聲音”

  本報記者 程遠州

  夜幕初降,登臨廣州塔,繁華的都市江景一覽無余。

  “在這裡,厚重的歷史傳統與蓬勃的現代活力碰撞,讓這座大都市有了神奇的魅力。”在璀璨絢麗的珠江夜景中,來自清華大學的德國留學生秦赫宸感嘆道。他參加的是由全球化智庫和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共同發起的“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

  近日,在該項目下的“國際青年中國行”活動中,秦赫宸同來自17個國家的20余名青年一道先後造訪廣州、東莞、深圳,一路調研、參觀、體驗,同當地企業及民眾分享交流,深度感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活力,領略獨具特色的嶺南文化。

  “不久的將來,這裡將成為大灣區中央商務區核心區,並將以總部經濟、金融服務、商貿服務和科技創新等産業領域作為發展重點。”在廣州南沙明珠灣規劃展覽館,解説員向外籍青年們詳細講述“嶺南水城、星級城市”的規劃設計,勾勒出正加速到來的未來圖景。

  在南沙智慧城市示範區的展板前,來自喬治亞的郭凱赫駐足良久。“我在中國生活了許多年,之前沒有關注過這個海邊小城,沒想到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之下,短短幾年,一座國際化現代化的智慧城市已經初具雛形。”

  地處珠江入海口和粵港澳大灣區地理中心,南沙自貿區正在崛起為大灣區新興産業和人才匯聚的新高地,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選擇到南沙創業。在南沙創匯谷街區,外籍青年們走訪了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在這裡,有許許多多的追夢故事。

  “不斷優化的人才引進政策和人才培育機制,讓大灣區處處都有夢想開花的聲音。”已經在廣州生活了8年多的俄羅斯姑娘達麗婭深有感觸。目前在華南理工大學做博士後的她,致力於城市遺産保護和城市更新研究。“我很欣喜地看到,大灣區的城市正向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快速轉變。”達麗婭説。

  沿著中國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廣深高速,外籍青年們“打卡”了東莞松山湖,繼續感受大灣區的科創魅力。在華為溪流背坡村,宜人的園區環境讓大家讚不絕口。乘坐綠色節能的有軌電車,參訪團到達研發中心,與華為工作人員展開了深入交流。5G技術等一系列服務全球發展的前沿科技創新,以及中國快速發展的數字經濟和智慧製造業等話題引發大家的熱烈討論。

  “華為開展技術創新和新産品研發的過程令我印象深刻。”擔任PTL集團中國—以色列商務解決方案顧問的以色列青年世民感慨,“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我切身體會到了大灣區蓬勃的科創活力”。

  “我的使命就是成為一名國際交流大使,把我在這裡看到的告訴其他人。”來自加拿大的“90後”青年羅志成説。

  在深圳,參訪團來到南山區政務服務中心模擬辦理政務,親身體驗“最多跑一次”“數字城市”等政務服務,了解科技賦能下的社區治理;在深圳人才公園等地,大家駐足細看全球高科技人才在深創新成果案例,了解外國人在深圳創業的優惠政策,並與深圳市人才工作局局長張林,以及來自高校、高科技創業公司、在深創業國際企業的代表們展開深入對話,探索這座以開放、包容、年輕和活力著稱的城市的“人才密碼”。

  “只要是人才,就能在這裡找到機會——這非常吸引人。”來自賴索托的非洲廣東商會公關部部長李諾感嘆。

  “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週年展覽”吸引了許多觀眾。一幅幅照片、一段段視頻、一則則故事,呈現了中國改革開放歷程中的重要時刻。青年們來到展覽現場,聽來自不同領域的4位新老“深圳人”講述了他們各自的深圳故事,對這段波瀾壯闊的歷程有了更為生動的認識。

  “無論是對本國的經濟發展,還是對全球經濟的推動,中國的改革開放都功不可沒。”來自辛巴威的米萊説。感受到中國對外開放的力度不斷增強,他參與創辦了一個公益服務平臺,通過組織留學生參加跨文化交流、志願活動等方式,幫助外籍人士融入中國。

  欣賞粵劇、傳統醒獅表演,學習水袖動作、書法運筆……除了感受大灣區強勁的經濟活力,外籍青年們還體驗了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

  在每一個中國傳統文化體驗點,達麗婭都饒有興致地嘗試。這幾年,她在大灣區考察研究了多個歷史文化街區。“在推動城市發展的過程中,中國越來越重視對歷史文化遺産的傳承和保護。”達麗婭説,“在大灣區,經常可以看到現代化的生活場景和具有歷史感的文化元素比鄰而居、和諧共處,這讓城市更美好。”

  “把中國共産黨的治國理政理念介紹給更多人”

  本報記者 方 敏

  不久前,在山清水秀的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王村口鎮,來自尚比亞的小夥兒科尼利厄斯查比姆韋瓦身著紅軍服,頭戴紅軍帽,在教官的帶領下重走紅軍路。

  “我曾在埃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中讀到過中國紅軍的故事,如今親身體驗,感受很深。”姆韋瓦説道。他今年30歲,正在浙江農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攻讀風景園林學碩士學位。

  慶祝中國共産黨建黨百年之際,浙江農林大學開展“感知紅色文化”系列活動,組織留學生深入浙江各地的紅色根據地,了解中國共産黨的歷史,並鼓勵他們將體會記錄下來,書寫新時代留學生版的《西行漫記》。姆韋瓦和來自俄羅斯、烏克蘭、越南、吉爾吉斯斯坦、玻利維亞等國家的留學生一起走進浙西南革命根據地,了解中國革命先烈的故事。

  麗水遂昌王村口鎮是紅軍挺進師的師部駐地。20世紀30年代,粟裕、劉英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進駐這裡,並逐步創建了以王村口鎮為中心的浙西南遊擊根據地。挺進師將士浴血奮戰,許多戰士在遊擊戰爭中犧牲,長眠於此。

  在王村口鎮,姆韋瓦和同學們參觀了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館,體驗紅軍生活。活動中,姆韋瓦還學會了唱紅色歌曲,一曲《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唱得十分動人。“這個活動讓我們深入了解中國的革命歷史。中國共産黨與人民心連心,為使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生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活動結束後,姆韋瓦在日記本上寫下了這段話。

  在中國學習期間,姆韋瓦喜歡到處走走看看。此次活動的舉辦地遂昌,他此前已來過4次。“每次來都有新的體驗與發現。相比4年前,村裏的路更寬了,環境更整潔漂亮了,房前屋後都種滿了鮮花,處處聞得到花香。”姆韋瓦説。近年來,當地開展環境治理,黨員幹部深入鄉村,與群眾一起建設美好家園。

  在中國的7年時間裏,讓姆韋瓦感觸最深的就是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在他的印象中,浙江農林大學所在地杭州市臨安區,幾年前還是一個偏僻的小城。隨著2017年撤市設區,臨安深度融入杭州都市區快速發展中。去年,杭州地鐵16號線開通,從農林大學站坐地鐵到杭州市中心只需不到一個小時。不僅如此,學校周圍也陸續開起了商場、大型超市,生活越來越方便。

  中國發展奇跡的奧秘在哪?這是縈繞在姆韋瓦腦海中的問題。最近,他在一本書中找到了答案。在“中國概況”這門課上,老師推薦閱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姆韋瓦認真閱讀。書邊的空白處,已被他密密麻麻記滿了筆記。其中,被標記最多的專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結合此次遂昌之行,姆韋瓦認為,“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是中國共産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中國人民取得巨大發展奇跡的根本所在。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姆韋瓦報名成為一名校園防疫志願者,每天幫助同學們測體溫,購買必需的生活物資,並積極普及防疫知識。作為一名志願者,他見證了身邊的中國共産黨員們衝在抗疫一線,在學校、在社區、在村鎮,在有需要的地方,他們挺身而出,全心投入。這些都加深了他對“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的理解。

  今年年底,姆韋瓦即將畢業。“我的夢想就是回國當一名公務員,把中國共産黨的治國理政理念介紹給更多人,並運用到建設我的國家的具體實踐中。”姆韋瓦説。

  (人民網記者王麗瑋參與采寫)

  “中國脫貧攻堅取得的偉大成就激勵了我們”

  本報記者 劉曉宇

  “我原來是漁民,一家人都住在船上,14平方米的船裏,住著6口人。”面對遠道而來的國際友人,福建省寧德市下白石鎮下岐村村民江成財回憶起連家船民的生活,“那時候最怕颱風天,一到颱風天,就怕船翻了”。

  “您現在做什麼工作?生活怎麼樣?”喀麥隆駐華大使馬丁姆巴納問。“我現在做海鮮捕撈生意,收入還不錯,一年有30多萬元收入。”江成財樂呵呵地答。

  近日,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組織來自亞洲、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13個國家駐華使節赴福建省參訪。駐華使節們走進下岐村,與村民們交流,看村裏的變化,了解該村的發展歷史。

  在下岐村的漁民廣場上,擺放著一艘船——船側有一雙長槳,底部的船艙分為前後兩部分,前面的水艙用於裝載魚獲,後面的空艙則用於放置衣食雜物。曾經,連家船民祖祖輩輩居住在這樣的船上,以船為家,生活貧苦。1997年至1999年,下岐村採取“分期分批,全面搬遷”的辦法,建設2個新村、6個安置點。此後,連家船民逐步搬上岸、住上房、用上電,生活也隨之美起來、富起來。

  從江成財的經歷中,駐華使節們了解到下岐村翻天覆地的變化。“搬遷上岸後,當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及漁民們的自身努力,讓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維德角駐華大使塔尼亞羅穆阿爾多感慨。

  在寧德擺脫貧困的故事裏,除了連家船民上岸,還有畬族村民下山。寧德市蕉城區七都鎮北山村是個畬族村。“我們村子原先在半山腰,交通閉塞,村子很窮,村民們的生活很苦。”北山村村支書鐘伏零回憶説,後來在扶貧政策的引導下,畬族群眾搬下了山,村民們開始種植畬藥、臍橙和草莓。如今,各品類經濟作物種植總面積達3000畝,産值超過2400萬元。北山村周邊還引進了幾家農産品加工企業,帶動村民們家門口就業。“現在,北山村每人平均年收入達到2.56萬元。”

  活動現場,駐華使節們還在當地村民們載歌載舞的演出中體驗了一把畬族文化。“北山村動人的畬族樂曲久久在我心中回蕩。”參訪結束,羅穆阿爾多大使説道。

  “上世紀90年代末,當地部分村民仍居住在茅草屋、連家船。如今,寧德正在培育4個千億級産業集群,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連續兩年平均增幅位居福建省第一。”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林松添表示,寧德是中國減貧發展的縮影。從寧德的發展變化可以了解到中國為什麼能取得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姆巴納大使表示,消除貧困是全人類的共同目標,中國脫貧攻堅取得巨大成就,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我們此行就是來學習借鑒中國在脫貧攻堅中的成功經驗做法。我們希望進一步加強與福建省的交流合作,推動友好關係不斷向前發展。”許多駐華使節對此深有同感,南非駐華大使謝勝文表示:“同為發展中國家,中國脫貧攻堅取得的偉大成就激勵了我們。我們正在根據自身國情,學習借鑒中國的減貧經驗。”

  (人民網記者林曉麗參與采寫)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