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闊步走在繁榮發展的道路上”

2021-07-13 09:17: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中國闊步走在繁榮發展的道路上”(外媒看中國)

  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鬥,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外媒給予高度關注,積極評價中國共産黨正確領導,期待中國為促進人類進步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人民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埃及《祖國回聲報》撰文指出,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這一消息令人鼓舞。報道説,一個世紀以來,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創造了一個個人間奇跡,使新中國從積貧積弱走向強大富庶。“沒有中國共産黨的正確領導,就沒有今天繁榮發展的中國”。

  摩洛哥《東方報》稱,中國共産黨喜迎百年華誕是中國人民的大事,也是世界性的大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彰顯了這個百年大黨帶領中國人民頑強拼搏、不懈奮鬥的歷程。今天,中國創造了使數億人擺脫貧困的發展奇跡,“中國人民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墨西哥《金融家報》援引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淩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等習近平主席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內容。報道説,取得消除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輝煌成就,標誌著“中國闊步走在繁榮發展的道路上”。

  哥倫比亞“兩岸”新聞網報道稱,百年來,中國共産黨始終牢記並踐行初心使命,帶領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報道引用哥倫比亞—中國友好協會主席普亞納的話稱,中國在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不斷豐富著馬克思主義的內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成功的”

  越通社報道指出,過去10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巨大發展成就。去年,中國快速控制疫情,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當前,中國共産黨正在落實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向2035年遠景目標和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

  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報道稱,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中國創造了偉大的經濟奇跡。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經濟累計實際增長約189倍,目前中國經濟總量已超過100萬億元人民幣;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産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報道還關注到中國各領域不斷深化改革,如重視基礎設施建設,高鐵運營里程位居世界第一等。

  俄新社在題為《前所未有的跨越——中國共産黨輝煌成就》的文章中稱,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中國創造的“世界之最”日益增多:中國是世界第一橋梁大國、中國汽車年産銷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國建造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已開放運作……俄羅斯《消息報》刊文評論説:“中國人民享受著令人驚嘆的現代化生活。”

  波蘭《選舉報》刊文表示,當下,中國國內紅色旅遊日益蓬勃發展。曾經發展滯後的革命老區,正成為展示中國發展成就的窗口。“社會民生問題得到重視和改善,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成功的。”

  “世界可以從中國的發展中獲益”

  南非《星報》《比陀新聞報》《開普時報》及獨立傳媒網站等刊發評論文章指出,中國取得的非凡發展成就,是慶祝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最好的禮物。相關文章指出,中國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一直努力幫助其他國家實現和平發展。中國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將使相關國家約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

  肯亞首都調頻網站發表文章,高度評價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中國在維護多邊主義、促進發展中國家參與全球治理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迄今,中國已同140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與世界共用發展成果,併為應對現實挑戰、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新平臺。“中國共産黨從不將自己的發展模式強加於人,而是與大家共同發展。世界可以從中國的發展中獲益。”

  《衣索比亞先驅報》發表評論文章稱,中國共産黨在其百年發展歷程中為本國人民創造了幸福生活,也造福了世界人民。文章讚賞中國給世界帶來發展機遇,表示中國共産黨的執政經驗值得各國政黨學習借鑒。

  尼日利亞《國民報》發表尼日利亞非中媒體中心主任伊梅烏的評論文章,認為中國共産黨擁有豐富的治國理政經驗,為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文章説,中國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特別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驗,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採取及時有效措施遏制疫情蔓延,並成功研發疫苗,助力全球抗疫。中國共産黨堅持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必將為人類社會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本報北京、開羅、華沙、墨西哥城、裏約熱內盧、河內、莫斯科、約翰內斯堡、阿布賈7月12日電 記者龔鳴、黃培昭、于洋、劉旭霞、李曉驍、楊曄、張光政、閆韞明、姜宣)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