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成功脫貧提振全球減貧信心

2021-06-08 09:14:00
來源:勞動報
字號

  中國成功脫貧提振全球減貧信心(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中共的世界情懷)

  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宣佈:“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週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這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光榮,是中國共産黨的偉大光榮,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光榮!”

  擺脫貧困一直是困擾全球發展和治理的突出難題。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佔世界人口近1/5的中國全面消除絕對貧困,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不僅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件,也是人類減貧史乃至人類發展史上的大事件。

  中國脫貧實踐不僅加快了全球減貧進程,也提振了全世界消除絕對貧困、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信心。

  偉大成就——

  “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是中國經過8年艱苦努力,為全球減貧事業交出的優異成績單。

  “一句話概括中國的脫貧成就:這是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消除絕對貧困不僅在中國歷史上尚屬首次,也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汪三貴對本報表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減貧事業最大的成就是歷史性地消除了絕對貧困。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下,脫貧群眾不僅不再為吃穿問題發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飲水安全也都得到保障。在中國,無論多偏遠的地方、人口再少的民族,人類基本需求問題都得到了有效滿足。

  4月6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了《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白皮書,系統梳理了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與貧困作鬥爭,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偉大歷程,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援引了白皮書中一系列展示中國脫貧成就的亮眼數據:改革開放以來,按照現行貧困標準計算,中國7.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2013年的6079元人民幣增長到2020年的12588元人民幣,年均增長11.6%;貧困人口生活水準顯著提升,2020年貧困縣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4.8%,99.9%以上的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醫療保險,貧困地區自來水普及率提高到83%。

  “這麼大的脫貧規模,這麼高的脫貧標準,這樣的成就是史無前例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中國是擁有14億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基礎差、底子薄,發展不平衡。中國的貧困規模之大、貧困分佈之廣、貧困程度之深世所罕見,貧困治理難度超乎想像。100年來,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堅定不移、頑強不屈的信念和意志與貧困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中共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為中國脫貧事業帶來嚴峻挑戰的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帶領全黨和全國人民以更大的決心和更強的力度,做好了“加試題”,打好了收官戰。

  “中國在反貧困鬥爭中取得勝利”,德國新聞電視臺報道稱,中國已經成功地消除了絕對貧困和整體區域貧困,並提前10年實現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設定的目標。這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最有力的反貧困鬥爭。

  俄羅斯《勞動報》網站報道稱,脫貧攻堅戰是中國農村的又一次偉大革命,深刻改變了貧困地區落後面貌,有力推動了中國農村整體發展,補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突出短板,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刊文稱,過去8年,中國投入大量資金改善貧困人口的醫療、教育、住房條件或直接提供物資。即使在2020年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中國仍然提前10年完成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文章指出,過去幾十年全球貧困人口減少了70%,這一令人矚目的成績,離不開中國約7億人口快速脫貧的貢獻。

  披荊斬棘——

  “精準扶貧是制勝法寶”

  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制勝法寶是什麼?回望百年曆程,中國共産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堅持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使命,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進行了長期艱辛奮鬥。

  “100年來,中國共産黨消除貧困主要進行了以下幾個歷史階段的探索:新中國成立前,團結帶領廣大農民‘打土豪、分田地’,幫助窮苦大眾翻身解放;新中國成立後,作為執政黨,中國共産黨通過更徹底的土地革命和建立公有制經濟,避免貧富差距的出現和擴大;改革開放以後,在‘先富帶動後富’整體思路的指引下,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著力解放和發展生産力,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採取了開髮式扶貧和救濟式扶貧相結合的辦法,努力在發展中解決貧困問題。”李國祥説。

  埃及共産黨總書記阿德利曾先後4次訪問中國,除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外,還多次去貴州和湖南山區的偏遠村子考察,實地見證了中國為扶貧做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偉大成就。他表示,中國領導人對扶貧工作進行了“頂層設計”,並親力親為,具體部署扶貧工作,“這凸顯了中國共産黨執政為民、想民所想的一貫做法”。

  “中國共産黨堅定的政治決心是中國實現全面脫貧的重要前提。”汪三貴認為,首先,在對貧困問題的重視程度上,沒有國家能超越中國。作為執政黨,中國共産黨將一直減貧和實現共同富裕作為國家建設最重要的目標,彰顯強大政治決心。其次,中國共産黨能有組織有體系地貫徹執行扶貧措施。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國共産黨不惜一切成本,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的力量,探索出東西部協作扶貧、定點扶貧、社會扶貧等多種協作扶貧方法。從組織體系上看,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再到村一級的基層組織,中國脫貧攻堅戰採用的黨政一把手責任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治理體系。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此外,脫貧方法適當,堅持精準扶貧方略。中國政府通過建檔立卡等方式,找到每一個貧困戶的位置,然後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採取一系列綜合性措施。對照“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各級黨政機關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調查、分析和解決,因人因戶施策,採取短期措施和長期措施相結合,還建立了一套脫貧效果評估考核體系。最後,中國充分調動起被扶貧對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其脫貧的內生動力。

  巴基斯坦Newswire新聞網站稱,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精準扶貧”是中國取得脫貧成功的關鍵。中國派出數百萬幹部到農村挨家挨戶為每一個貧困家庭制訂詳細的所有扶貧計劃,傳授電商知識、幫助推銷農産品、率領民眾種植經濟作物。這場脫貧攻堅戰是一場人民戰爭。

  “事實充分證明,精準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制勝法寶,開髮式扶貧方針是中國特色減貧道路的鮮明特徵。”李國祥分析,中國脫貧攻堅之所以取得成功,有四大原因:一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為脫貧攻堅積累了強大的經濟支撐;二是精準扶貧找對了門徑。中國政府在全國範圍內一個不落地把貧困戶和貧困人口找出來,綜合施策解決貧困問題;三是制度優勢和組織優勢,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動員全社會力量和資源共克脫貧難關;四是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産業發展,解決區域性發展不平衡問題,帶動就業,提高貧困人口的收入水準。

  俄新社報道稱,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阿列克謝馬斯洛夫認為,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濟持續保持高速增長,為消除貧困和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準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沒有搞“一刀切”式的同步富裕,而是採取了循序漸進的發展方式,堅持探索先富帶動後富的共同富裕模式。

  惠及全球——

  “人類減貧的中國樣本”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已經開啟。當前及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中國仍然任重道遠。

  “在5年過渡期內,中國將通過以下途徑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規模性返貧:通過産業轉型升級,做好就業扶貧,為脫貧民眾創造更多可持續的增收途徑;對零散發生的貧困人口,要進行及時的救助幫扶;在欠發達地區,持續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強化公共服務,切實提高當地民眾的生活品質;將脫貧攻堅的政策措施、工作方法、資源整合能力都以機制的形式確定並保留下來,繼續強化責任意識。”李國祥表示,與此同時,在實現第二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過程中,通過探索鄉村振興的辦法,如産業振興和教育扶貧等途徑,全力解決城鄉收入差距問題。

  “在完成全面脫貧後,中國共産黨下一步的奮鬥目標是通過鄉村振興,到本世紀中葉實現第二個目標——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實現全面現代化的瓶頸在農村。要消除城鄉差距,就必須要全面提高農村人口的生活品質。因此,鄉村振興必須和新型城鎮化同步推進。”汪三貴説。

  德國財經網報道稱,聯合國去年12月的一份報告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嚴重長期影響,全球到2030年將可能再有2.07億人陷入極端貧困,從而使極端貧困總人數超過10億。

  全球貧困狀況惡化成為不可忽視的現實。在此背景下,中國減貧方案可謂一劑強心針,為推進全球減貧事業注入更多信心與動力。

  “貧困問題是個世界性難題,反貧困是人類共同面臨的任務。不僅廣大發展中國家受到貧困問題的困擾,就連不少發達國家也需要解決這一問題。”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表示,作為人口占全球近1/5的大國,中國取得的脫貧成就對全球有示範作用,對世界人民是一個巨大鼓舞。鳩山由紀夫還高度評價中國積極開展國際減貧合作,交流分享減貧經驗。他表示,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同有關國家攜手合作,突破制約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瓶頸,為成千上萬人提供就業機會,為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和民生改善貢獻力量。

  巴基斯坦Newswire新聞網站報道稱,為吸取中國脫貧經驗,老撻領導人本揚曾走訪了習近平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的湖南省十八洞村。

  脫貧是“最成功的中國故事”,不僅受到世界矚目,也為眾多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提供了新的借鑒。伊朗駐華大使館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貧窮是實現人權的最大障礙。成功解決14億人的溫飽問題,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對人權的尊重。”

  肯亞《人民報》網站報道稱,中國在其減貧努力中將農村地區作為優先事項,而農業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的努力為肯亞的社會經濟轉型提供了深刻啟發。在利用農業來加快具有包容性的社會經濟發展方面,肯亞有很多東西需要向中國學習。

  “中國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創造了人類減貧的中國樣本,對全球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減貧事業具有重要借鑒意義。”汪三貴分析稱,一是要有解決絕對貧困問題的信心和決心,整合各項社會資源集中解決貧困問題;二是因地制宜,根據各自國家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身的減貧措施;三是在《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框架內,開展減貧國際合作和交流。

  賈平凡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