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胡德巧:《共産黨宣言》的根本任務是要解決所有制問題

2021-04-21 09:34:00
來源:中國理論網
字號

《共産黨宣言》的根本任務是要解決所有制問題

胡德巧

內容摘要:消滅資産階級私有制和實行社會主義單一生産資料公有制,是《共産黨宣言》的根本任務和主要目的。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設想通過採取有關鬥爭策略推翻資産階級統治,把全部生産資料集中在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産階級手裏,認為這一目標可以在英、法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率先實現。同時認為,要達到這一目的是有條件的,如果沒有生産力的高度發達和産品的極大豐富,這是辦不到的。我國社會主義是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本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通過戰勝艱難困苦,在經濟社會十分落後的情況下建立的。因此,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反對所有制教條,堅持和完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關鍵詞:共産黨宣言 所有制問題 反對教條主義 堅持基本經濟制度 

  所有制問題是一切人類社會的基本問題。全部社會發展更替和矛盾運動的歷史都是所有制關係不斷變化的歷史。不同階級對立、不同社會制度發展以及國際無産階級革命運動的掀起,歸根到底都是圍繞所有制問題進行或以所有制關係為基礎的。馬克思恩格斯給人類社會進步指明方向的《共産黨宣言》、《資本論》等著作,他們一生為偉大共産主義事業艱苦卓絕、努力奮鬥的目標和動力,都是以此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1848年2月,作為國際無産階級政黨第一個綱領性文獻《共産黨宣言》(簡稱《宣言》)的根本任務和主要目的,就是要解決所有制問題,即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和建立社會主義生産資料公有制,同時,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170多年來,全世界無産者前赴後繼始終在堅持不懈地為之奮鬥,《宣言》的戰鬥口號及其所有制方面的光輝思想,將永遠為人類社會的進步指引著前進方向。

  (一)《宣言》的主要任務是要宣告消滅私有制

  馬克思恩格斯重點考慮和回答的最集中、最基本、最突出的首要的問題,就是消滅現存所有制關係。《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告訴我們:“《共産主義宣言》的任務,是宣告現代資産階級所有制必然滅亡。”[1]恩格斯在《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引錄和重申了這一點,認為廢除現代資産階級所有制,是共産黨人的立場、觀點和決心所在。因為所有制問題涉及無産階級的根本利益問題,共産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産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們在無産者不同的民族的鬥爭中,強調和堅持的是整個無産階級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他們在無産階級和資産階級的鬥爭所經歷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始終代表整個無産階級運動的利益。馬克思指出:“要使他們的利益能一致,就必須消滅現存的所有制關係,因為現存的所有制關係是造成一些民族剝削另一些民族的原因;對消滅現存的所有制關係關心的只有工人階級。”[2]他針對英國發生的情況指出,英國“從改革法案開始到廢除穀物法為止的一切問題上,各政黨不是為改變財産關係而鬥爭又是為什麼呢?他們不正是為所有制問題、社會問題而鬥爭嗎?”[3]《宣言》指出:“在所有這些運動中,他們(指共産黨人)都強調所有制問題是運動的基本問題,不管這個問題的發展程度怎樣。”[4]不可否認,所有制問題是一切問題中的根本問題。

  廢除資産階級所有制,就是消滅私有制。只要一説到《共産黨宣言》,人們幾乎就要把《宣言》與“消滅私有制”等同起來。是的,《宣言》就是圍繞這樣的一個“共産黨人的理論原理”進行的。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第二章無産者和共産黨人中指出:“共産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5]《宣言》正文全篇25000多字,如果要集中起來匯成一句話,就是5個字:消滅私有制。這既是《宣言》的理論內核,又是整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精髓。掌握了這一點就掌握了“共産黨人的理論”和《宣言》的精神實質。這裡提出的“消滅私有制”不是消滅別的什麼私有制,就是消滅現存的資産階級私有制。只要聽説要“消滅私有制”,資産階級就“驚慌”起來,而無産階級就會受到極大鼓舞。在資本主義之前,經歷過不同的社會制度和不同的所有制關係。而廢除封建制度的所有制,代之以資本主義制度的所有制,這不是共産黨人要做的事。“這些原理不過是現存的階級鬥爭、我們眼前的歷史運動的真實關係的一般表述。廢除先前存在的所有制關係,並不是共産主義所獨具的特徵。”“共産主義的特徵並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廢除資産階級的所有制。”[6]《宣言》認為,資産階級財産出現以前的那種小資産階級的、小農的財産,用不著我們去消滅,工業的快速發展已經把它消滅了,而且每天都在消滅它。那麼,對於資産階級的私有財産應該怎麼辦?這些財産是雇傭勞動通過創造資本創造出來的、被資産階級剝削剝奪佔有的,而我們現在需要做的是要把這些財産剝奪回來。《宣言》坦率地承認了這一點:“你們責備我們,是説我們要消滅你們的那種所有制。的確,我們是要這樣做的。”“共産主義並不剝奪任何人佔有社會産品的權力,它只剝奪利用這種佔有去奴役他人勞動的權力。”[7]

  當然,《宣言》提出消滅私有制的理論,直接吸收了恩格斯《共産主義原理》的基本思想。在1847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在倫敦召開的共産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上,與會代表認真討論了恩格斯為大會提供的綱領草案《共産主義原理》,同時按照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主張,修訂和通過了《共産主義者同盟章程》。這個章程第一條旗幟鮮明地指出,消滅資産階級舊社會,建立沒有階級、沒有私有制的新社會。在此基礎上,由馬克思恩格斯進一步明確提出的消滅私有制的理論,正式載入了無産階級政黨第一個綱領性文獻《共産黨宣言》。可見,消滅私有制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國際共産主義運動中一個具有根本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為什麼要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

  其一,私有制是少數人剝削多數人的制度。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佔絕大多數的雇傭勞動者一無所有,少數人擁有社會全部財産。《宣言》指出:“我們要消滅私有制,你們就驚慌起來。但是,在你們的現存社會裏,私有財産對十分之九的成員來説已經被消滅了;這種私有制之所以存在,正是因為私有財産對十分之九的成員來説已經不存在。可見,你們責備我們,是説我們要消滅那種以社會上的絕大多數人沒有財産為必要條件的所有制。”[8]或者是説,消滅那種以少數人佔有財産、少數人剝削多數人為前提的所有制。為了“十分之九的成員”的根本利益,我們必須要消滅資産階級私有制。

  其二,私有制是資本主義生産關係的基礎。資産階級集中了社會所有財富,佔有了一切生産資料。消滅私有制就是消滅資産階級統治和資本主義制度賴以生存的物質條件,從而消滅階級和階級對立。“在消滅這種生産關係的同時,也就消滅了階級對立的存在條件,消滅了階級本身的存在條件,從而消滅了它自己這個階級的統治。”[9]“各種不同的等級差別和階級差別由於消滅了它們的基礎即私有制而必將消失一樣。”[10]只有消滅私有制,才能消滅階級差別和階級對立、消滅資本主義生産關係和資産階級統治賴以生存的物質條件。

  其三,私有制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徵。《宣言》始終抓住資本主義私有制這個本質特徵,明確了共産主義的目標任務,提出了“全世界無産者聯合起來”的鼓舞世界無産階級革命運動的戰鬥口號。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闡述這一特徵的同時,展望了共産主義未來美好前程,進一步強調了消滅私有制的必要性。恩格斯指出:“無産者只有廢除一切私有制才能解放自己。”[11]在大工業發展的條件下,“這種強大的、容易增長的生産力,已經發展到私有制和資産者遠遠不能駕馭的程度,以致經常引起社會制度極其劇烈的震蕩。只有這時廢除私有制才不僅可能,甚至完全必要。”[12]

  消滅私有制應採取什麼措施和步驟?按照《宣言》的總體方案,消滅私有制需要採取的鬥爭方式和鬥爭策略,是要實行暴力革命。主要有以下具體措施和步驟:第一步使無産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第二步實行民主;第三步與傳統所有制關係和傳統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第四步奪取資産階級的全部資本;第五步迅速增加生産力的總量;第六步組織使用暴力;第七步把生産集中在聯合體。“當然首先必須對所有權和資産階級生産關係實行強制性的干涉,也就是採取這樣一些措施,這些措施在經濟上似乎是不夠充分的和無法持續的,但是在運動進程中它們會越出本身,而且作為變革全部生産方式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13]

  在經濟方面的具體措施還有:剝奪地産、贖買和剝奪資産者財産、沒收反動分子的財産、徵收累進稅、廢除繼承權、取消私人銀行、開墾荒地和改造土壤、發展農業、組織運輸、實行工農結合、實行公共和免費教育、發展生産、組織勞動和無産者就業等。恩格斯指出:“只要向私有制一發起猛烈的進攻,無産階級就要被迫繼續向前邁進,把全部資本、全部農業、全部工業、全部運輸業和全部交換都越來越多地集中在國家手裏。”[14]

  這種消滅私有制的革命在什麼情況下才能發生,首先應該在哪些國家發生?馬克思恩格斯設想將會在多國同時發生。由於世界市場的出現,各國尤其是各文明國家的人民會彼此緊密地聯繫起來,互相影響,開展鬥爭。因此,恩格斯指出:“共産主義革命將不是僅僅一個國家的革命,而是將在一切文明國家裏,至少在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同時發生的革命,在這些國家的每一個國家中,共産主義革命發展得較快或較慢,要看這個國家是否有較發達的工業,較多的財富和比較大量的生産力。”同時,“共産主義革命也會大大影響世界上其他國家,會完全改變並大大加速它們原來的發展進程。”[15]可見,“世界市場”給“同時發生”提供了條件。馬克思恩格斯“消滅私有制”的理論,指出了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和未來趨勢,它就像一面鮮艷的旗幟,極大鼓舞了無産者的鬥爭熱情,增強了共産黨人的革命意志。

  (二)《宣言》主張實行全部生産資料公有制

  消滅私有制後,到底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所有制關係?黨綱《宣言》設想:“資本不是一種個人力量,而是一種社會力量。因此,把資本變為公共的、屬於社會全體成員的財産。”[16]這就是説,消滅私有制後將代之以生産資料“公共佔有”或“社會全體成員佔有”,實際上就是實行生産資料公有制。但是,要先以國家的名義,把生産資料交到國家手裏。《宣言》説:“無産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産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産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産階級手裏。”[17]無産階級在上升為統治階級後,有一個短暫的“轉變時期”或“過渡時期”。這時,應把奪取的全部資本和全部生産資料統一集中在國家手裏,先歸國家所有。這就是《宣言》指出的要把全部資本、所有生産工具、工業和農業、銀行信貸、所有土地、全部運輸業等,都集中在代表社會全體成員的國家手裏,也就是把資本主義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生産資料公有制。這就是馬克思恩格斯較早在《宣言》中提出“消滅私有制”的同時,闡述要建立和怎樣建立統一的生産資料公有制。

  把生産資料先集中在國家手裏是必要的。在《宣言》之後,馬克思恩格斯還有較多相關論述。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指出:“生産資料的集中,這是無産階級追求的希望,也是無産階級運動的物質基礎。”[18]他在《論土地國有化》中指出:“生産資料的全國性的集中將成為由自由平等的生産者的聯合體所構成的社會的全國性基礎,這些生産者將按照共同的合理的計劃自覺地從事社會勞動。”[19]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無産階級將取得國家政權,並且首先把生産資料變為國家財産。”“國家真正作為整個社會的代表所採取的第一個行動,即以社會的名義佔有生産資料,同時也是它作為國家所採取的最後一個獨立行動。”[20]只有在消除了“舊社會的痕跡”和“弊端”後,“當國家終於真正成為整個社會的代表時,它就使自己成為多餘的了。”[21]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生産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同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這個外殼就要炸毀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鐘就要響了。剝奪者就要被剝奪了。”[22]恩格斯認為,把生産資料變為公共財産,是現代無産階級的歷史使命,是無産階級運動的基本任務。1890年8月,恩格斯在《致奧托伯尼克》的信中説:新的社會制度“同現存制度的具有決定意義的差別當然在於,在實行全部生産資料公有制(先是國家的)基礎上組織生産。”[23]馬克思恩格斯這些關於公有制的論述與《宣言》中關於公有制的論述是完全一致的。

  這裡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在這個時候這個地方,一個完整的“生産資料公有制”概念出現了。這一概念與馬克思恩格斯在各種不同場合不同時間使用的生産資料“公共佔有”、“公共所有”、“共同佔有”、“社會所有”、“社會佔有”、“集體所有”、“集體財産”、“財産公有”、“集體佔有”、“集體所有制”、“集體佔有制”、“公有制”、“社會所有制”等概念的表述不完全相同,但其意義則完全相同。但是,一定要著重指出的是,在馬克思恩格斯的全集中,在不同時期的版本中,在論述公有制及公有制的形式時,他們始終沒有提出“全民所有制”這一概念。

  《宣言》提出把資本、生産資料變為“公共佔有”或“社會全體成員佔有”的財産,同時,又提出把“生産資料集中在國家手裏”,並且更多説的是把生産資料收歸國有,這有矛盾嗎?沒有矛盾,這是步驟問題,其意義是完全一致的。在無産階級剛剛上升為統治階級時,通過無産階級政權第一步先把所剝奪的生産資料交給國家,讓這些生産資料由國家“以社會的名義”代表“社會全體成員佔有”,這裡沒有任何矛盾。因為這時的國家,已經改變了它的資本主義性質而成為無産階級專政的國家,成為社會主義國家。《宣言》從闡述問題的需要出發,也是從採取措施和具體實施操作出發,對大量的原來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所有生産資料,提出“集中在國家手裏”,這一步是正確的。其實,把生産資料交給國家,就是“共同佔有”、“社會佔有”,就是實行了生産資料公有制。

  關於社會主義的目標任務,即以生産資料公共佔有取代私有制的問題,始終是馬克思主義學説的重點和核心問題。1846年10月,針對有人提出共産主義是什麼的問題,恩格斯用“三言兩語”回答:這個問題難不倒我,共産主義就是“消滅私有制而代之以財産公有。”[24]恩格斯在《共産主義信條草案》中指出:“消滅私有制,代之以財産公有。”“限制私有制,以便為私有制逐漸轉變為社會所有製作準備。”[25]他在《共産主義原理》中也説過:私有制必須廢除,“而代之以共同使用全部生産工具和按照共同的協議來分配全部産品,即所謂財産公有。”[26]恩格斯的這些早期思想,在後來的《宣言》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同樣,馬克思也有很多相關論述。馬克思指出:要把資本主義性質的勞動資料“改變為自由聯合的勞動形式和社會的生産資料。”[27]馬克思認為,“法國社會主義工人確定其經濟方面努力的最終目的是使全部生産資料歸集體所有。”[28]馬克思1874-1875年初在《巴枯寧<國家制度和無政府狀態>一書摘要》中指出:“一開始就應當促進土地的私有制向集體所有制過渡。”“在集體所有制下,所謂的人民意志消失了,而讓位給合作社的真正意志。”[29]在1877年10-11月《給<祖國紀事>雜誌編輯部的信》中,馬克思指出:“實際上已經以一種集體生産方式為基礎的資本主義所有制只能轉變為社會所有制。”[30]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指出:“以社會的生産經營為基礎的資本主義所有制轉化為社會所有制比較起來,自然是一個長久得多、艱苦得多、困難得多的過程。前者是少數掠奪者剝奪人民群眾,後者是人民群眾剝奪少數掠奪者。”[31]馬克思所提出的“集體所有制”、“社會所有制”等這些意義完全相同的概念,都是指生産資料公有制。

  消滅私有制代之以公有制,是馬克思恩格斯一貫的信念和立場。晚年的恩格斯,更加慎重、更加堅定地強調了社會主義的目標任務。1893年5月,恩格斯在一次與法國記者的談話時,記者問你們的最終目標是什麼,恩格斯説我們沒有最終目標,關於未來社會的預定看法,您在我們這裡連它們的影子也找不到。如果説一些很具體、很詳細的“影子”還沒有或“找不到”的話,而一些重大的、原則性的目標早在幾十年前就有了。所以,恩格斯接著還是告訴了這位記者的最終目標。恩格斯説:“當我們把生産資料轉交到整個社會的手裏時,我們就心滿意足了。”[32]1894年11月,恩格斯在《法德農民問題》十分明確地指出:“必須以無産階級所擁有的一切手段來為生産資料轉歸公共佔有而鬥爭。”“生産資料的公共佔有便在綱領中被提出來作為應當爭取的唯一的主要目標。”“社會主義的任務,不如説僅僅在於把生産資料轉交給生産者公共佔有。”[33]早在1849年6月,馬克思對法國的最初憲法草案初次概括的一個關於無産階級革命要求“勞動權”的“笨拙公式”有一段論述:“其實勞動權就是支配資本的權力,支配資本的權力就是佔有生産資料,使生産資料受聯合起來的工人階級支配,也就是消滅雇傭勞動、資本及其相互間的關係。”[34]所以,恩格斯1895年3月,在為馬克思再版《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寫的導言中,對馬克思的論述給予了高度讚賞和歸納,指出:“使本書具有特別重大意義的是,在這裡第一次提出了世界各國工人政黨都一致用以扼要表述自己的經濟改造要求的公式,生産資料歸社會所有。”[35]這次指出“生産資料歸社會所有”,是恩格斯給共産主義運動的最後的留言。

  如前所述,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和其他著作、其他場合,對生産資料公有制概念的表述和使用方式不拘一格、多種多樣。但是,有一點必須講清楚,必須形成共識,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在消滅商品貨幣和推翻資産階級反動統治以後,在新的社會制度條件下建立起來的生産資料公有制及其實現形式是獨立的、單一存在的,沒有任何不同性質的所有制形態與之同時並存,這種所有制就是社會全體成員共同佔有的、統一的生産資料社會所有制。

  (三)《宣言》要求保護和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

  《宣言》雖然沒有直接提出關於“個人所有制”的完整概念,但《宣言》較早闡述了關於“個人所有制”的問題。因此,建立“個人所有制”同樣也是《宣言》要求要解決的重要問題。理論界平常説的“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是馬克思在與恩格斯原有研究包括《宣言》有關“個人所有制”思想基礎上,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次明確提出和論述的理論,後來在他們的多部著作中,又對這一理論進行了闡述和説明。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論述的“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是什麼意思?幾十年來,我國經濟理論界有著各不相同的觀點。20多年來,對“個人所有制”的理解有這樣一些説法:有的説是個體經濟,有的説是私營經濟,有的説是股份制,有的説是公有制,等等。然而,這些理解都是誤解。馬克思是這樣説的:“從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産生的資本主義佔有方式,從而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是對個人的、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第一個否定。但資本主義生産由於自然過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對自身的否定。這是否定的否定。這種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基礎上,也就是説,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産的生産資料的共同佔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36]其中説的“第一個否定”、“自身的否定”、“否定的否定”,都是對生産資料的佔有或所有而言的。經過“否定的否定”過程後,最後一句“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是不是指生産資料方面的佔有方式,是不是要重新建立生産資料個人所有制或生産資料私有制?絕對不是,“這種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如果是那樣的話,就成了杜林先生的“既是個人的又是公共的所有制的混沌世界”這一“深奧的辯證法之謎”。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批判了這種“自由創造和臆想”的錯誤觀點,捍衛了馬克思的理論權威。馬克思説的這個“個人所有制”,是在“生産資料的共同佔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的,不可能在未來生産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去建立生産資料私有制。恩格斯1894年11月在《法德農民問題》中指出,生産資料佔有有兩種形式,即個人佔有和公共佔有。“公共佔有”是“應當爭取的唯一的主要目標。”“社會主義的利益決不在於維護個人佔有,而是在於排除它,因為凡是個人佔有還存在的地方,公共佔有就成為不可能”。[37]現在可以明確指出,馬克思説的“個人所有制”不是一個生産資料所有制概念,而是一個生活資料所有制概念。

  在資本主義生産關係條件下,勞動者是不被當人看待的。因此,作為無産者或雇傭勞動者,他們除了自己的勞動力以外一無所有,既無生産資料又無生活資料,既不是生産資料的所有者,也不是生活資料的所有者。而資産階級奴役和剝削他人的勞動,不僅佔有生産資料,也佔有勞動者創造出來的全部財富。人類社會歷史表明,生産資料所有制經歷了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封建的土地私有制否定了原始公有制,資本主義私有制是對原有土地私有制的否定,現在,這種私有制又要被加以否定並把它重新轉變為公有制。恩格斯説:“但是,這一要求並不是要恢復原始的公有制,而是要建立高級得多、發達得多的公共佔有形式。”[38]同樣,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也不是要恢復以往的任何“個人所有制”,而是要“重新建立”在“高級得多、發達得多”的生産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消費資料的“個人所有制”。

  恩格斯對“個人所有制”問題分析得很透徹,闡述得很明確。他在為共産主義者同盟進而又是為形成《宣言》作準備寫的《共産主義信條草案》中指出:“大資本家階級,他們在所有先進國家裏幾乎獨佔了生活資料和生産這些生活資料的手段(機器、工廠、工場等)。”而無産者,“他們僅僅為了換得生活資料,不得不把自己的勞動出賣給第一個階級,即資産者。”“無産者可以説是整個資産者階級的奴隸,……奴隸被看做物,不被看做市民社會的成員。”[39]恩格斯為馬克思執筆起草《宣言》還提供了一篇重要文章《共産主義原理》,文中有許多闡述有關消滅私有制和建立個人所有制方面的問題,這些論述在後來的《宣言》中都得到了充分體現。恩格斯在介紹馬克思的一篇文章中説:“現代資本主義生産方式是以兩個社會階級的存在為前提的,一方面是資本家,他們佔有生産資料和生活資料;另一方面是無産者,他們被排除于這種佔有之外而僅有一種商品即自己的勞動力可以出賣,因此他們不得不出賣這種勞動力以佔有生活資料。”[40]恩格斯在《反杜林論》和《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中指出:當社會的生産無政府狀態讓位於有計劃的調節生産時,“資本主義的佔有方式,即産品起初奴役生産者而後又奴役佔有者的佔有方式,就讓位於那種以現代生産資料的本性為基礎的産品佔有方式:一方面由社會直接佔有,作為維持和擴大生産的資料,另一方面由個人直接佔有,作為生活資料和享樂資料。”[41]只有“讓位於”社會公共佔有生産資料的時候,才能出現“個人直接佔有”“生活資料和享樂資料”的情形。只有到那時,恩格斯指出,在“新的社會制度”裏,“在人人都必須勞動的條件下,人人也都將同等地、愈益豐富地得到生活資料、享受資料、發展和表現一切體力和智力所需的資料。”[42]這就是重新建立起來的“個人所有制”的內容和意義。恩格斯在《反杜林論》裏還有一段話説得更加明確:“靠剝奪剝奪者而建立起來的狀態,被稱為以土地和靠勞動本身生産的生産資料的公有制為基礎的個人所有制的恢復。對任何一個懂德語的人來説,這就是,公有制包括土地和其他生産資料,個人所有制包括産品即消費品。”[43]

  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有關闡述雇傭勞動的地方,都有論述關於“個人所有制”的問題。因為闡述雇傭勞動這是馬克思的一個重大發現,也是馬克思全部經濟學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這就是,馬克思在研究雇傭勞動和“個人所有制”時,發現雇傭工人通過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為資本家創造了剩餘價值。當然,在《資本論》和《反杜林論》之前的《宣言》,沒有提出過完整的“個人所有制”這一概念。但是,《宣言》對雇傭勞動者和資本家階級的關係和“個人所有制”的內容,已經反覆地深刻地揭示和闡述了。《宣言》認為,在資本主義制度條件下,工人沒有任何自由、沒有任何財産需要“加以保護”、沒有任何佔有方式和“個人所有制”可言。他們很“可憐”,如果不廢除現存的資本主義私有制,就不能抬起頭來、挺起胸來。《宣言》指出:由於機器和分工的推廣,“工人變成了機器的單純的附屬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極其簡單、極其單調和極容易學會的操作。因此,花在工人身上的費用,幾乎只限于維持工人生活和延續工人後代所必需的生活資料。”[44]《宣言》接著指出:“無産者只有廢除自己的現存的佔有方式,從而廢除全部現存的佔有方式,才能取得社會生産力。無産者沒有什麼自己的東西必須加以保護,他們必須摧毀至今保護和保障私有財産的一切。”[45]《宣言》在論述雇傭勞動時進一步指出:“雇傭勞動的平均價格是最低限度的工資,即工人為維持其工人的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數額。因此,雇傭工人靠自己的勞動所佔有的東西,只夠勉強維持他的生命的再生産。我們決不打算消滅這種供直接生命再生産用的勞動産品的個人佔有,這種佔有並不會留下任何剩餘的東西使人們有可能支配別人的勞動。我們要消滅的只是這種佔有的可憐的性質,在這種佔有下,工人僅僅為增殖資本而活著,只有在統治階級的利益需要他活著的時候才能活著。”[46]馬克思恩格斯已經十分明確地告訴我們,他們以上所説的這些在資産階級統治下,雇傭勞動者維持勉強生活、維持延續後代、維持勞動力再生産、維持生命再生産的必需的生活資料,都不是真正的“個人所有制”。雖然在資本主義制度之前存在過“個人所有制”,但那時勞動者的生活資料是很不充分、很不豐富的。只有在共産主義生産資料社會共同佔有時,在人人都愉快的共同的勞動時,勞動者才能得到真正的屬於自己的豐富的生活資料。不僅如此,他們還能得到充足的享受資料和發展體力和智力所需要的資料,並且這些資料豐富和充足到能夠實行“按需分配”的程度。這樣的“個人所有制”才是真正的“個人所有制”,才是在新的社會制度條件下重新建立起來的並且需要加以保護的“個人所有制”。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防止所有制教條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實行單一化的社會主義生産資料公有制和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是完全一致的統一體,是全世界無産者要完成的任務和要達到的目標,而要實現這個目標是有條件的。其條件主要有:一是生産力充分發展,産品和消費品極大豐富到足夠滿足需要。二是逐步改造,不可急於求成。私有制不能一下子廢除,公有制不能一下子實行。三是在多個發達國家同時發生,在單個國家做不到。四是消滅競爭和商品交換,代之以高度計劃生産。可見,消滅私有制和實現財産全社會共同佔有,不是一件輕鬆的、容易的、隨意的事情。當時,《宣言》從方向上目標上提出“消滅私有制”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其實在《宣言》形成的那個時期,消滅私有制的條件還很不成熟。後來,恩格斯明確指出了這一點。恩格斯説:“歷史表明,我們以及所有和我們有同樣想法的人,都是不對的。歷史清楚地表明,當時歐洲大陸經濟發展的狀況還遠沒有成熟到可以剷除資本主義生産的程度。”[47]恩格斯經過幾十年的實踐鬥爭和經驗教訓,對問題看得更清楚、分析更透徹、判斷更準確。

  中國的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所面臨和需要解決的一個根本問題,也是所有制問題。但是,怎樣才能解決的好呢?中國社會主義制度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這個基礎與蘇聯有很大不同,與《宣言》所設想的基礎和未來理想社會更加不一樣。我們是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建設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的是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這條路完全需要靠自己去探索,沒有現成的答案和方案。因此,從要建立什麼樣的所有制模式方面來説,我們所選擇的所有制模式就應有所不同,就要選擇適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生産資料所有制模式。反之,如果我們在所有制方面搞教條主義,搞盲目冒進和急於求成,是絕對行不通的,是要犯大錯的。

  中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立和完善我國基本經濟制度,關鍵任務也是解決所有制問題,這就是要克服和防止所有制教條,從中國國情出發,按照“兩個毫不動搖”原則,實行符合客觀實際的所有制結構模式。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以所有制和産權制度改革為重點,破除傳統所有制觀念束縛,大力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在發展公有制經濟的同時,著力使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的地位和作用從“資本主義尾巴”到“有益補充”、“重要組成部分”,再到“重要力量”,使之與公有制經濟共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所有制結構和基本經濟制度,共同推動我國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然而,近兩年又有個別人跳出來,公開散佈一些否定、懷疑我國民營經濟的言論。分析其深層次原因,那就是長期以來我們在理論上存在一個誤解,認為馬克思恩格斯講的未來公有制有兩種形式即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集體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低級形式,全民所有制是公有制的高級形式,集體所有制要向全民所有制過渡。這種誤解來源於對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中有關論述認識的偏差。馬克思指出:“但是這些弊病,在共産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在它經過長久的陣痛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裏産生出來的形態中,是不可避免的。”“在共産主義社會高級階段上,在迫使人們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已經消失,……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48]我們以往把“第一階段”和“高級階段”理解為是資本主義社會之後的兩個不同的社會制度,即“第一階段”或低級階段是社會主義社會,再之後才是共産主義社會。其實,這種觀點較早直接來源於列寧《國家與革命》對《哥達綱領批判》的理解。列寧説:“‘不勞動者不得食’這個社會主義原則已經實現了;‘按等量勞動領取等量産品’這個社會主義原則也已經實現了。但是,這還不是共産主義。”“馬克思把通常所説的社會主義稱作共産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或低級階段。既然生産資料已成為公有財産,那麼‘共産主義’這個名詞在這裡也是可以用的,只要不忘記這還不是完全的共産主義。”[49]列寧對《哥達綱領批判》還有這樣一個理解:“人類從資本主義只能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即過渡到生産資料公有和按勞分配。我們黨看得更遠些:社會主義必然會漸漸成長為共産主義,而在共産主義的旗幟上寫的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50]列寧的這些理解不完全符合馬克思的原意。

  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是兩個意義完全相同的概念,只是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場合採用了不同的表達。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講的“第一階段”和“高級階段”都講的是共産主義社會,他在用“共産主義社會”一詞時,沒有提到“社會主義社會”。共産主義社會在開始的時候,儘管“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産生出來的,”並且在這個短暫的“第一階段”還帶有“舊社會的痕跡”和“弊端”,但是,它就已經是共産主義社會了。同時,這個“第一階段”,並不是説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産主義社會之間還有另一個社會形態即社會主義社會。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産主義社會之間,有一個從前者變為後者的革命轉變時期。同這個時期相適應的也有一個政治上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家只能是無産階級的革命專政。”[51]這裡不管是説的“之間”,還是“前者、後者”,其中間都不會有別的任何一種社會形態出現或社會制度出現。這個“第一階段”就是共産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要知道,在馬克思恩格斯那裏,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是通用的,儘管他們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名稱,但都是一回事。共産主義的“第一階段”和“高級階段”,其實也是社會主義的“第一階段”和“高級階段”。在資本主義社會之後,不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社會形態,而只有一個社會形態,也是最後一個社會形態,這個社會可以叫社會主義社會、也可以叫共産主義社會,這兩個叫法、兩種表述只是名稱不同,本質、內涵、特性都完全一樣。

  在1847年起草《宣言》的那個時期,為區別各種形形色色的社會主義,馬克思恩格斯把自己的理論稱之為共産主義,當時的《共産黨宣言》也被稱之過《共産主義宣言》。在後來的很多地方,在不需要與空想社會主義進行區別的時候,這兩個稱呼都可以用。比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等著作中,用社會主義一詞較多,或社會主義與共産主義並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最後一句總結句為:“這就是無産階級運動的理論表現即科學社會主義的任務。”[52]這裡的“科學社會主義”和科學共産主義完全是一個意思。馬克思指出:“這種社會主義(即共産主義)就是宣佈不斷革命。”[53]有時,馬克思還有“社會主義或共産主義”的説法。恩格斯認為:“馬克思是當代唯一能夠和那位偉大的佛羅倫薩人相提並論的社會主義者。”[54]因為馬克思“是現代社會主義的偉大創始人。”[55]可見,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是並用的、等同的,並不是分割的,更沒有社會主義是共産主義的低級階段之意。

  在對生産資料所有制的論述方面,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和其他地方説的“集體佔有”、“集體所有制”等,也容易被誤解為是公有制的低級形式,從而要向公有制的高級形式過渡。即使在“革命專政”階段,“國家仍然是土地的所有者,”即國家實行統一的生産資料公有制。馬克思説:“在一個集體的、以共同佔有生産資料為基礎的社會裏,生産者並不交換自己的産品。”[56]他説:“經濟方面努力的最終目的是使全部生産資料歸集體所有。”[57]這個“集體佔有”、“集體所有”並不是蘇聯的和蘇聯傳給我們的“集體所有制”。馬克思恩格斯説的不管是“集體佔有”、“共同佔有”,還是“集體所有制”、“社會所有制”等,都是共産主義“第一階段”和“高級階段”的單一的公有制形式。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在社會主義或共産主義“生産者並不交換自己的産品。”

  馬克思主義一貫反對教條主義。恩格斯指出:“馬克思的歷史理論是任何堅定不移和始終一貫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條件;為了找到這種策略,需要的只是把這一理論應用於本國的經濟條件和政治條件。”[58]這裡説的很明白,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用於本國”具體實踐。因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59]他説:“我所在的黨並沒有任何一勞永逸的現成方案。我們對未來非資本主義社會區別於現代社會的特徵的看法,是從歷史事實和發展過程中得出的確切結論;不結合這些事實和過程去加以闡明,就沒有任何理論價值和實際價值。”[60]恩格斯指出:“用學理主義和教條主義的態度去對待它,認為只要把它背得爛熟,就足以滿足一切需要。對他們來説,這是教條,而不是行動的指南。”[61]恩格斯説:“要獲取明確的理論認識,最好的道路就是從本身的錯誤中學習,吃一塹,長一智。”“不要硬把別人在開始時還不能正確了解、但很快就能學會的一些東西灌輸給別人,從而使初期不可避免的混亂現象變本加厲。”[62]他指出:“許多人為了圖省事,為了不費腦筋,想永久地採用一種只適宜於某一個時期的策略。其實,我們的策略不是憑空臆造的,而是根據經常變化的條件制定的。”[63]以上一系列諄諄教誨,需要我們永久的銘記。回想起來,對照這些警句,是不是對我們以往採取的某些“策略”也曾有過很強的針對性呢?是不是過去我們搞教條主義或輸入別人的東西時出現過“混亂現象變本加厲”的情況呢?是不是我們應該“從本身的錯誤中學習,吃一塹、長一智”呢?

  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産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從國情出發,緊密聯繫實際,團結奮鬥,大膽創新,勇於把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現實,變為實實在在的和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社會主義制度。今天,我們完全可以向全世界宣告,中國的這一壯舉和展示在世人面前的輝煌成就,這是《共産黨宣言》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和偉大勝利。事實告訴我們,實踐反覆證明,必須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把馬克思主義與我國客觀實際相結合,我們才能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勝利。在革命時期,我們克服了教條主義和各種艱難險阻,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社會主義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時期,我們同樣走自己的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隨著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打破傳統所有制模式束縛,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已經得到並將繼續得到共同持續平穩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在要求發展公有制經濟的同時,鼓勵、支援和引導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法規力度持續加大,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是民營經濟平穩健康快速發展的最好時期。我們堅信,這條路我們走對了,走對了就不怕遠。在新的起點上和新的發展階段,只要我們始終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理論聯繫實際,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方針,堅持和完善我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防止教條主義和假馬克思主義的干擾,我國向第二個百年進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鬥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

  註釋: 

  [1][4][5][6][7][8][9][13][34][44][45][4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66、45、45、47、47、53、52、113、38、42、46頁。 

  [2][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7、293頁。 

  [10][11][12][14][15][16][17][25][26][39][53]馬克思恩格斯著作特輯《共産黨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74、71和79、85、87、88、46、52、69和74、84、71、118頁。   [18][19][2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17、454、419頁。   [20][21][38][41][43][48][51][5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0、320、178、319-320和437-438、170、12、21、10頁。 

  [22][31][3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4、 

  874-875、874頁。 

  [23][24][54][58][59][60][61][62][6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8、40、666、532、690、548、557、560和561、630頁。   [28][29][30][40][52][56][5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8、404和406-407、465、460、567、10、568頁。   [32][33][35][37][47][5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2、516-517、536、516、540、324頁。 

  [4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10頁。 

  [49][50]《列寧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2和255、62頁。 

  (作者係國家發展改革委原重大項目稽察辦司長,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