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脫貧攻堅:對中華民族對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

2020-06-18 09:10: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徐光春

  貧困是一個歷史性、世界性、普遍性的重大問題,消除貧困是人類自古以來夢寐以求併為之頑強奮鬥的美好理想。貧困在中國也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嚴重問題。中國共産黨成立之時,中國正處在三座大山壓迫下,國家正處於積貧積弱狀態,人民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中國共産黨領導全國人民不斷推進革命、建設、改革偉大事業,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崇高的責任意識和無畏的擔當精神,在長期扶貧脫貧的基礎上組織實施、全力推進脫貧攻堅戰,要在2020年讓佔全人類人口總數1/5的中國徹底消除絕對貧困,讓中國人民在共同富裕上邁出堅實一步,過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讓世界人民看到脫貧致富光明前景,為消除貧困持續奮鬥,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給各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為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堅決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

  脫貧攻堅的戰略決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創新發展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在這一基本原理指引下,中國共産黨明確提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際結合起來,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習近平總書記從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出發,提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一切行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一切政黨的根本標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在這裡,把新時代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具體化為堅持一個“最高標準”——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實行三個“檢驗原則”——人民是否真正從三個方面“得到了”。同時,關於新時代人民群眾的地位和作用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立場”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觀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共用”作為新發展理念的五大組成部分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這個新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正是在這一系列以人民為中心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的引領下,我們黨把扶貧脫貧作為關乎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來抓,作為實現三個“得到了”的要事來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了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任務。”黨的十九大進一步作出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戰略決策,吹響了在2020年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決定性進展,顯著改善了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生産生活條件,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自2015年以來就打贏脫貧攻堅戰召開了7個專題會議。每次座談會前,習近平總書記都先到貧困地區調研,實地了解情況,聽取基層幹部群眾意見,根據了解到的情況,召集相關省份負責同志進行工作部署。今年3月6日召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對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重要部署。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進一步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基本原理,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戰役

  改革開放後,我們黨有效解決了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準。在這個基礎上,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經過10年的奮鬥,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5年後,黨的十九大進一步強調“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一步部署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進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六個“更加”的要求: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提出,要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籌推進“五大建設”,堅決實施“七大戰略”,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以上這些重要論述、重大戰略部署和重點工作要求中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容,諸如“五大建設”“七大戰略”“人民生活更加殷實”“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等,與脫貧攻堅密切相關。從這些重要論述、重大戰略部署、重點工作要求中,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脫貧攻堅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任務直接相關,而且時間緊密銜接,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前提和關鍵環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脫貧攻堅的強大動力和必然成果。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在全國範圍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兩個“確保”同時並舉的要求,即當前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年國家要組織開展脫貧攻堅普查,“這是一件大事。要為黨中央適時宣佈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數據支撐,確保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思想和工作要求,深刻闡明瞭脫貧攻堅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辯證關係,而且特別強調了打贏脫貧攻堅戰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的關鍵性作用,足見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戰役。

  脫貧攻堅的艱苦奮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實踐

  新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三個方面的本質要求,哪個方面都與解決貧困問題直接關聯。換句話説,如果貧困問題沒有解決,就不能説實現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就不能説實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因此,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地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打響了脫貧攻堅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展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艱苦卓絕的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偉大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謀劃、組織實施、全力推進脫貧攻堅戰。根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於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論述和決策部署,黨中央、國務院把扶貧開發作為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主要內容,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找到“貧根”,對症下藥,靶向治療。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一起抓扶貧、層層落實責任制的治理格局。注重抓六個精準,即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確保各項政策好處落到扶貧對象身上。堅持分類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實施“五個一批”工程,即發展生産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動員社會參與扶貧,即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扶貧。加強領導確保脫貧,即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脫貧攻堅任務重的地區黨委和政府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通過實施這一系列重大舉措,依靠全黨全國人民的頑強奮鬥和艱苦實踐,我國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19年底的551萬人,連續7年每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脫貧攻堅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新時代脫貧攻堅這一偉大實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造了重要條件,打下了堅實基礎,積累了寶貴經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脫貧攻堅的中國成就是為推動人類生存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

  新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當代中國為人類作出的一個重大貢獻,就是實施脫貧攻堅戰略,解決近億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使佔全人類人口總數1/5的中國人民徹底消除絕對貧困,全面過上小康的幸福生活。這大大降低了全人類的貧困程度,也有力增強了全人類消除貧困的信心和力量,為世界提供了有效消除貧困的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

  人類是命運共同體,消除貧困是人類的共同使命。習近平主席指出:“消除貧困依然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全球性挑戰。”“我們要凝聚共識、同舟共濟、攻堅克難,致力於合作共贏,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各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在致力於自身消除貧困的同時,中國積極開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援助,支援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消除貧困。中國開展對外援助60多年來,共向16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近4000億元人民幣援助,先後7次宣佈無條件免除重債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對華到期政府無息貸款債務,並從多方面幫助這些國家發展經濟、消除貧困。進入新時代,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同時,中國不斷為全球攜手消除貧困、促進共同發展作出貢獻。習近平主席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主旨演講中提出著力加快全球減貧進程、著力加強減貧發展合作、著力實現多元自主可持續發展、著力改善國際發展環境的重要倡議,發出“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共建一個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奮鬥”的重要呼籲,體現了中國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各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的擔當。

  (作者為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諮詢委員會主任)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18日 09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