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哲學角度看制度的守正創新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全面回答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是我們在制度和治理上守正的基本內容。在實踐中,我們還要完善和發展這一制度和治理體系,不斷加以創新。
守正創新彰顯了對立統一規律。馬克思主義認為,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守正創新包括守正與創新兩個方面,構成矛盾統一體。守正表現為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自信。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足以説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正確性,這也是我們守正的根本依據。創新表現為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對守正的改革與突破。其中,守正是創新的基礎和前提,創新是守正的推進和發展。如果離開守正談創新,這不是真創新,最多只能是貼上標簽的假創新。在制度領域更是如此,如果無視國情民意、文化傳統、歷史根基,盲目移植他國制度,不僅不會給該國人民帶來什麼好處,反而會導致災難性後果,在歷史和現實中並不乏先例。如果離開創新講守正,那是死水一潭,不是真守正。如果説,守正是目的、任務,那麼創新就是手段、方法,創新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守正。守正體現“立”,創新體現“破”,“破”是為了更好地“立”,破之後的“新立”比過去“立”得更完善、更穩定、更優越、更自信。守正創新充分體現了“破”與“立”的辯證法。
守正創新體現了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規律。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是指生産力決定生産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後者具有相對獨立性並對前者有反作用。制度屬於上層建築範疇,決定於經濟基礎並反作用於經濟基礎。事實表明,一個國家的制度好與不好,最根本地是要看這個制度體系是否有利於生産關係與生産力的協調發展。生産力和生産關係的統一體構成社會生産方式。從歷史和現實看,任何社會生産方式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建成,而只能在歷史的演進中逐漸形成。國家制度與社會生産方式一樣,在社會性質發生更替時更多地表現為創新,在保持社會性質不變的改革時,更多地表現為守正。在守正創新中逐漸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産方式是激活社會生産力各要素、生産關係各要素並使其協調發展的新型生産方式,不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基本動力,而且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運用、創新與發展。當然,社會基本矛盾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通過社會主要矛盾展現出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表現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必然導向主要圍繞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這樣一個供給側問題來進行現代化建設。在制度層面,就需要在守正基礎上全方位地增加制度供給,通過消除各種束縛發展創新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以進一步釋放發展活力、挖掘創新潛力,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守正創新凸顯了辯證否定的基本規律。馬克思主義認為,事物的發展總是在遵循著肯定——否定——肯定的運作規律,肯定不是全盤肯定,否定不是全盤否定,而是在肯定中有否定,在否定中有肯定。一方面,守正體現肯定,就是指符合自然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真理性東西。“守”是指堅持、堅定、堅守,與鬆弛、鬆懈、懈怠相對,表現為一以貫之的定力、一往無前的韌性、一張藍圖繪到底的“釘釘子”精神。守正在制度層面就表現為要守護好在實踐過程中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管用、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這些制度是立國之基石、行船的“壓艙石”,守護不好就會犯顛覆性錯誤。在任何時候,我們對於制度的優勢要充滿高度自信,即使烏雲密布、驚濤駭浪,也不能有半點含糊,要堅持初心不改變、航向不偏離、決心不動搖。另一方面,創新體現否定之否定,就是要摒棄那些不適合甚至阻礙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性因素,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發展、不斷成熟、不斷完善。創新不是無根之木的創新,而是在守正基礎上的創新,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逐步推進與完善。每一個國家的制度架構都不是什麼“飛來峰”,而是植根于該國的土壤。時移世易,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必須進行改革創新才能變成合理性的制度存在,否則就會成為社會發展的阻礙。與此同時,還必須始終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係,才可能行穩致遠。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我們更要敢於創新,在守正中創新、在創新中守正。
作者:陳仲 曾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