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2019-11-10 20:37:0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字號

  2019年10月28至31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在北京召開。10月31日,中共中央發佈的《中國共産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對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時間節點、戰略重點、推進方式等作出重大戰略部署,成為指引新時代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綱領性文件。其中,黨的領導制度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中的關鍵地位,決定了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一、黨的領導制度處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核心地位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將“黨的領導制度”首次置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及軍事、外事制度等各項制度前面,指出:“中國共産黨自成立以來,團結帶領人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贏得了中國革命勝利,並深刻總結國內外正反兩方面經驗,不斷探索實踐,不斷改革創新,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形成和發展黨的領導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強和完善國家治理,取得歷史性成就”。同時,《公報》還將“堅持黨的領導”作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最大優勢,強調:“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勢”。這充分彰顯了黨的領導制度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的重要性,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産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黨的領導制度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中的核心地位,是在黨領導人民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的實踐中歷史形成的,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每一次勝利和飛躍,都伴隨著黨的領導制度的不斷強化。

  鄧小平同志曾指出:“在中國這樣的大國,要把幾億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統一起來建設社會主義,沒有一個具有高度覺悟性、紀律性和自我犧牲精神的黨員組成的能夠真正代表和團結人民群眾的黨,沒有這樣一個黨的統一領導,是不可能設想的,那就只會四分五裂,一事無成”。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領導制度突出地表現為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並在取得局部執政後,將黨的領導制度嵌入到新生的人民政權制度中去。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的領導制度又嵌入到全面執政中去,建立了從中央自上而下一直延伸到農村基層的領導體制。改革開放新時期,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制度又成為推動改革開放不斷前進的強大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開創性、歷史性成就,並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根本原因來自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通過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始終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實踐充分證明,黨的領導制度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中的核心地位是歷史形成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取得成功以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二、加強黨的領導制度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首要任務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部署中,將“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作為首要任務,指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準”,並強調:“必須堅持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在具體的制度安排中,又強調:“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健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健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各項制度,健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準制度,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

  將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作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首要戰略任務,抓住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必將在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

  國家治理體系是一個相互協調、有機統一的制度體系,除了黨的領導制度之外,還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以及國防、外交等各個領域的制度及由此衍生的體制機制,還包括一系列法律法規,必須從總體上考慮和規劃各個領域的改革方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就是要適應時代變化,即改革不適應實踐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學、更加完善,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完善和健全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黨的全面領導制度、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各項制度,以及將制度貫徹到全面從嚴治黨全過程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等,有助於鞏固和強化黨在中國特色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中的核心地位,更好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中國共産黨的這一領導核心地位表明,只有依託一套能夠有效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的領導制度體系,健全黨中央統一領導重大工作的體制機制,加強黨對各項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通過頂層設計、統籌謀劃推動改革整體推進、協調發展,由此推動治理體系各組成要素的系統整合、協同高效,才能確保如期實現到黨成立100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及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目標。

  三、提升黨的領導能力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各領域體制機制的戰略重點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在“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之外的其他各項戰略部署中,鮮明體現了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的精神。一是直接把黨的領導作為制度建設的主要方向,如“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堅持和完善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二是在具體的體制機制中強調黨的領導,如在“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中,強調要“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在“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中,強調“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在“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強調“健全黨對外事工作領導體制機制”。等等,由此可見,黨的領導制度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中處於統領地位,是國家治理各領域體制機制的有機組成部分。

  把提升黨的領導能力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各項體制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抓住了提升國家治理能力進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

  國家治理能力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包括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是一個有機統一體,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有了好的國家治理體系才能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國家治理體系的效能。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在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及在我國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新的歷史方位下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承擔著為我國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安寧、國家安全,以及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的使命。只有不斷提升黨的領導能力,將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貫徹到國家治理各領域體制機制中,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理論優勢、組織優勢、執政優勢等方方面面的優勢,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準,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雙向發力,才能不斷推動國家治理各領域體制機制最大限度轉化為國家治理的效能,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綜上所述,黨的領導制度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治理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加強黨的領導制度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首要任務,提升黨的領導能力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各領域體制機制的戰略重點。這鮮明體現了黨的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有機統一的歷史邏輯、實踐邏輯、理論邏輯,充分彰顯了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

[責任編輯:李奕均]

相關新聞